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其勢燎原(1 / 2)

加入書籤

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往來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無狀。

雲屯雨驟師集,蛇豕奔突奚藏?許爾軍民綁來降,爵賞酬功上上。

【有人說這是楊嗣昌所作,有人說這是義軍針對楊嗣昌所作《西江月》改動而成的另一個版本,用以諷刺朝廷,亦有人說此乃他人杜撰。無論如何,從未有人質疑過此詩內容離譜,隻因明末的封建上層就是這樣想的:雖然我們壓榨剝削敲骨吸髓,可你們安安分分在家餓死難道不好嗎,何必非要造反,螳臂當車,自尋死路?】

【而百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

喊殺之聲沖霄而起,水鏡之中,張獻忠率領的義軍再一次與左良玉所部殺作一團。而這一回,丟盔棄甲而逃的是義軍。

【崇禎十三年,為消滅張獻忠所部,楊嗣昌以左良玉為主力,又派遣三千偏師入蜀。沒過多久,就取得了不菲的勝果。】

【先是左良玉在瑪瑙山大敗張獻忠,將象征著「八大王」張獻忠的「天賜飛刀」、虎符、鏤金龍棍,連同張獻忠的妻妾七口與軍師潘獨鰲盡數擄獲;又有賀人龍、李國奇所部於韓溪寺再度大敗張獻忠……在官軍窮追不舍的追殺下,張獻忠不得不暫時領著殘兵敗卒遁入荒野,以擺脫圍剿。】

【誌得意滿的楊嗣昌追著張獻忠一路入蜀之際,卻不知未來推翻大明江山的男人已重新出世-——銷聲匿跡兩年之久的李自成率領近千兵馬自山中殺出,重入中原!】

【李自成的出現仿佛王者歸來,他所過之處,州縣淪陷,百姓來奔,謀士來投,麾下隊伍在短短時間迅速壯大到數萬人。】

民心所向,方為王者之師!

眼看李自成攻城掠地,賑濟災民,一呼百應,聲勢日盛,眾人險些以為他才是民心所向的朝廷正統。相比之下,代表大明王朝的官軍仿佛才是不受百姓待見的盜匪。

這樣的對比令歷代大明天子連連嘆息。

起義軍氣候已成,大明,難矣!

張獻忠還沒解決呢,又冒出來一個李自成,昔日朝廷壓榨百姓取得的短暫勝利仿佛曇花一現,飲鴆止渴的後果這才呈現。

【另一邊,張獻忠與羅汝才合兵挺近四川,憑借起義軍頑強的韌性與官軍周旋。恰逢楊嗣昌與

左良玉意見不一,朝廷內部矛盾重重,大將之間爭權奪利,而義軍卻是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他們利用自身優勢「以走致敵」,頓時令官軍疲於奔命!】

【短短四個月,張獻忠等人在川蜀之地千裡大遊行,連克州縣,將大量官軍都牽扯進了四川,自己卻一轉身跑向了湖廣。】

【他親率輕騎一日一夜奔馳二百裡抵達襄陽,利用繳獲所得楊嗣昌調兵文書以二十八騎偽裝官軍混入城中,裡應外合攻占襄陽,斬明襄王朱翊銘,救出被俘的妻妾與軍師,抄沒王宮,發銀五十萬賑飢民!】

水鏡中映照出一方富麗堂皇的襄王宮殿。昔日高高在上的襄王已淪為階下之囚,而張獻忠卻坐在王位上。他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襄王朱翊銘,命人送他一杯斷頭酒。

張獻忠的聲音在宮殿中回盪: 「吾欲斬嗣昌頭,而嗣昌遠在蜀,今當借王頭使嗣昌以陷藩伏法。王其努力盡此一杯酒。

一杯酒水入肚,襄王朱翊銘便被毫不客氣地拖了出去,刀光一閃,人頭落地。

唯有跌落在地上的酒盞還在輕輕晃盪。殘餘的酒液在地上彌漫開來,一圈一圈的紋路之中,仿佛盪漾著另一處天地——

楊嗣昌的身影出現在倒映的畫麵中。

重病在床、兩暨斑白的他收到襄陽被破、襄王被殺的消息,險些氣得吐出一口血來,如豆的燈火下,他伏案疾書,神情無比絕望:

」天降奇禍,突中襄藩。仆嘔血傷心,束身俟死,無他說矣。

【崇禎十四年三月初一,憂懼交加的楊嗣昌畏罪自殺而死。他的死固然有襄王被殺的緣故,還因為另一則驚人的消息——】

【就在張獻忠攻破襄陽的半個月前,李自成已先一步攻破洛陽,殺福王朱常詢!】

【身為萬歷皇帝的愛子,昔日皇位的有力爭奪者,朱常洵可謂天下第一肥藩。他成親時耗費高達三十萬兩,出藩洛陽之際,僅僅天子所賜賜田就有四萬餘畝,更別提王府中的億萬家財,堪稱諸王之首。】

【——金玉滿堂,皆民脂民膏。】

【然而,當飢懂遍地,民不聊生,受盡百姓供養的福王朱常洵卻無動於衷。一牆之外,是「三載奇荒,亙古未聞。村鎮之餓死一空,城市皆殺人而食」的地獄,一牆之內,是紙醉金迷、金玉滿堂的天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失憶後我靠戲精人設在綜藝大爆 救世主他又凶又美[重生] 嬌貴雄蟲直播爆紅 炮灰媳婦的人生(快穿) 陸總別追了,夫人已嫁人 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每天都有人想救贖我 在直播間透劇諸朝歷史 年代文女配她能穿越修仙界 顏先生的小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