第140章 明末三餉(1 / 2)

加入書籤

鳳陽皇陵被焚一出,平行時空皆不平靜。

就在歷朝歷代帝王膽戰心驚、擔憂忐忑,而一群大明天子暴跳如雷、發瘋發癲,當事人崇禎皇帝險些提前上演「素服避殿,哭告太廟,下罪己詔」三連時,鏡中那熟悉的女聲用輕快的語調敷衍地安慰起來:

【歷朝歷代未曾被盜的皇陵寥寥無幾,除了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地宮極深盜洞挖不到的秦始皇陵,還有因山為陵被盜存疑的漢文帝霸陵等少數幾座皇陵,哪座皇陵沒有被起義軍或盜墓賊光顧過?寶貝較多的皇陵還不止被光顧過一回呢!】

【昔日漢武帝不過下葬四年,陪葬品就公然出現在市麵上,北宋皇陵更是被偽齊天子劉豫大肆盜掘,帝王屍骨暴露於野。相比之下,明朝的皇陵至少在滿清入關後獲得了保護,被焚的隻有鳳陽祖陵而已。】

這一刻,歷代天子都給她乾沉默了。他們齊刷刷打出一個問號。

「隻有鳳陽祖陵而已?而已?!」大明天子匪夷所思, 這可是我們朱家的祖墳啊!

「祖墳在朕手中被毀,朕還有何麵目見先人?」崇禎皇帝痛哭流涕,撕心裂肺。

其他朝代皇帝的臉色不比他們好看多少。

漢武帝劉徹臉色鐵青:才下葬四年陪葬品就出現在市麵上,不是堅守自盜誰能信?

若說是王朝末年皇陵被盜,譬如北宋被金所滅,皇陵落入敵手,那還情有可原。這可是才四年啊!新帝就是如此盡孝的?

他氣得渾身發抖,讓群臣也跟著發抖。唯恐陛下一個不順心拿他們的腦袋來泄火。

「陛下……」

在這樣的時刻,居然還有愣頭青敢開口,戰戰兢兢的大漢群臣佩服異常。抬眼看去,發現原來是冠軍侯。……哦,那沒事了。

就聽霍去病認真提醒天子: 仙人還說,寶貝較多的皇陵不止被盜一回……他這麼一說,劉徹頓時如遭雷擊。

——這不就是指名道姓說他的皇陵嗎?

盡管如今他還活得好好的,但皇陵準備如何建、將來要陪葬哪些寶貝,卻是在生前就規劃好了。漢武帝劉徹可以肯定,他不會學祖父那般薄葬,將來必是要厚葬的。

從西漢到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都有兩千年,一想到自己的陵墓成了花園子,被後

世的起義軍和盜墓賊光顧了一回又一回,他就眼前發黑,隻覺渾身血液都要倒流。

——真是一群該死的狗賊啊!!

——他要將盜墓列入十惡不赦之罪!

這一刻,他與大明天子前所未有地共情。

暴跳如雷的漢武帝毫不客氣地處置了一批看守皇陵的奴仆,哪怕這些人可能與未來堅守自盜的人並非同一批,可即便如此,他依舊無法提前防範未來皇陵被人盜掘。

再想想被仙人提及的乾陵與霸陵,劉徹陷入了糾結。乾陵是什麼情況他不清楚,他祖父的霸陵是什麼情況他卻是一清二楚。

——難道真的隻能學祖父薄葬嗎?

經歷一番思想掙紮,漢武帝劉徹下定決心。與其陪葬一大堆寶貝將來全都便宜了敵人還害得自己死後不得安寧,那倒不如把這些金銀財寶都用在消滅匈奴之上呢!

與此同時,如漢武帝劉徹一般,歷代天子都經歷了一番思想掙紮,作出相似的決定。除了減少陪葬品之外,他們同樣下定決心,要將皇陵修建得更隱秘更安全。

水鏡之中,鳳陽大火已經熄滅,崇禎皇帝朱由檢頂著通紅的眼睛從太廟之中走出,熊熊怒火灼燒著他的臉。眾人心知肚明,接下來必然是「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盡管如此,祖陵被毀無疑是在大明天子朱由檢臉上狠狠抽了一個耳光。極端的憤怒驅使著他對起義軍展開瘋狂的追剿。】

【崇禎八年,他在中原各地抽調官兵七萬,又發京、省、帑金一百多萬兩以為軍餉,以六月為期,命洪承疇盪平賊寇!】

【軍令狀一出,洪承疇頓時如負泰山之重,不得不對起義軍展開玩命的追殺。】

【此時,隨著天災的蔓延,越來越多飢民卷入起義軍中,總人數已多達二百萬。】

【而洪承疇為實現「六月滅賊」的目標,太過急迫,反而落入了起義軍的包圍圈——血戰爆發,官軍大敗虧輸,損兵折將。就連號稱「明季第一將」的曹文詔都自刎而死!】

【雖則如此,大勝過後,起義軍麵臨的卻依舊是天災不斷、糧食不足的情況,於是,除了李自成等少數幾支隊伍還留在陝西,闖王高迎祥與張獻忠等人則東出潼關,再一次闖盪河南,謀求生路。】

【起義軍的「興風作浪」讓崇禎皇帝朱由儉愈發惱怒, 「六月滅賊

」的宣告言猶在耳,誰知非但未能實現賊勢反而更加囂張?見洪承疇一個人支應不過來,他果斷派出明末名將盧象升,與洪承疇「東西夾擊」。】

【而這兩人果然沒有辜負天子朱由檢的期待。起義軍在他們的追剿之下連吃敗仗,剛剛起來一點的勢頭又迅速滅了下去。】

【高迎祥與張獻忠逃奔漢中,李自成則幾經輾轉,帶著殘兵重回故鄉米脂縣。】【他的到來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一聲號召, 「其親故從亂如歸」!】

眼看著不久前還損兵折將隻剩下區區百騎的李自成轉眼間就浩浩盪盪拉起數以萬計的人馬,水鏡之外的看客不禁發出輕嘆。

隻要親眼看過明末的慘況,就不會有人疑惑起義軍為何總是剿之不盡,殺之不完。

隻因那飽受天災人禍的大民百姓,每一個人都是起義軍的潛在預備役。隻要他們還生活在苦難之中,隻要這世道始終不肯給他們活路,他們就隻能自己拿命去掙!

「大明朝廷與其將錢花在鎮壓起義軍的兵餉上,還不如用在百姓身上呢!」哪怕是不懂太多政治彎彎道道的少年人也能看出這其中的道理,他們心直口快,有一說一, 更何況,這些錢本就是民脂民膏!

【就在此時,一則消息傳遍天下。】

【崇禎九年七月,由於起義軍中叛徒的出賣,明末義軍領袖之一、闖王高迎祥,在整屋縣黑水峪行軍時遭到孫傳庭軍伏擊,被俘後送往北京,慷慨就義!馳騁西北、掃盪中原的一代闖王,就此落下帷幕!】

【崇禎皇帝朱由檢頓時誌得意滿。就在他雄心勃勃企圖將義軍徹底鎮壓下去的時候,邊關告急,後金再度大舉入侵。】

【——確切的說,是滿清而不是後金。這一年,皇太極已在盛京稱帝,建國為清。】

【耗費海量白銀的關寧防線又一次輕飄飄被清軍繞過,他們兵分三路勢如破竹。】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得不放棄鎮壓起義軍的機會,火速調回洪承疇與盧象升等人。而在此期間,清軍展現出非凡的戰鬥力與破壞力:入關以來七戰七捷,一路直入居庸關,連明熹宗的皇陵都被燒毀殆盡!】

/>

【幸或不幸的是,清軍的目的並不是攻破京城,因此隻是在京師附近大肆掃盪,擄掠了大量的人口與財物,便安然撤去。】

【——崇禎皇帝朱由檢逃過了一劫,無疑是幸運。可那些被清軍攻破的城池、慘遭清軍燒殺搶掠的百姓,又是何其不幸!】

水鏡之中,泛黃的古卷緩緩攤開,令眾人觸目驚心:[凡56戰皆捷,共克16城,俘獲人畜17萬。]

[建虜出冷口。掠我子女,俱艷飾乘騎,奏樂凱歸。斫塞上木白而書曰: 「各官免送!」凡四日,乃盡。]

「果然後金就是滿清?」

眾人恍然大悟,再見其所作所為,不由怒發沖冠,又氣又急,卻也無可奈何。誰讓真正直麵清軍的大明不爭氣呢?

俘獲人畜17萬?

簡單的一句話,蘊含多少百姓血淚?

一時間,歷代大明天子都羞憤難當。朱棣恨不得再來一次禦駕親征:「女真部落今安在?朕這就去滅了他們!

對女真怨念滿滿的趙匡胤忍不住撇了撇嘴: 女真一族倒還真有幾分氣運……昔日金國崛起,滅遼滅宋。幾百年後,居然還能有個後金,滅了大明入主中原?

清軍與明軍的交鋒結果讓眾人不寒而栗,同時倍感不解:昔年宋軍打不過金軍有製度上的問題,也有天子不敢打的問題。這大明朝發展數百年,甚至都有了火器,怎麼還能被草原蠻夷迎頭趕上,敗於蠻夷之手?

感嘆大明不爭氣的同時,眾人亦不免為後金的氣運感到驚嘆: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父子皆一時梟雄,天命果真眷顧後金乎?

【這是清軍第三次入關,結果三次都是大勝而歸。眼看大明已是完全無力相抗,滿清卻輕而易舉吞並北元、盪平朝鮮,在皇太極的帶領之下踏上了高速發展通道。】

【而此時的大明卻無暇他顧,好不容易在外敵入侵下自保,又要鎮壓內患——】

水鏡中鏡頭轉換,再度映照出滿幕瘡痍的天下,以及那如星星之火般的起義軍。

【高迎祥之死給起義軍帶來了極大的打擊,不少義軍首領竟然因此失去信心,選擇向朝廷投降。李自成卻不在其中。】

【——短短一月,他連克四川三十八縣,引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失憶後我靠戲精人設在綜藝大爆 救世主他又凶又美[重生] 嬌貴雄蟲直播爆紅 炮灰媳婦的人生(快穿) 陸總別追了,夫人已嫁人 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每天都有人想救贖我 在直播間透劇諸朝歷史 年代文女配她能穿越修仙界 顏先生的小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