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膈應人!(1 / 2)

加入書籤

第149章膈應人!

「下麵有請《颶風營救》的導演。

著名國際導演、製片人,江培安為大家分享他的創作經驗。」

論壇的第一天,研究的是整個華夏電影的生態,以及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一種宏觀的大命題,從現狀到未來,從奠定基礎到突破桎梏。

聽起來很像一些假大空,讓人昏昏欲睡的話題。

但實際上,如今這群的電影人至少是在腳踏實地的做事。

也是真的在為華夏電影的未來群策群力。

不像後世,對著會議的t拍張照片,或者拍一張入會證發社交媒體就算是參加過了。

還有的人純屬就是過來鍍金顯擺一下,至於是在認真聽講還是台下睡大覺。

誰知道呢?

第二天的主要內容就是分享了。

在場的都是業界知名的導演和製作人,相互溝通交流才是最大的乾貨。

江培安登台的時候,基本上論壇已經接近尾聲。

但當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的時候,許多人還是精神一振,朝台上看去。

江培安緩步走到台上。

人們第一眼看過去的印象就是:

年輕!

導演這一行屬於終身職業。

乾到七老八十的比比皆是,花甲古稀的年齡還在片場扌莫打滾爬的大有人在。

所以,江培安一亮相,大家就感覺眼前這個最近國內火到沒邊的導演實在是太年輕了。

尤其是與會人員大多穿著西裝或者中山裝盛裝出席。

結果江培安上身休閒西裝,下身牛仔褲這種不倫不類的個性裝扮,著實是讓人……

「眼前一亮」。

「這就是江培安啊,真是年輕的過分,三部票房過億,真讓人不敢相信!」

馮小鋼身旁的王忠磊感慨道。

《颶風營救》全球票房,已經過億。

隻不過如今其他國際和地區都還在排片上映,不好做最後的成績估測。

雖然報道上有看到過他的照片,但現實裡見麵還是第一次。

「可不能因為他年紀輕就小瞧他,忠磊你二十多歲的時候在乾嘛?」

馮小鋼咧著嘴一邊鼓掌,一邊問道。

「我?那時候還在讀大學呢,有個開電影公司的夢,結果被我哥一句『錢從哪來?』給罵醒了。

然後就老老實實的去找工作。」

王忠磊笑嗬嗬的說道。

「是啊,真是人不可貌相,我那時候還是個混混青年呢。

都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這群前浪要被拍死在沙灘上咯。」

馮小鋼苦笑著調侃道。

……

陳大導和夫人陳虹坐在一起。

陳虹看著台上的江培安,感慨道:

「這就是江培安,真是年輕有為啊。

我們家阿瑟以後要是能有他現在的成就,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阿瑟去年已經出生,現在應該有十個月左右大。

聽到夫人的話,陳大導皺了皺眉頭,道:

「他的電影還行,人嘛……不僅在國外大出風頭,前段時間把港省也攪翻天覆地。

太張揚,阿瑟以後絕對不能學他。」

陳虹看了眼丈夫,嘴上雖然沒有反駁,但卻跟丈夫的看法不盡相同。

江培安現在才二十出頭就已經是全世界聞名的導演。

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計早就尾巴翹上天。

根本不可能再老老實實守著片場拍電影……

「他就是江培安啊,真是夠年輕的。」

「這麼重要的場合,怎麼穿成這個樣子,簡直胡鬧。」

「長的還可以,可以考慮下一部電影邀請他過來客串。」

……

「各位老總和前輩們,大家好。」

江培安上台後禮貌的和大家打個招呼。

台下的媒體立刻拿起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

台下的掌聲也十分熱烈。

不管論資排輩的那一套,江培安憑借一部《颶風營救》如今已經算是國內商業導演一線之列。

而且隨著商業電影地位的不斷提升,許多年後回頭看,大部分人都會為《颶風營救》的票房感到震驚。

憑借這一部電影的成功,江培安就足以被載入影史。

「本來我是不夠資格站在這裡講話的,畢竟台下的都是我的前輩。

你們為華夏影視行業拋頭顱灑熱血,我這樣的年輕電影人是踩在你們的肩膀上前行。」

說到這裡的時候,江培安很是感慨。

老一輩的電影人的確是對這個行業愛的深沉,大多數電影人都是為愛發電。

甚至還有變賣家產,隻為自己的電影讓更多的人看到。

比起後世圈錢、浮躁的電影圈,如今這些人顯得單純的可愛。

「從2000年開始,大陸電影逐步開始升溫。

由於各大影片的湧入華夏,給大陸電影帶來了不少的壓力與靈感,中外聯合製作成為電影製作的主流。」

說到這裡,江培安看了眼台下的王忠磊,笑著道:

「大家都會反思,其中以兩位王總的華藝為代表。

他們是華夏最早進行商業化電影製作的民營電影公司之一,也創造多個票房奇跡。」

事實上,以華藝兄弟為代表的民營電影公司,他們將華夏電影從「紅電影帶到現代電影」。

其中經歷了第四代導演的傷痕反思,再到第五代的本土追尋。

華夏電影迎來了新生代的「解構」嘗試。

所以在整個90年代華夏電影總的來說是經歷了一個艱難跋涉的路程。

台下的王忠磊聽到江培安提到自己,立刻正襟危坐,緊了緊衣服的領口。

江培安不由發笑,這位圈內有名的「鑽石王老五」別看長相一般。

但緋聞可不是一般的多。

稍稍停頓一下,見台下眾人大多都陷入深思,江培安不由再加一把火,道:

「如今國內各種以「賀歲片」等形式出場的商業娛樂片層出不窮。

這一切探索和改革都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外部背景。

那就是西方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對於華夏國內市場的沖擊以及港台影音文化對大陸的潛在影響。

在這種多元文化的刺激影響之下華夏電影形成了它獨特的九十『年代景觀』。

雖然九十年代的電影發展趨向比較紛繁復雜,但是其中卻貫穿著一條清晰的脈絡——中外互動。」

聽到這個嶄新的概念,台下的人們眼睛一亮。

「中外互動」這個詞用的好啊。

以往的中外合拍片,大多都是一個旗號,合拍聽起來比較好聽。

但圈內人都知道,根本就是人家帶著你華夏玩。

從先進的攝製設備,到完善的工業體係,再上升到票房的分潤製度。

全程被人家牽著鼻子走……

是學習。

台下的陳大導點了點頭,他的《荊軻刺秦王》就是由北影廠與日本新浪潮公司聯合製作的史詩巨片。

還有諸如《夏日情動》《美麗新世界》《洗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靜默絕界 鬥破之超級強化 白銀上單,亂入職業 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 [哪吒]三太子陪我無限輪回 SVT:花樣年華 [足球]白薔薇與茉莉花 怪談類報告 1993我的華娛時代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