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一統天下(2 / 2)

加入書籤

宜敏垂下眼簾,心中對李德全可謂復雜難言,當初老四能夠登基為帝,這李德全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否則他憑什麼得到那個疑心病極重的老四信任,甚至讓他繼續擔任雍正朝的首領太監?可見這奴才的眼光毒辣且膽大心細,否則前世九龍奪嫡何等的風高浪急,拉攏他的阿哥更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偏偏能在那麼多阿哥中選中了老四做主子?她在考慮該如何對待這個李德全,一個太聰明的奴才無疑是難以控製的,但是不夠聰明的奴才在康熙身邊又無法長久立足……

「李全是嗎?起來吧,既然給本宮報了這樣大一件喜事兒,本宮倒也不能小氣了,鶯兒,看賞!」宜敏決定還是順其自然的好,這李全若是真有本事,能夠再度成為前世那個李德全,那麼她不介意給他些恩惠收買其心,如果不成的話她也沒有損失不是嗎?李德全是個聰明人,總會知道誰才是值得他追隨的對象,宜敏相信隻要自己不失寵,承瑞和賽音察渾又教養得好,明眼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李全接過鶯兒遞過去的一個荷包,也沒顧得上去猜裡麵有多豐厚的賞賜,連忙在地上磕了個頭:「奴才謝貴主子賞——」梁公公果然給了他一個美差啊,這前腳剛出了儲秀宮,後腳就得了貴主子的賞,今兒果然是福星高照啊!

「得了,這是你應得的,快去乾清宮報喜吧,別讓皇上久等了。」宜敏揮了揮手將李全打發走,李全站起身卻不敢先行離開,而是垂首肅立一旁,目送著貴妃的儀仗緩緩離開視線之後,這才轉身向乾清宮的方向匆匆而去。

承瑞窩在宜敏身邊,若有所思地看著那個毫不起眼的小太監,心中遊移不定,決定回鍾粹宮之後就問問額娘,這個名叫李全的太監是不是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另一邊的賽音察渾卻毫不在意地湊在宜敏耳邊逗趣撒嬌,對於一個小小的奴才他根本懶得過問,反正該知道的額娘會讓他知道的。

宜敏此時早已把李德全拋在腦後,一個奴才而已改變不了大局,不過是小節上的調劑罷了。她所需要重視的永遠都在前朝之上,勾起嘴角望向明媚的天空,這大清就要變天了吧?所有的籌謀算計終於到了收獲累累碩果的時候了,接下來她將穩居後宮,坐觀天下風雲變幻,且讓她一試鋒芒,看看這命運究竟經不經得起人心的挑戰?康熙十三年,有楊起隆者自稱為明朝「朱三太子」,與黃吉、陳益等三十餘八旗家奴密謀反清復明,組織「中興官兵」,並改年號為「廣德」。隻是好景不長,就在眾賊首在京城鼓樓密議掀起更大動亂之時,遭明珠、蓋山等率兵鎮壓,而後京城全城宵禁,數日之間偽齊肩王焦三,護駕指揮朱尚賢,閣老張大等數百人被活捉隨即磔死。

賊首黃吉與陳益在逃跑途中被殺,楊起隆本已易裝逃脫,卻被早有準備的九門步軍布下天羅地網一舉抓獲,康熙將之偽稱明朝太子,意圖擾亂天下以飽私欲,並大肆拐掠孩童之罪行公布天下,並將其於鬧市之中梟首示眾,至此,朱三太子一事塵埃落定,京城人心也隨著所有賊首的死而平息了下來。

同年五月,大清各省各道對「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實行了一次大清剿,或抓或殺之人不計其數,從中牽涉而出的官員更是多如牛毛,,短短一年的時間大清上下一片腥風血雨,全國八總督十六巡撫有半數以上受到牽連,或調任或降職,甚至直接落馬者皆有,其下問罪的官員更是不計其數,整個大清朝局幾乎來個一次大換血。

這些落馬的官員背後勢力盤根錯節,即使是漢人官員背後也難保沒有站著哪個大家族,若換了其他時候隻怕康熙下旨也難以快刀斬亂麻,隻是今時不同往日,在朝廷與南方三藩叛軍對峙之際,滿洲八大家族難得的同仇敵愾,不但幫助康熙穩定朝局,而且清剿前朝餘孽不餘遺力,更為怪異的是,素來愛惜羽毛的滿洲八大氏族居然也不曾出聲反對,即使落馬的是自家官員亦不曾提出異議,此等局麵唯有詭異二字可以形容,令那些本來蠢蠢欲動想要維護自家利益的各個世家大族都收回了爪子,不敢輕舉妄動。

康熙十四年五月,為平定因鎮壓「偽朱三太子」和「天地會」引起的一係列動盪不安,康熙皇帝親往天壇祭天,以上體天心,下安人心為由大赦天下,全國上下的刑徒除大不赦之罪外,一律酌情減輕刑罰。

六月裡,康熙帝又以太皇太後尊體不繆,宜加恩典於下為由,對包衣三旗和後宮奴才大加恩赦,包衣三旗之中有功於社稷者抬旗而出,擺脫包衣身份成為普通旗人,同時不但將後宮逾越年歲的宮女放出宮去,更是皇恩浩盪地將無家可歸之內監宮人安置於各處皇莊之中養老,博得全國上下一片頌揚之聲,人人無不稱頌皇上孝感動天,乃是仁德聖明之君。

包衣三旗的奴才們更是感恩戴德,紛紛對康熙死心塌地地效忠,服侍主子不遺餘力,外放為官者更是力爭上遊,以求能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讓自己和家族從此擺脫生為包衣,永世為奴的命運。

康熙十五年,朝廷與三藩之戰有了根本性的轉機,王輔臣敗降平涼,台灣鄭氏爭據福建漳、泉、興、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敵之下,倉促撤兵請降。三月。朝廷奉命大將軍傑書遵詔招降精忠,傑書軍至福州,精忠親率文武官員出城迎降,請命仍留靖南王爵,從征剿滅鄭經軍,以功贖罪。朝廷恩準。精忠率兵挫敗鄭軍,鄭經敗退台灣。接著又進軍潮州,打敗平南王尚可喜軍隊,康熙詔命耿精忠駐守潮州。尚之信也相繼投降。至此,三藩之亂已平二藩,僅餘吳三桂一部負隅頑抗。

康熙十五年十月,孫延齡因孔四貞之故欲接受朝廷招撫,被吳世璠殺於桂林,孔四貞率軍抵抗最終被清軍接回京城。清軍接手桂林之後,集中兵力進逼長沙、嶽州。吳三桂不得已之下隻能聚眾固守。

康熙十六年夏,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大周。此後清軍和吳三桂大軍在江西吉、袁二州、廣東韶關、永興和廣西梧、潯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圍要地對峙,並對沿途城池展開了反復爭奪的拉鋸戰。

在此期間漢軍八旗和綠營可謂損失慘重,逐漸變得裹足不前,遇戰每多觀望,曠日糜餉。接到密報的康熙果斷撤換領軍將領,將滿洲八旗主力派上戰場,而漢軍退居二線。

康熙的臨陣換將易軍之策效果極為明顯,隨著叛軍節節敗退,吳三桂於同年秋病死。吳三桂一死,叛軍無首,軍心逐漸土崩瓦解,即使其孫吳世璠繼承帝位也難以挽回頹勢。清軍趁機發動進攻,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逐步為清軍收復。

康熙十七年,滿洲將帥一改之前多有遷延之態勢,八旗兒郎尤為奮勇爭先,數月之間就一路高奏凱歌,勢如破竹,兵進雲南。

同年底,清軍圍攻雲南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餘眾出降,三藩之亂終告平定。

至此,康熙十二年底開始的三藩叛亂終告平定,這場戰爭歷時五年,其間耗費的錢財兵力不計其數,雙方戰死之軍兵將士更是足以堵塞沿途河道,隻是此戰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大清入關以來就脫離中央掌控的南方各省終於收歸朝廷,康熙不但拔去了三藩這個心腹之患,更是完成了統一全國的豐功偉績,至此康熙的威望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地步,再無人敢因其年紀尚輕而掠其鋒芒。作者有話要說:這一章寫得很是費勁,因為算是一個**的結束,也是對歷史的重大改變,不想太過拖遝地將所有細節寫出來,所有的信息的濃縮隱含在後麵那些段落裡麵,接下來的皇子之爭會慢慢滲透這一部分內容,因為宜敏為兒女埋下的先手和未來的投資不計其數,不想一一贅述,不然後麵可就沒有懸念了,能看出多少就看大家的想象力了。

s看了書評區,很感動大家對紫藤的維護,不過對於這些無聊的人就是不要理他直接沉底就好,一看那一開口就是質疑積分多的,就知道肯定是找茬的,不然作者積分多少關讀者們什麼事兒呢?總之咱寫自己的,喜歡的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的可以不看,至於邏輯性之類的東西太抽象,屬於萬精油一類的批評咱覺得太無聊,想看有邏輯的去讀歷史書好了,看什麼小說呢?小說不就是yy用的麼?所謂蘿卜青菜各有人愛,不需要將自己的審美觀強加在別人頭上,晉江小說無數總有符合自己口味的,看不慣這不是傷人的理由。

s再次感謝所有喜愛宜敏的親們這段時間支持,即使紫藤更新速度慢到了連自己都發指的地步,親們也沒有放棄過這本書,謝謝大家!紫藤雖然不能承諾更新速度,但是肯定會把這本書寫完的,坑之類的是不會出現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總有渣攻寵愛我[係統] 影帝們的公寓 狐說魃道 桀驁 韶華為君嫁 [家教]被害妄想症患者沢田綱吉 美艷的他 審神者暗墮計劃[綜] 讓你求生你度假,巫蠱大佬路子野! 變成動物後我靠臉吃飯[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