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12(1 / 2)

加入書籤

所有人的眼睛在天子和黃克纘之間來回移動, 朱由校笑著看這個人老心不老的刑部尚書,望著周嘉謨含笑不語。

黃克纘已經七十二歲了, 朱由校一直感覺他是二十七歲。在他的身上永遠洋溢著積極做事的進取活力, 永遠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欲望。相形之下,都感覺自己是不是缺少點兒與這個十七的身體相應的激情了?

周嘉謨看天子在等自己出頭, 立即就說:「紹夫,吏部沒有調你去兵部做尚書的安排。你快安靜下來看戶部的計劃,趕緊幫潛夫查缺補漏。」

汪應蛟與黃克纘同歲, 但他是萬歷二年的進士, 比黃克纘早了六年,與周嘉謨同樣妥妥是在座這些人的前輩。但是周嘉謨要黃克纘看看汪應蛟的戶部計劃也沒有選錯人,因為黃克纘做過布政使, 對民事、財政這一塊也不陌生。要周嘉謨來說, 黃克纘就是放到那一部都可以的人才。因為他以前還做過工部尚書, 兩度出任過兵部尚書, 要不是天子有意讓汪應蛟做戶部尚書, 周嘉謨都想把黃克纘弄去戶部作尚書, 讓黃克纘負責千頭萬緒的戶部,省得他帶著天子好戰了。

黃克纘隻好先把去當兵部尚書的心思收回來, 接過崔景榮手裡的細竹竿,在堪輿圖上指指劃劃。

「陛下,我認為崔自強的提法不錯, 就是從寧夏衛往遼東這一路, 山高水遠的, 又不是軍卒,真的不適合正月裡動身。為百姓家的老老小小考慮,老臣認為家有長者在六十歲之上的、幼兒在五歲以下的,不宜列入這第一次的遷徙選擇中。把年輕力壯、適合路上奔波的移往遼東遷徙,路上安全,到遼東也容易安定下來。」

接下去黃克纘說的就是具體的遷移行動了。

「所有百姓路上吃的需要朝廷準備好,到了遼東安家落戶還需要朝廷支持,三月初天氣暖和了,春暖花開的時候動身,計劃用三、四個月走到遼東的指定地方,就要立即去蓋房子的。平均下來每人得至少準備三兩到十兩銀子的投入。」

黃克纘仔細把那三兩到十兩銀子怎麼花說了一個仔細,公鼐瞪大眼睛,覺得自己與崔靜榮、黃克纘相差太多了。

民生這一塊他就沒接觸過。

公鼐咬緊下唇,跟著黃克纘在堪輿圖上劃來劃去的那根細竹竿移動視線,看著黃克纘與周嘉謨、汪應蛟、崔景榮等投入地討論第一次要遷徙多少百姓最適合,朝廷要準備多少糧食,調動哪裡的常平倉比較適合。

這一瞬間公鼐覺得自己做在禮部侍郎的位置都有點兒勉強了,他沒想到出了他和方從哲,其他人大多數人都能參與到移民的討論中。

他提筆記錄:「雖然遼東那邊地廣人稀,遷徙過去的農人不缺可耕的田地,但是冬天寒冷,到遼東之後的首要事情是建好過冬的房屋。依托撫順的露天煤礦產出,可以安然地渡過第一個冬天,但朝廷還要在下一個年度裡提供足夠的農具和種子,還要繼續提供糧食到秋季的收成下來了,才算是幫助這些移民在遼東安頓下來。」

這麼一算,這遷徙的費用就不是單單是銀子,還必須有足夠的糧食做支持呢。

英國公見他們算計的是朝廷全部包攬的費用,就插嘴說道:「這些農人到了遼東以後,男人去建造房屋,女人和孩子可以去種番薯等。我聽說今年京畿這邊的番薯每畝都夠千斤 。到了冬天,男人可以去撫順煤礦挖煤,全等著朝廷資助,怕是每年遷徙不了多少百姓,解決不了黃河中上遊耕地對水土的影響。」

葉向高立即表示贊同英國公的意見。

「遷徙到遼東的農戶,在冬天去撫順煤礦挖煤,一個壯勞力可以賺出一家四口的糧食,在加上番薯等補充,可以大大減輕朝廷的負擔。」

周嘉謨恍然大悟,怪不得就覺得這裡有問題呢。於是又與黃克纘埋頭重算貼補到每一個農戶家裡的糧食。

朱由校看了一會兒說道:「單吃稻米等穀物不耐飢餓,朕看軍卒添加馬肉後,吃的米麵少了一半。那些農人到了遼東以後是不是要養些家禽啊?養些豬羊等。」

定國公立即說:「多吃些肉食是可抗寒的。」

徐光啟就說:「陛下,那些遷徙的農人明年夏初到遼東以後,當地沒辦法立即提供足夠的豬崽雞崽給他們養。但左共之今年在直隸屯田成績斐然,後年把北直隸的經驗推廣到遼東去,這些移民不僅可以有足夠的口糧,還可以養些家禽家畜了。」

「應該現在通知周永春,讓他做好明年接受遷徙百姓的準備。」

汪應蛟看看說話的人是方從哲,點點頭不做聲。心裡在說,要是周永春問要遷徙過去多少人,朝廷計劃貼補多少銀兩、多少糧食?該給周永春什麼回答?這些數字都沒有敲定呢,讓周永春怎麼準備?還不得被熊廷弼噴回來啊!

公鼐看著方從哲被汪應蛟虛應,更不敢開口插話,他借著摘錄討論要點,想著該怎麼補上自己在民生這塊的短板。乾清宮裡這麼多人,除了自己和工部侍郎徐光啟是四十歲以後中進士,其他人三十五歲中進士都算晚的了。

可徐光啟的才能是別人比不了的啊。他在數術方麵的計算,是朝廷裡的第一份。聽說新式火炮他起了關鍵的作用,還有北直隸的屯田水利方麵的事情……等等等,都是工部、戶部能夠用得上的。

可自己呢?反過來想過去,公鼐找不到自己能夠補足短板的可行方法,覺得還是回去國子監繼續做祭酒比較適合自己。

他這麼想的,也就這麼乾了。等乾清宮這一天的討論結束後,他就向朱由校提出要回國子監。

朱由校被他的提議嚇了一大跳。

「為什麼?」

放著已經提名的禮部尚書不做,要去國子監做祭酒?朱由校覺得大明的臣子太有性格了,自己有點兒接受不了。

「陛下,今日臣看各部尚書都能在遷徙百姓之事上有獨到的見解,那些見解不是來自書本,都是他們往年的外放累計起來的經驗。臣想過,以臣如今的年齡、資歷外放去做知府可以,但臣知道自己連做好知縣的能力都沒有。所以臣還是回去國子監教書,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占著禮部侍郎這位置,更不能去做禮部尚書。」

「孝與,帝師做禮部侍郎並不算破格,這個你承認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蛇精病男主愛上我 蠻荒之貌美如花[係統] [快穿]謊言之諾 [綜英美]論終結噩夢的方式 尚未瘋狂[綜英美] 王之妖精[綜] 木葉:誰說醫療忍者就不能C 傲慢與偏見之瑪麗 玄學幼崽靠算命成為頂流 修真之重登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