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62(2 / 2)

加入書籤

顏繼祖就道:「憲台有令速返京師,這就要離開遼陽了。」

毛文龍無法,隻得向顏繼祖和張銓拱拱手,丟下了心裡的念頭,眼看著顏繼祖在禁軍護衛的簇擁下離去。

張銓見顏繼祖離開,邀了毛文龍一起去軍營。他一邊走一邊問:「你說的順天府尹可是沈光祚?」

毛文龍點頭,「是的。那是末將的母舅。末將幼時在杭州跟著母舅讀書,及至舅舅進士及第,末將被出繼到鞍山承嗣,仍是事事要靠舅舅指教。」

張銓見毛文龍說的能對上,心裡的疑惑就去了幾分。難怪毛雲龍很快就從百戶到千總,又升為守備,並被派到靉陽受信重啊。

也難怪今年五月他沒守住靉陽那裡,也沒見什麼處罰下來。

張銓這麼想就有些怪罪毛雲龍沒守住靉陽的意思在裡頭。幾百裡的防線,就是總兵官去守,也難免因為兵力分散,建奴騎兵移動的迅速而顧此失彼的。

毛雲龍在為自己太晚來找禦史的沮喪沒持續多久,遼陽城下就來了萬餘的建奴騎兵,與出城的顏繼祖前後相差不到一個時辰。這讓他一麵覺得殺敵立功的機會來了,一麵心裡又暗暗慶幸,慶幸顏繼祖沒有問自己的所求。要是略微耽誤個把時辰,就要被在遼陽城下繞圈示威的建奴堵個正著。

這萬餘人是寧完我派去沈陽給努/爾哈赤送信勾來的。初八所謀之事無一得逞,他和馬國柱就意識到是中了張銓和秦良玉之計了。二人躲在馬家的地窖裡,自知可能逃不過去這一劫,就派了心腹費盡心思出了城。那心腹往南走了半天,就無人跟蹤才敢掉回頭、兜了圈子去沈陽。

努/爾哈赤還是很在意寧完我和馬國柱的,這倆人在政務上對他幫助多多。寧家、馬家既往在撫順也與他有生意往來,如今二人很可能身陷囹圄,他當機立斷從奉集調了一萬的人馬、從沈陽這邊又撥了五千一起去遼陽。試圖在攻城的混亂中,給寧完我和馬國柱製造出脫逃的機會。

張銓見建奴大軍開到城下,還偏偏撿了西北麵,占據有利的的上風口來攻打北門。他跟著秦良玉、侯世祿在北城樓觀看戰況。

秦良玉便道:「他們這些人基本都是騎兵,連雲梯都在現做,可不像是有準備要攻城的模樣。」

侯世祿聽了秦良玉的話,立即明白為什麼自己覺得這些建奴奇怪了。他略想想就對張銓說:「張大人,他們這些人恐怕不是為攻城而來。」

張銓點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傳令下去,挑斷寧完我和馬國柱的腳筋。若是有人敢去白杆兵營鬧事,先殺了那倆禍害。」

秦良玉笑著不語,白杆兵營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麼!她還是很給張銓麵子吩咐自己的隨從,「讓軍卒多加小心。小心有人在兵營外麵縱火。」

張銓見建奴的大軍到了城下,不管他們是不是能夠攻城,還是嚴格執行戒嚴令,任何百姓不得出家門上街,否則格殺勿論。

戰爭的緊張氣氛就這麼籠罩了遼陽。

※※※※※※※※※※※※※※※※※※※※

靉陽城是軍事重地。

明末清初,明軍在這裡據守鎮朔關曾與努爾哈赤連番惡戰;

清朝末年,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這裡都是交戰雙方爭奪的焦點;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在這裡全殲國民黨一個整編師,扭轉了東北戰場的局麵。

明末毛文龍以靉陽為中心,東到寬甸的涼馬甸,西到東港的大鹿島,率領軍民主動出擊,抗擊努爾哈赤。

1620年正月,明朝派熊廷弼來到鎮朔關視察防務,正在這時,努爾哈赤發兵靉陽、寬甸等地,熊廷弼手中沒有足夠的兵力,難以應付,隻得分兵加強各地的防禦,他派出1100人增援寬甸堡,1800人增援靉陽堡,2100人增援清河堡。

5月,努爾哈赤掠奪了大批牲畜和人口。

明軍卻遲遲沒有做出反擊。

(此文的木匠皇帝護著熊廷弼,沒把彈劾他的奏折交由廷議,熊廷弼也沒有慪氣交回尚方寶劍。他不受乾涉地按著自己的意圖經略遼東。

歷史在熊廷弼這裡拐彎了。

熊廷弼縮小遼東可控製區域的防守、配合天子要餓死建奴的做法,以後發生的事情與歷史相去遠矣。)

歷史上直到第二年春天,熊廷弼才集結到13萬大軍,以撫順為中心,同時從靉陽堡、清河堡等地一起出擊,進攻努爾哈赤。

但是,明軍再次慘敗,努爾哈赤乘勝追擊,攻占了靉陽堡。

1622年,為奪回靉陽堡,毛文龍在靉陽堡附近與努爾哈赤進行了一場大戰,激戰3日後,雙方不分勝負隻得撤兵。直到4年後,毛文龍再次與努爾哈赤大戰於靉陽,終於奪回了靉陽堡。

/">/a>)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蛇精病男主愛上我 蠻荒之貌美如花[係統] [快穿]謊言之諾 [綜英美]論終結噩夢的方式 尚未瘋狂[綜英美] 王之妖精[綜] 木葉:誰說醫療忍者就不能C 傲慢與偏見之瑪麗 玄學幼崽靠算命成為頂流 修真之重登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