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47(2 / 2)

加入書籤

第二除朝鮮藩屬國、取消封貢資格,令泰寧侯、英國公世子、定國公世子進軍朝鮮,捕盡逃竄到朝鮮的建奴殘餘。

第三工部繼續建造新式快船,不僅要問西洋人討回萬歷三十一年佛郎機人在呂宋欠下的血債,還要討回日本國無端進攻朝鮮,累得大明將士捐軀,千百萬銀子二十年沒回頭的舊賬。

至於在澎湖列島的荷蘭人,殺無赦。

交趾、緬甸之事,葉卿看著安排妥當的時間去做。」

崔景榮簡直要跪拜葉向高了,怪不得三百多的同年裡,葉向高從庶吉士直擢編修、十五年前就以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做閣臣了,也怪不得葉向高能夠獨相七年,回鄉賦閒七年回來又做閣臣,再度成為天子倚重的首輔。

原來葉向高就是比自己看的深遠。幾句話就從葉卿變成了進卿,要知道天子甚少直接稱呼臣子的字。

崔景榮暗忖,自己這兵部尚書隻想著一要安穩大明內部、二要安定四境,而葉向高已經想著向東洋的日本討回援助朝鮮的損失、向西洋的佛郎機人討回萬歷三十一年的血債,還要殺到西洋荷蘭人的老巢討回那三百萬的債務,更別說交趾、緬甸之事了。

能不能做到先不說,單其心月匈、眼光就是自己不能相比的。

張問達的位置決定了他心裡不論是怎麼想的,也不能立即表態苟同葉向高,反而還得給興奮的天子和葉向高等人潑冷水。

「陛下。」

張問達在躬身應了天子旨意、還沒有直起身的內閣三位成員身前站著,顯得他在養心殿裡異常被矚目。

「對侵略蠔鏡、廈門的西洋人,朝廷想將其打回去,都要在江南籌款舉債。其他地方的兵事還是等還了那三百萬,再行考慮為好。」

張問達想說的一個詞「窮兵黷武」,在他嘴裡翻騰了幾次,最後還是沒有說出來。他不敢說的太重,以至於激怒了小皇帝,反而壞事兒。這麼大的年紀正是自尊心是最強的時候,一句話說不好就能翻臉走極端。

萬歷帝就是例子在前麵擺著呢。

周嘉謨也站出來勸道:「陛下,老臣以為張德允說的有道理。先把澎湖列島的荷蘭人清剿了,再商議其它事兒。」

黃克纘則支持朱由校。

「陛下,老臣以為朝鮮之事,可以下令英國公和定國公世子先去做了。熊飛白在遼東準備復建奴/兒乾都司,等他把征東大元帥府修復了,跨海去日本就便利了。」

朱由校便問黃克纘,「朕為何要在征東大元帥府那裡跨海去日本?朕想從朝鮮的南端去日本,或者從琉球那裡去日本。琉球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的海軍可以從福建這裡到大元島(台灣),再從大元到琉球。」

朱由校把福建和大元、琉球、日本的地域關係劃給黃克纘看。

黃克纘立即說道:「陛下,大元可是個戰略要地,要讓南居益趕緊占好了。」

早在天子提筆畫福建地圖的時候,群臣就都站起來圍了過去,見天子隨意幾筆就勾勒出這幾地的關係,還有再往南的呂宋、交趾與大明的關係,人人都在心裡湧出這樣的想法:未來幾十年怕是要征戰不休了。

萬壽節前,福建傳回來好消息,澎湖列島被圍的荷蘭人在大明新式火炮的打擊下,有六百多人投降了。他們乘坐的那十二艘大蓋倫船,有兩艘在逃跑的時候被擊沉,逃掉了一艘,九艘成了大明的戰利品。審問為荷蘭人做通譯的幾個呂宋漢人,得知逃掉的荷蘭那艘船最可能的去處是印度。那裡有荷蘭人的一個東印度公司,歸荷蘭派遣到印度的總督管轄,所有派到大明來的船隻和士兵,都屬於這個公司的。

南居益沒有搞明白這個東印度公司到底算是個什麼級別,他隻是遺憾工部隻陸續派過來了四艘新式戰船。若是能夠再多兩艘,他敢保證一個荷蘭人都逃不掉的。他把這樣的遺憾寫進了戰報,同時建議朝廷再多造一些新式炮艦,用以清除在福建附近海麵的海盜。

南居益把幾個通譯知道的東西都摳的很詳細。在快馬送戰報回京師的同時,他還把這幾個通譯,連同另幾個能回答出比較多問題的士兵,另外用囚車送去京師。

/">/a>)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蛇精病男主愛上我 蠻荒之貌美如花[係統] [快穿]謊言之諾 [綜英美]論終結噩夢的方式 尚未瘋狂[綜英美] 王之妖精[綜] 木葉:誰說醫療忍者就不能C 傲慢與偏見之瑪麗 玄學幼崽靠算命成為頂流 修真之重登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