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電影和選角(1 / 2)

加入書籤

第113章新電影和選角

與趙格格一戰,最終以江培安大獲全勝收場。

至於趙格格的下場是什麼,江培安沒有去深究。

他如今在國內也算是有了名氣。

現在的華夏,對於外國名導還是抱著比較尊重的態度。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在這個年代基本上適用於各行各業。

內地導演大概是這樣發展的,八十年代中後期第五代崛起。

九十年代是他們的巔峰,也是華夏文藝片的巔峰。

九十年代末以老賈為代表的第六代崛起,00年代是他們的巔峰。

不過華夏電影斷代嚴重,並未出現想象中的一代更比一代強。

反而是第六代的整體表現上比較拉胯。

相對於第五代的務實第六代更為浮躁。

這跟他們學院派出身有很大的關係。

起初國內是沒有完整的電影教學體係。

於是各大院校就開始東拚西湊從國外吸取養分。

最初國內教什麼?

表演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導演教蘇聯史詩電影。

《戰艦波將金號》怎麼樣?

牛逼啊!堪稱影史百大。

但事實上除了學習電影相關專業的學生,誰能堅持把它看完?

後來逐漸走出國門和西方開始交流,大家一看:

哎,歐洲的現代主義藝術電影牛掰啊。

出國果然有好處,又學到真東西了!

然後歐洲現實主義在國內各個影視高校大行其道。

東學學西湊湊,關鍵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有領悟到精髓。

畢竟學習這東西,看個人悟性,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歪了……

於是第六代導演就這樣的環境下形成。

相較於前麵幾代,他們更注重個人表達。

在電影裡加入個性元素,風格化的東西。

這也是藝術,但關鍵是誰喜歡看?

隨便拉出來一位第六代導演,把他們的作品放在大熒幕上。

不出四十分鍾,困意便席卷上頭。

藝術表達的不徹底,商業性他們又不屑。

於是不知道誰起了個頭,到國外刷獎漲名氣。

方向歪了……

到了00年代初,形式又變了。

人們逐漸發現藝術電影好像沒有以前吃香了。

大家都開始看重票房,都喜歡好萊塢那一套了。

但這個時候,各大高校都忙著表達自我,鑽研藝術呢,再去學習好萊塢?

拍電影就是為了賺錢麼?

俗!

但不俗的東西吃不飽飯啊!

於是就有人提出將藝術和商業進行結合。

我既要票房又要藝術。

這樣的電影有麼?有,但不多。

那還是學習唄,票房學習好萊塢,藝術用來表達自我。

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就讓大家看到了曙光。

愛情還能這麼拍,拍成這樣還有那麼多人看!

這樣的情況下,國外那些名導就成了大家的學習對象。

……

江培安如今的身份在國內也算是名導……至少商業方麵已經證明了他的價值。

但尷尬的是他的電影在國內能看的一部都沒有。

如果不是趙格格事件,估計他還要再沉寂一段時間。

沒有代表作空有名氣,倒是有點像範小胖。

但好歹人家範小胖還有《還珠》和《蘋果》。

他呢,什麼都沒有!

所以,接下來拍的電影就很重要了……

此時的他正坐在韓山平的辦公室裡。

韓山平手裡拿著的正是江培安這幾天寫好的劇本和電影分鏡。

他直接拿著劇本看了起來,看的很仔細,目光也越發明亮。

劇本其實是非常枯燥的東西,它跟小說、故事不一樣。

語言平實,力求準確,形容詞和修辭手法都很少用。

但韓山平依舊看的津津有味,直到四十多分後他才意猶未盡的放下劇本。

「格老子的,一路打打打,這段時間把你憋壞了吧,要不然也不會給我這麼一個劇本。」

他這是在說江培安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那件事。

江培安喝了口茶,玩笑道:

「韓董,咱們關係好歸好,但可不要映射現實啊。」

「哈哈哈,就你小子想法多。」

韓山平打了個哈哈,江培安放下茶杯,問道;

「這部電影是個動作片,但劇情非常緊湊,韓董覺得怎麼樣,還滿意麼?」

韓山平又拿起劇本翻了翻,臉上堆滿笑意,道:

「滿意,非常滿意!《颶風營救》這名字起的也不錯,很有緊迫感。」

不過他話鋒一轉,道:

「隻不過這涉及到的場景很多啊,港省、東南亞、歐洲,幾乎打了個遍,戰線會拉的很長啊!」

江培安點了點頭,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靜默絕界 鬥破之超級強化 白銀上單,亂入職業 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 [哪吒]三太子陪我無限輪回 SVT:花樣年華 [足球]白薔薇與茉莉花 怪談類報告 1993我的華娛時代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