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驅逐韃虜,復我河山(1 / 2)

加入書籤

第197章驅逐韃虜,復我河山

山海關,位於大明東北方位,是大明八大關口之一。

山海關與北方的嘉裕關遙相呼應,皆為大明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肩負著守護大明的重要職責。

因為北方為大元王朝,千萬異族聚居之地;而東北山海關外,則是大清王朝。

一旦兩大關口失守,元軍和清軍即可長驅直入,暢通無阻,直達順天府,攻入大明京都。

所以說,大元王朝和大清王朝選擇同時進攻嘉裕關和山海關,目的就是與與青龍會和魔師宮等裡應外合,攻打大明京都,可見其用心之險惡。

如今雖然青龍會和魔師宮等勢力行動失敗了,但大元和大清仍未放棄進攻大明。

他們與青龍會等勢力合作,隻是順勢而為。

就算青龍會等勢力失敗了,也不影響他們進攻大明。

畢竟,他們為了這次行動,消耗極大,就算無法覆滅大明,也得想辦法從大明身上撕下一塊肉來,彌補大軍的損耗,否則他們豈非白白打這一仗?

所以,戰鬥才會一直持續到現在。

而此時,山海關失守,清軍二次入關,燒殺搶掠,無惡不為。

短短數日時間,清軍入關數百裡,山海關內上百裡地區的百姓都遭了殃,被這群強盜所洗掠。

清軍所過,寸草不生,甚至連老人孩童都未曾放過,殺的山海關一帶血流成河,屍骨累累。

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徹底體現了出來。

打仗,最終苦的是百姓!

此時,山海關百裡外。

大旗連營,綿延十幾裡。

黑底金龍大旗迎風招展,在營帳中央,更是豎立著一個數十米高的大旗,上麵寫著一個大字——明。

這就是孫承宗和楊嗣昌大軍的營帳。

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傷亡,盡管山海關失守,孫承宗依舊將大軍駐紮在此,連番死戰,將清軍擋在了山海關內,不讓其南下繼續屠戮大明百姓。

如今,大軍已經足足堅守了七天。

兩人從京都召集帶來的十萬大軍,此刻已經打的不足五萬。

殘兵敗將,士氣低沉。

但為了守護身後的百姓,他們依舊死守這裡,已經是抱著共赴國難的決心!

中軍大帳內,氣氛一片凝重。

主帥孫承宗身披黑色戰甲,坐在主位,眉頭緊鎖,臉色難看。

下方兩側則是楊嗣昌等諸多副將。

此外,一席大紅衣衫的東方不敗和身穿暗紅繡金邊華服的官禦天也坐在大帳之中,臉色同樣有些不太好看。

大帳中間擺著一方沙盤,上麵記載了山海關一帶的山川地貌、敵我大軍分布,詳盡無比。

孫承宗沉默了片刻,看向楊嗣昌,道:「昨夜傷亡如何?」

楊嗣昌臉色陰沉,道:「死了四百多人,傷者過千。」

聞言,孫承宗臉色也沉了下來,隨即看向東方不敗和官禦天二人,道:「東方教主和官盟主這邊呢?」

官禦天正想開口,東方不敗突然搖頭道:「我們的傷亡倒是無所謂,江湖兒女江湖死,死在江湖人手中,也算是死得其所。但一直這樣下去,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這幾天清軍白天派軍沖關挑戰,晚上又派出江湖人士襲營,如果再無增援,怕是用不了多久,我們的人就要打光了。」

孫承宗沉聲道:「本帥已經傳信回京城匯報戰況,雖然暫時還沒有回復,但山海關乃國之要塞,一旦奪不回來,大明就會被大清扼住咽喉,想打就打,想退就退。所以,朝廷必然不會坐視不理,一定會派兵增援的。」

東方不敗搖頭:「僅是派兵還不夠,還需要有頂尖大宗師和足夠的高手增援。上次山海關一戰,孫將軍也看到了,清軍之中那個血刀老祖,實力極強,僅憑我們,擋不住他。」

「而且,援軍速度要快!」

「這幾天清軍一直派兵騷擾,派江湖人士襲營,但他們的主力一直還在山海關未動。一旦他們主力大軍出動,清軍主力和那群武林人士齊出,我們頃刻間就要落敗,到時候清軍長驅直入,進入大明,想要阻擋就來不及了。」

孫承宗點了點頭,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清軍這幾日之所以隻是派兵挑戰,派江湖人士夜襲大營,一是因為清軍的主力大軍在修養生息,二則是為了騷擾明軍,想先擊毀明軍的心理防線。

等到明軍氣勢低沉,快要撐不住的時候,清軍主力也修養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清軍主力一鼓作氣出關南下,必然勢如破竹,他們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清軍攻勢!

「不論如何,這裡一定要守住,守到朝廷援軍到來!」

孫承宗沉聲道:「最遲半個月,朝廷一定會有援軍抵達,本帥以性命擔保,朝廷絕不會放棄山海關的!」

「如何守半個月?」官禦天皺眉道。

這段時間,清軍中的武林人士全靠日月神教和至尊盟的人抵禦,其中又以至尊盟傷亡最為慘重。

若是再無援軍,他的人也要打光了。

到時候,就算能活著回去,拿什麼去爭奪武林至尊?

「是啊,元帥!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根本守不住半個月,最主要的是,將士們士氣也很低沉,這段時間的戰損,對士氣影響太大了。」楊嗣昌也搖頭道。

這段時間,清軍屢次來挑戰,雖然雙方皆有死傷,但一直隻能被動挨打,不敢殺回去,這對大軍的士氣影響很大。

再加上夜晚清軍又會派江湖人士襲營,鬧得人心惶惶,將士們惶恐不安。

這倒也不是說他們怕死。

都是軍人,從他們參軍那天起,就已經做好了捐軀赴國難的準備。

但就算死,他們也是想自己轟轟烈烈地死在戰場上,而不是晚上睡覺時被一群武林人士割了腦袋。

這樣太憋屈了。

可是,以他們此刻的兵力,就算想要反攻,奪回山海關,也根本沒有機會。

此時回去,隻是讓大軍死的更快罷了。

戰,會死;不戰,慢性死亡。

這便是導致大軍士氣下沉的主要原因。

「踏踏……」

就在眾人愁眉不展、都在想辦法如何堅守半個月時,帳篷外麵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然後一名士兵快步跑了進來,麵帶喜色,焦急道:

「啟稟將軍,朝廷的援軍到了!」

眾人頓時一喜。

楊嗣昌忙問道:「來了多少兵馬?」

「看人數有好幾千人。」士兵回道。

眾人一怔。

楊嗣昌臉色又沉了下去:「幾千人,能做什麼?」

「但是來的是錦衣衛!」士兵說道。

楊嗣昌當即大喜,連忙起身:「竟然是錦衣衛,有錦衣衛相助,必然可以殺的清軍落花流水!」

「而且是西廠廠公雨大人,親自領兵前來。」士兵補充道。

這次,孫承宗也坐不住了:「快,隨我去迎接雨大人!」

與此同時,距離大軍營地數裡之外的官道上。

一支隊伍正朝著營地方向緩緩行進著。

這支隊伍,赫然就是由西廠番子和錦衣衛組成的部隊,雖隻有不到五千人,氣勢卻堪比十萬大軍。

大軍前方,雨化田身披銀白繡金蟒袍,騎著一匹白色戰馬,神情淡漠。

袁承誌和溫青青也騎著馬,兩人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麼,不過溫青青明顯有些不想與袁承誌說話,是袁承誌硬要蹭過去的。

雨化田在後麵看到這一幕,不由想起了『碧血劍』原著中,袁承誌最後貌似也是成為了夏雪宜的女婿,和溫青青是一對。

兩人此刻雖是師兄妹,但雨化田也不打算插手,在這個世界,他們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最後還能不能成一對,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隊伍繼續往前。

半個時辰後,隊伍抵達了明軍營地。

遠遠的,看到隊伍前方的雨化田,孫承宗就帶人迎了上來。

「雨大人!」

對於孫承宗來說,雨化田是他的恩主,他遭奸人所害,為了不讓朱由校難做,選擇了自己辭官回鄉。

但雨化田一句話,將他從鄉下召了回來,再次領兵,成為軍中主帥。

所以,對於雨化田,他是感激的。

雖說朝中大臣皆恨閹黨,可在他看來,雨化田對江湖上動手,所謂的濫殺無辜,都是為了整合朝廷權利,讓大明更好的統一,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在他心裡,雨化田沒有做錯。

「孫將軍,不用客氣,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雨化田說道。

望著眼前這個年過半百,卻依舊威風凜凜的老將,雨化田對其也是頗為敬重的。

孫承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肝義膽,思君報國之人。

「雨大人,請入內詳談。」孫承宗做了個請的手勢。

雨化田也沒有拒絕,點了點頭,徑直策馬踏入大營。

片刻後,中軍主帳中。

雨化田坐在右邊首座,對麵就是副帥楊嗣昌。

對於這個安排,軍中一眾副將也沒有意見。

他們雖不在京城,但關於雨化田的「凶名」,他們卻也是有所耳聞的。

東方不敗自雨化田來了就沒有說話,一雙美眸不時在雨化田身上打量,也不知在看個什麼。

官禦天也老實了不少,坐在次席,沒有開口。

雨化田看向孫承宗,問道:「孫將軍,現在說說軍中的情況吧。」

這一路而來,在這營地附近,他也看到了不少被戰火席卷過的村鎮,自然能猜到這場戰爭有多殘酷。

雖然心中早已按耐不住對清軍韃子的殺意,但還是得先了解情況再說。

孫承宗也不再遲疑,立刻將此時的情況全盤告訴了雨化田。

雨化田聽完,眼簾微闔,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輕輕敲打,沉思了片刻,說道:

「不用等援軍了,除了本座,沒有援軍,也無需修養,直接點兵,準備一下,明日反攻奪回山海關。」

眾人皆是一驚。

「這麼快?」孫承宗問道。

官禦天也開口道:「雨大人,這段時間大軍傷亡不小,我至尊盟也死了不少人,剩下的人大多負傷,無力再戰,我已經派人回去召集人手,不如再等兩日,否則若現在打的話,我至尊盟隻怕拿不出多少人手。」

雨化田冷冷看向官禦天:「你若不想去,可以不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狂龍出山 流放王妃靠種田造反 重生的我主宰末世 刀起 暴戾大佬的替嫁小萌妻 我在末世靠空間囤貨續命 星空艦隊,從數據化開始 帝朝之主:朕的子嗣全是女帝轉世 果然我還是太弱了 穿書成惡毒農女後她躺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