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第 106 章(2 / 2)

加入書籤

果然說到正題了,哲霖想。「王爺這是說的哪裡話呢?」他笑著裝傻,「下官和霏雪郡主雖然見的次數不多,但是郡主儀態雍容,舉止有度,是為淑女之典範。何來『不成體統』之說?」

康親王也笑著,踱到院子一隅的石桌邊坐下,道:「現在又沒有其他人在,袁大人何必還跟老夫說客套話?霏雪這無法無天的丫頭,先是跑來景康侯府跟袁大人說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話,讓大人以為她被綁架,結果釀成了菱花胡同的血案。後來這丫頭又要謀害皇後的女官符雅——這也被袁大人撞破了。袁大人心裡大概想,世上再沒有比霏雪郡主更荒唐的姑娘了——是也不是?」

如此直截了當,哲霖倒沒有料到,想了想,才道:「下官豈敢論斷郡主。下官想,郡主也是年少無知,況且又是個敢愛敢恨的性情中人,才會有時做事不顧後果吧。」

「敢愛敢恨……」康親王笑著,「她何止敢愛敢恨,她無法無天,什麼都敢做呢。不過年少無知倒是真的。如果能多加管教,日後應該還是可以母儀天下的吧?」

試探來了!哲霖可不上當:「下官不敢妄論。不過,倘若霏雪郡主日後真的做了太子妃又做了皇後,下官自然要為主子盡忠。」

康親王斜睨著哲霖,似乎要重新仔細看清楚這個敢在自己麵前耍心計的年輕人,片刻,又笑了起來:「主子奴才這種話從袁大人口中說出來,老夫很是不習慣呢——袁大人自己是不是也覺得不順口?你也是堂堂天潢貴胄一國之王爺,如果不是樾寇,你我今日平起平坐,何有君臣之分?」

試探愈加明顯了,哲霖嚴守陣地,毫不動搖。「世上的『如果』多著呢。人若是總活在『如果』之中,不僅不能有所建樹,恐怕自己還要鬱悶致死。馘國已經為樾寇所滅,袁某人已經是楚國的臣子,再想什麼『如果』也沒有用。」

「說的好!」康親王拍手道,「老夫多年來見過不少遇挫之人,他們或怨天或尤人,要不就想找後悔藥來吃。袁大人年紀輕輕卻有此見地,可見是個做大事的人。有袁大人在,或許不久的將來馘國可以復國也未可知。」

這老家夥居然步步緊逼!哲霖心中暗罵,偷眼看看四周,不見哥哥景康侯的蹤影——康親王上門來,顯然是已經和景康侯見過麵談過話了,他們究竟說了什麼?達成了什麼協議?景康侯有沒有做什麼傻事?現在一無所知。不過,景康侯竟然容許康親王獨自在府中閒逛專門等著哲霖,恐怕兩人已經有了些共識——或者景康侯是特意躲起來了?哲霖愈恨哥哥不中用,同時心裡飛快的思索著對策。

正著時,傳來清脆的金步搖之聲,一個女子笑道:「咦,王爺怎麼跑到這裡來了,讓我好找!」就見思韞捧著一個托盤,上麵有茶點等物,款款走來。到了康親王的麵前,嫣然一笑,道:「才說著要請王爺嘗嘗馘國風味的點心,王爺就不見了蹤影,原來是見了二叔了。二叔文武雙全又見識廣博,可比我言談有趣得多。難怪王爺願意和他聊天。」

「夫人說笑了。」康親王道,「夫人是一代俠女,老夫隻有佩服的份兒。」

思韞笑得花枝亂顫:「什麼俠女,如今也用不著了。還是做貴夫人舒服。原來人也真是有惰性的,一旦享受過富貴安逸,就再不想過那顛沛流離的生活了。不過王爺若是不嫌棄,妾身也願意獻醜,為王爺表演劍術,不知意下如何?」她說這的時候,一手捏了劍訣指向斜上方,一手背在身後,姿勢頗為嫵媚。

不過,哲霖卻可以清楚地看見,思韞背後的手心裡寫著兩個字:「未應」。他立刻就明白過來:不管康親王打的是什麼算盤,景康侯和思韞並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下一步要怎麼辦,全看他如何應對。

得了這個暗示,他立刻就鎮定了。當思韞走到庭院當中扭擺月要肢翩翩起舞的時候,他便來到康親王的身邊親自端起茶壺來斟了一杯,道:「王爺,明人不說暗話,霏雪郡主的所作所為,下官的確清楚得很。王爺此來是想叫下官不要聲張吧?若下官幫助王爺,王爺有什麼好處給下官呢?」

康親王正品茶,扭臉看了看他,眼中好像放射出精光一樣:「年輕人就應該如此爽快。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事情也就好辦得多。老夫既然來求大人辦一件這麼重要的事,自然也有謝禮給大人——」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一隻信封,靜靜地推到哲霖的麵前。

總不會是給他一疊銀票吧?那就太可笑了!哲霖狐疑地瞥了兩眼,那信封麵上一個字也未寫,實在看不出是什麼。他暗道:反正看看也無妨。便打開信封,抽出裡麵的一卷紙來,展開了,見第一頁上寫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冷千山用二十萬兩將其軍中一個千總的職位賣給粵州商人錢某的幼子。雙方見麵幾次,各在何處碰頭,每次又有何人在場,談話大意為何,皆記載得一清二楚。哲霖不由得一愣,抬頭看了康親王一眼。而康親王隻是微微而笑,示意他繼續看下去。

哲霖便看第二頁,上麵還是說冷千山,某年某月某日由於和屬下副將張某意見不和,使人栽贓嫁禍,終以瀆職罪將張某查辦。當時有何人幫助冷千山陷害異己,各自做了些什麼,也都記載詳細。此後又記載了冷千山的夫人為親戚求官職,以及其遠房親戚怎樣仗勢欺人指鹿為馬魚肉鄉裡等事,哲霖無暇一一細看,隻能草草地將後麵的幾頁都翻了翻,見也有寫向垂楊的,也有寫魯崇明的,還有寫董鵬梟的,記述之詳細,簡直好像康王府派了人從早到晚貼在這幾個人身邊看著一樣。想哲霖搜集朝中文武百官的把柄,也知道一些冷千山一黨的惡行,但卻遠不及康親王的這一份詳細。康親王到底是更冷千山一黨有私怨所以一直暗地裡調查,還是康王府也豢養了一群細作高人隨朝中所有人都查了個一清二楚?

「王爺這是什麼意思?」他盯著康親王。

「沒什麼。」康親王笑道,「大人成立細作司,對外是要擾亂樾寇,對內難道不是為了肅清法紀懲治貪官平凡冤案嗎?」他指了指那疊滿是罪狀的紙:「老夫不知道這些東西有多少大人已經知道,又有多少大人還不知道,今天一並交給大人,希望大人能善加應用。」

「善加應用?」哲霖掂量一下,紙上寫的東西的分量遠比這紙重,「王爺是想下官將這些交到吏部和刑部去,將冷將軍、向將軍他們統統革職查辦麼?」

「難道袁大人不認為這些禍國殃民的貪官應該革職查辦嗎?」康親王笑道,「之前袁大人揭發了不少貪官,毫不留情,為何如今要顧忌冷千山一黨?」

不說這個還好,說起來哲霖沒的恨得牙癢癢的——之前那些揭發告密如何是他想做的?全是公孫天成在背後搞得鬼。本來所搜集的罪狀是為日後連橫合縱準備籌碼,不想被公孫天成一攪和,全部失去了意義。現在朝中哪裡還有人想親近哲霖?恨的恨,怕的怕,要不是有竣熙撐月要,連細作司都別想成立。

不知道康親王是否知道這背後的實情呢?不過,這件事不值得再去浪費時間。他道:「下官不是顧忌冷將軍等人。他們雖然不是什麼用兵如神的猛將,但除了董將軍在監督兵器製造之外,冷將軍、向將軍、魯將軍個個都手握重兵,肩負著守衛大青河邊境的重任,如果就此將他們辦了,誰來接手這些邊疆重鎮?如今玉旈雲正在北方虎視眈眈,我方冒然行事,就正好給了她可乘之機。」

「袁大人原來想得還挺周到嘛——」康親王道,「老夫就有點兒糊塗了……怎麼好像你有時候考慮得十分周到,幾乎有點兒畏首畏尾,有時候做事又看得不夠長遠,簡直沖動魯莽呢?」他擺弄著盤子裡的點心:「比方說,方才京師百姓包圍程亦風的府邸,要問他北方的情況——這背後的主使怕是袁大人吧?讓老百姓請願,逼人出戰,這一招過去也有人使過,但是用在程亦風身上,沒有多大的效果——程亦風是個書生出身,」 康親王點了點自己的腦袋:「這裡裝的都是仁義道德。論戰術,他是完全狗屁不通的,他那所謂的一戰成名,也不過就是逃跑而已。論戰略,他是個苟且偏安的貨色。大青河之戰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應該乘勝追擊。結果他卻主張議和——即便是議和,他也沒有儀仗勝利為我國爭得什麼好處。如今玉旈雲秘密集結兵隊,我看程亦風絕對不會出兵,就算整個鄭國被玉旈雲占領了,他也隻會觀望,除非玉旈雲真的打過河來——到那時,他便消極抵抗。一旦玉旈雲撤退,他就又會簽訂和約,滿足於『樾楚親善,用不相犯』的表麵文章。袁大人想借百姓請願來煽動程亦風出兵樾國,以便借楚國的軍隊去幫助馘國復國,這是行不通的。」

自以為聰明的老家夥!哲霖暗暗冷笑——沒錯,他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復國。隻不過,他的考量遠比康親王所想象的要長遠得多——程亦風的確是小心謹慎,也的確是有書生的婆媽之氣——聽說公孫天成曾經建議他用黃花蒿毀滅樾國南方七郡的耕地,他卻堅決不答應,足見其婦人之仁。然而,不可否認,程亦風的固守之姿也符合眼下的形勢。樾國已經日漸強大,即便楚國能傾全國之兵力渡河去與樾國一爭,也不見得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一旦兩敗俱傷,隨時讓西瑤或者北方的蠻族漁翁得利。所以,眼下采取固守的策略,最能以逸待勞。在固守的時候,依哲霖看來,應該做兩件事:第一,落實新法,富國強兵;第二,派遣細作,擾亂帝國。隻要雙管齊下,當楚國強大而樾國內亂之時,相信楚國上下也會看到北伐的時機成熟,到時自然可以把樾寇殲滅——在這期間,為了確保老百姓不因為飽暖安逸和一時的和平就忘記同樾國的血海深仇,他必須時不時的提醒大家樾寇的凶殘與狡猾,這樣,一旦外部時機成熟,民心也成熟,那些反對北伐的人——諸如程亦風就不會再有支持者。煽動民眾請願的用意原在於此。

然而這些根本用不著跟康親王說——在這個老家夥麵前裝得越傻就越容易引出他的真話來。因此一言不發,等著康親王的下文。

康親王也果然接著道:「聽說方才在街上,程亦風他不僅將出兵北方的事敷衍了過去,還當街給袁大人找麻煩,堅決不把自己逮捕的樾國奸細交給細作司,還要袁大人回家來寫什麼『細則』,是也不是?唉,你們兩個之間誤會矛盾還真不少,今後要共事都困難,還怎麼指望他幫你復國?」

這是要挑撥自己和程亦風的關係!哲霖當然聽得出來:這老家夥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他野心勃勃,不管他�

��想篡位也好,想將來操縱竣熙也罷,都必須解決程亦風——要麼拉攏過來,要麼徹底消滅。程亦風如此深受百姓愛戴,拉攏是為上策。但程亦風又是一個食古不化的書呆子,要拉攏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康親王就準備擠垮他。恰恰哲霖與程亦風又有矛盾,所以康親王就選了哲霖作為工具?

他不禁暗暗好笑:你當我袁哲霖是個傻瓜麼?想借我的力量來作亂,將來再一腳把我踢了?我才不上你的當!別看程亦風迂腐不識變通,但這也正是他的好處——雖然我二人眼下有誤會、有矛盾,但天長日久,互利互惠,程亦風總有看到我袁哲霖好處的一天。到時,我就可以跟他這個坦盪君子合作,何苦跟你這老家夥一起禍國殃民?

雖然心裡這樣想,但麵上卻做出不耐煩的神氣,道:「王爺有什麼話就直說吧!下官實在看不出來王爺說的這些跟揭發冷千山一黨有什麼關聯。莫非冷千山一黨被革職,程大人就突然從主和派轉成了主戰派了?就突然對下官也改觀了?」

「年輕人,不要著急嘛!」康親王笑嗬嗬的,「你也曉得我國的『戰和之爭』,想來『冷千山和司馬非之爭』你也知道了——如果你再和程亦風爭起來,便又成了一道新風景。」說到這裡,他忽然嘆了口氣:「唉,其實你們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程亦風這書呆子無可否認是治世之良臣,而袁大人就是亂世之梟雄。你們二人一個適合攘外一個適合安內,取長補短,才是楚國所需——同時也是光復馘國之所需。如果你們兩個爭起來,那就太可惜了。」

這是一句實話,哲霖想,然而從康親王口中說出來的實話卻讓人很難相信。

康親王接著說下去:「你知道程亦風在朝為官最深惡痛絕的一件事是什麼?就是黨爭。 『戰和之爭』就不提了,左右你也沒法插手——因為程亦風一定是主和,而你多半主戰,政見不同,最好別挑起爭端來。而『冷千山和司馬非之爭』卻是你的大好機會——當初如果不是司馬非力保,程亦風也不會成為民族英雄,所以司馬非算是程亦風的恩人。而冷千山一方麵跟司馬非作對,一方麵強力主戰,另一方麵還不服程亦風做兵部尚書,挖空心思要找他的麻煩。若能把冷千山一黨鏟除,在公在私,程亦風都會很感激你。」

「多謝王爺這樣為下官和程大人的關係費心。」哲霖道,「但下官還是那句話,驟然將三位擔負北方防務的將軍革職,邊境誰來守衛?」

「這個老夫也幫大人考慮好了。」康親王道,「我國有許多優秀的青年將領,隻不過因為現在老將當道,年輕人才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其實就連文官中也有不少將才呢——你知道風雷社麼?這些士子當初結社是為了研習兵法,抗擊樾寇。後來被程亦風勸阻,才又回頭來讀四書五經。今年恩科,風雷社有好幾人和大人一起金榜題名。現在他們都是新法的主力。雖然他們沒有一個是武將出身,但是論到兵書戰策,他們比冷千山等人要熟悉得多了。他們又都是熱血青年,若告訴他們北方諸將都是以群貪汙腐敗之徒,現需要他們文官代武職,他們必然同意——況他們都崇拜程亦風。程亦風自己就是文官代武職的嘛。」

「王爺說的也太輕鬆了!」哲霖搖頭道,「熟悉兵書戰策就能領兵麼?我看他們隻能紙上談兵而已。就算他們真的有謀略,一群素來沒有上過戰場的人驟然被提拔成軍中主帥,豈能服眾?程亦風文官代武職是不錯,但他頭兩次在戰場上發號施令都是極度危急且別無出路的情況——當年的涼城之圍,他手下指揮的也沒有幾個是正經的士兵。落雁穀之戰倒是建立起他的威信來,後來他再去鹿鳴山剿匪,大青河抗敵,士兵們早已經信服他,這才能夠成功。如今王爺要滅了冷千山、向垂楊等人,把文淵、高齊那些書生扶上將軍之位,軍隊之中誰認識他們是張三李四?」

「袁大人所慮極是!」康親王道,「風雷社這個例子隻不過是老夫隨口說說的。曾經參加過對樾戰爭的青年將領大有人在,正經武舉出身的就更加多了。如果袁大人不熟悉這些人,老夫可以開個名單推薦幾個。」

名單?哲霖心中一閃:這可終於露出狐狸尾巴來了——還不是要推薦自己的心腹黨羽麼?玉旈雲在北方虎視眈眈,康親王非但不關心怎麼守衛邊境,還處心積慮想著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將領的位置上——簡直比冷千山還可惡!若讓他得逞,別說光復馘國,就連楚國也要滅亡!

不過康親王的話還沒說完。他撚著胡須繼續下去:「其實老夫推薦的,袁大人也許根本就用不上。袁大人自己不就是一個將才麼?兵臨城下是十萬火急,將軍貪汙受賄以權謀私雖然不是火燒眉毛的情況,但是士兵們知道了真相,誰還願意為這樣的將軍出生入死?這也算是緊急狀況了吧?程亦風能夠在落雁穀的危急關頭掌握兵權,袁大人你怎麼就不能在這個時候成為北方軍隊的統帥呢?」

哲霖一愣:這個他倒沒有想過。在他的計劃裡,之所以需要和程亦風合作,乃是因為程亦風掌握著兵權又深得士兵的愛戴。如果他自己能夠成為第二個程亦風,他還需要那個書呆子乾什麼呢?掂量一下自己的本領,文才武學較之程亦風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何況還掌握著一群江湖俠客,程亦風能做到的事,他袁哲霖沒理由做不到,血液不由沸騰起來。隻不過,駐守北方重鎮的不單單是冷千山一黨,還有個司馬非。司馬非會袖手旁觀嗎?

康親王好像已經看到他心裡去了,微微一笑,從袖中又取出一隻信封來:「交友之道貴乎誠,能幫朋友做的,沒理由不做。袁大人拿去用吧。」

哲霖也不客氣,接過了,拆開略一瀏覽,裡麵記載著司馬非的獨生子如何在家鄉與人爭地的一樁陳年公案——這年輕人本來隻是失手打死了人,但是怕給父親一世英名添上汙點,就硬逼苦主改了供詞,又向那個做事一板一眼的地方官施壓,結果那地方官不屈自盡,幸虧新官是個阿諛奉承的角色,將此案不了了之,風波才平息下去。

「這件陳年往事袁大人還不知道吧?」康親王笑道,「其實別說袁大人,連司馬非自己都不知道他兒子乾了這樣一件事呢!袁大人別以為這個年輕人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紈絝子弟,論到文才武功,他大概跟袁大人你也不相伯仲,三年前高中武舉,現在任水師參將,駐紮在天江夔州府,是一個前途大好的年輕人。如果要老夫推薦接替冷千山、向垂楊等人的年輕將領,這位司馬勤應該是名單上的第一人了。如今先將他推薦給袁大人你,看能用不能用吧。」

這哪兒是將他推薦給自己,袁哲霖清楚得很,分明就是要挾司馬勤投靠自己,借此控製司馬非而已。康親王可真夠陰險的。不過奇怪的是,這老家夥既然掌握了這麼多文武官員的把柄,早就可以將滿朝文武操縱得團團轉了,連篡位大概都十拿九穩,為何到今日才有所行動?而且為何偏偏要交給他袁哲霖來行動?

這時思韞的舞已經跳完了,最後飛身一躍,燕子般地落在康親王麵前,嫣然道:「臣妾獻醜了,王爺用這茶點還合口味麼?」

「很好,很好,」康親王笑道,「還未請教,這茶是馘國上用的磚茶麼?」

「王爺果然是個行家。」思韞答道,「馘國並不出產茶葉,一向依賴從西瑤購買。不過為了運送的緣故,西瑤商人將茶發酵,所以沖出來的茶水乃是金紅色的,與別不同。」

「果然是好茶!」康親王道,「不過,聽說自從樾軍占領之後,設立西方六省,一應服飾禮儀都采用樾製。樾人都喜愛綠茶,不惜高價從西瑤采購。因為樾軍大批駐紮在馘國境內,許多店鋪為了滿足他們,也都轉做綠茶買賣。馘國百姓很難再嘗到磚茶了。長此以往,過多二十年,馘國的年輕人大概都要不記得磚茶是怎麼一回事了吧?在人來說哀莫大於心死,在國家來說哀莫大於百姓髡發胡服卻不以為意……所以復國要趁早啊!」

哲霖向思韞使了個顏色,讓她暫時回避,自己對康親王道:「王爺願意助我復國,自然感激不盡。但我不想轉彎抹角,一定要先問清楚這事——真的除了替王爺隱瞞霏雪郡主的所作所為之外,再沒有什麼需要下官做的了麼?太子殿下對下官有知遇之恩,下官不能做對不起他的事。」

康親王哈哈大笑:「怎麼,袁大人以為老夫還想做什麼?篡位麼?老夫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要篡位來做什麼?老夫的兒子,女婿都是封疆大吏,他們也都不是做皇帝的材料,與其讓他們折騰一番留下千古罵名,還不如讓他們做一代賢臣。太子殿下將是老夫的外孫女婿,這是親上加親的好事。老夫唯願殿下可以早日登基,成為一代明君。而老夫自己,也不會貪圖那輔政的虛名——到了我這個年紀,什麼都看開了。」

這叫看開了?哲霖心中嘀咕,他分明是想在幕後做一個下棋的人,隻要棋按照他的意思來走,他就開心了,自然不圖虛名。然而他說的也都很有道理——看當前的楚國,元酆帝這個天子有跟沒有沒什麼兩樣——他窮奢極侈,沒有他可能國家還好一些。果然是竣熙早日繼位的好。程亦風謹小慎微,一板一眼,不是個抗擊外敵的人才。哲霖不拘一格大刀闊斧,正適合給樾寇出其不意的一擊……如果大家各展所長,各取所需,楚國會好,馘國也復興有望……一切都是那樣合理……是不過,越合理就越是讓人難以接受。鳳雲詭譎的朝堂,爾虞我詐的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合理的事?

「大人不必急在一時答復老夫。」康親王道,「老夫方才也說了,人之相交,貴在一個『誠』字。老夫是真心希望楚國好,馘國好,才來見大人的。剛才給大人的那些東西,大人盡管拿去用。老夫不會因為大人拒絕幫助霏雪那孩子就將那些禮物收回——若是老夫想收回,剛才就根本不會給大人看了,是不是?隻不過,老夫希望大人給霏雪這孩子一個改過的機會。她雖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是相比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鳳凰兒姑娘,霏雪應該是更合適的皇後人選,無論是她自己的學識手腕,還是她背後的這些力量——況且她現在也很想當太子妃,如果當不上,還不知要鬧出多少麻煩來呢!」

哲霖心中暗暗盤算著,並不立刻答話。

康親王站起身來:「老夫來了這麼久,也該回去了。大人如果需要吏部和刑部的什麼幫助,盡管開口找老夫。」

「多謝王爺。」哲霖送他。

到了門口,康親王又道:「對了,程亦風要你寫的什麼細則,老夫已經讓人去把你當時提交的折子要出來抄了一份,這會兒大概也送到兵部了。大人要是急著今天就要接收程亦風抓的那幾個樾國細作,這時候已經沒有理由阻攔你。」

「果真?」哲霖吃驚,又連忙謝道,「王爺想的周到,下官不勝感激。」

康親王隻擺擺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袁大人留步!」便出了門去,上轎離開。

「你真的要幫他?」思韞從牆角轉出來,之前所有的談話她顯然都聽得一清二楚。「這老家夥沒安什麼好心,咱們還是不要玩火的好!」

哲霖看著康親王轎子遠去,在巷口消失,才轉身冷笑道:「我豈不知道?玩火是要燙手的,不過靠火取暖卻是不錯。」

思韞垂頭想了想:「那麼冷千山、向垂楊、魯崇明、董鵬梟,你打算先辦了哪一個?還有那個司馬勤,什麼時候去找他?雖然康親王把他們的小辮子都告訴了你,但是吏部刑部都要看證據,你先要找誰開刀,我們該派人去找人證物證來了。」

「這個讓我好好考慮一下。」哲霖道,「老家夥不知搜集了多少年,都夠寫一本《將軍逸聞錄》了,我要看完了才好決定——你說派人去打聽符雅失蹤的事,可有消息了?」

「有消息了,」思韞道,「昨天皇後曾經派坤寧宮的太監戴喜帶了人去西郊慈航庵接符雅,但是據說符雅拒不肯跟戴喜回宮,反而跟著一個好像是程亦風的親隨小兵走了。戴喜回宮後直抱怨,被我們的人聽到了。而皇後昨天也微服出去過,到半夜才回來。去了哪裡自然是不知道,但看時辰正是符雅所謂『被劫持』的時間。」

「這麼說是皇後想對符雅不利?」哲霖皺眉道,「皇後應該已經猜出白羽音不是個東西,所以打算殺了符雅推到白羽音的身上,一石二鳥?當時不知怎麼的嚴八姐在場,所以就將符雅救走了?知道嚴八姐把符雅帶到哪裡去了麼?」

「東海派的人跟了他們一段時間,」思韞道,「見他們一路向北,所以應該不是回嚴八姐的老家去。嚴八姐的手下都已經投靠了我們,他也回不去了吧。不知他到北方又可以投靠什麼人。聽說程亦風當眾讓你下不來台,莫非你還沒有把他未婚妻的下落告訴他?」

「告訴他?」哲霖冷笑,一個時辰前,他還真想告訴程亦風,因為程亦風是他必須爭取的盟友。但現在,形勢已經逆轉了。

「對,是要告訴他。」他道,「不過不是嚴八姐的事,而是皇後的事——」憑他那不愛江山愛美人,想來是要跟皇後鬥的,而且絕沒有可能會鬥贏——任竣熙再怎麼尊敬程亦風,怎麼會允許一個外臣動自己的母親呢?這天真的少年,再也想不到自己的母親如此心狠手辣吧?到時候不僅僅是北方的兵權要落入哲霖之手,恐怕這兵部尚書的位子也要成為他的囊中之物。康親王這個跳板也可以燒掉了!

作者有話要說:  慢慢寫

哼哧哼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洪荒植樹造林 佛係主角的打臉日常[快穿] [綜武俠]道長救命 言出必死[綜武俠] 大佬的再婚甜妻美又颯 四合院:我的同桌婁曉娥 九龍章 逆天福運之農女青青 女配加戲日常[穿書] 戀愛腦暴君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