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第 108 章(2 / 2)

加入書籤

「這……」程亦風知道眼下現成的人選就是司馬勤了。不過若由自己提出來,一方麵未經考核同樣難以服眾,另一方麵也顯得自己好像成了司馬非一黨。此外,鎮海既然是冷千山一黨的地盤,硬把馮春岩拉下馬將司馬勤插過去,恐怕司馬勤日後也很難做人。他因此沉吟良久,也未回答。不過忽然又想了起來:水師白鷺營有一百多人就駐紮在京畿,左右是挑選鎮海的教頭,如果能從白鷺營中經考核提拔一個人,鎮海方麵就沒什麼話說了。因道:「現成的人選恐怕臣就找不著。但是青年武將並不少,臣以為可以從白鷺營中挑選。」

「白鷺營總共隻有一百多人,不知其中有否勝任者。」哲霖道,「臣以為,不如讓所有在京武將自認為能擔任水師教頭的都來參選——這樣不算太興師動眾,但可選的人也多。比如我疾風堂中就有原先漕幫的弟子,對水上交鋒很有心得。此外,司馬將軍的兒子司馬勤參將供職夔州水師已久,他在京中探親,不妨請他來一試。」

「好,就這麼辦。」竣熙道,「挑選鎮海教頭的事就讓程大人負責。至於袁大人你,手裡還有哪些人的罪證,統統給我交出來。我可不想再看到這些蛀蟲逍遙法外!」

「這……」哲霖為難的,「殿下,人誰無過,難道連將功折罪的機會也不給他們麼?其實有些人雖然之前犯過錯,但後來也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還有一些隻是一念之差,後來再未行差踏錯,更有一些並非自甘墮落,而是被迫同流合汙,如果全都查辦,那實在……」

「什麼叫『被迫同流合汙』?」竣熙怒道,「如果這種人也能放任,豈不是告訴天下,我楚國朝廷運作的規則就是容許人不擇手段?那百姓要如何看待朝廷?簡直是笑話——你不要羅嗦了,統統交來!我保證不讓這些人報復你就是了。」

「是……臣並不怕報復……臣這就去辦……」哲霖行了禮,告退出去。

竣熙就舒了一口氣,將鳳凰兒遞上的茶飲了一口,探頭來看馮春岩的罪狀。哲霖的折子總有千餘言,一句廢話也無,全是羅列其罪行,武舉替考,賄賂考官,買賣官位,貪汙瀆職……每一樁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宇文雍邊看,邊依照楚國律法將相應的刑罰寫在一邊,文淵湊在跟前發揮心算的本領,念念有詞:「啊呀,這幾罪並罰,要罷官革去功名抄沒財產打一百大板充軍三千裡還要砍頭兩次……真是了不得!」

竣熙冷笑:「朝廷裡的這些不正之風也該好好殺一殺了!之前懲治了那一大批貪官,還沒有把人都嚇住。我一定要叫天下都知道,有我監國一天,就不允許任何人貪贓枉法!」

「殿下有此決心,臣等甚感欣慰。」宇文雍道,「如今我國要實行新法,臣以為不僅要治標而且要治本——稅收、徭役、吏治要改革,大家的觀念更要扭轉過來。從今以後,不能再讓人以為律法是因人而異,有錢有勢就可以不依律法而行,又或者錢權可以交易,還有什麼『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等等諸如此類,都要讓天下人明白,楚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且違法必究。唯其如此,新法的各項政令才能真正按照殿下在東宮中和臣等商議的那樣執行下去,要執行十分就是十分,不會出現隻執行九分的事。」

「哈哈,宇文兄自從被白神父灌輸了一通『契約論』之後就耿耿於懷啊!」高齊笑道,「那歐羅巴洲野蠻不開化,所以非得用嚴刑峻法來治國不可。我中原地方千年文明,百姓都曉得禮義廉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子自然以仁義治四方,有所謂『愛民如子』,而百官也以仁義待百姓,此所謂『父母官』是也。大家如此和順,豈不比凡事一板一眼講『契約』要好嗎?就連白神父的教會,不也說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彼此相愛嗎?我看法治也不要做得太絕,自古以來,有哪個以法治國的能長久?」

「高大人的話不錯,不過宇文大人的話也有道理。」竣熙道,「依我看,法是一柄利劍,仁義就是劍鞘。若大家都循規蹈矩,像鳳凰兒說的那樣『愛人如己』,自然就可以仁義治國。但碰到投機取巧欺軟怕硬甚至明目張膽為非作歹的人,這劍就要出鞘,懲惡除奸,也重申律法,恢復秩序。眼下就是這劍出鞘的時候,為了新法,為了革除積弊,一定要把貪官汙吏給辦了!」他說著,先看了看鳳凰兒,表示自己也時刻記著《聖經》裡的教導,接著又望了望程亦風,想征求這位良師益友的意見。不料,程亦風眉頭緊皺,他忙問道:「程大人,怎麼了?」

「殿下!」程亦風嘆口氣,「真的是袁大人報上來多少人,殿下就要懲辦多少人麼?人才難求。方才袁大人也說,人誰無過。隻要瑕不掩瑜,何不寬大處理,給予將功折罪的機會?一味的嚴辦,難免人人自危,人人心寒,誰還真的有心思來辦事?殿下怕是聽鳳凰兒姑娘說了不少基督教的道理。臣也聽白神父講過道。他說世上之人都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所以都是罪人。臣雖然不是很贊同,然而臣自知既懦弱又懶惰,倘若不是有旁人督促著、輔佐著,臣不知犯了多少條瀆職罪……殿下是不是也要把臣給辦了呢?」

「大人何出此言?」竣熙道,「如今要辦的是貪官汙吏,跟大人有什麼關係?辦了貪官,清官才不被排擠,辦了任人唯親的,國家方能唯才是舉——大人難道不想舉國上下一片新氣象嗎?」

「公孫先生也是支持嚴辦貪官的呢!」宇文雍道,「當時袁大人揭發貪官有所保留,公孫先生就親自查探,將可疑之人告訴我,然後略施小計讓他們露出馬腳——這才能夠一次抓獲那麼多貪官。」

程亦風知他指的是公孫天成為了破壞哲霖結黨的計劃而使嚴八姐秘密抄錄名單並讓宇文雍篡改刑部審訊口供的事——那是為了救護符雅和菱花胡同的教會而使出的險招,怎麼能相提並論?但公孫天成玩的小動作也不能夠告訴竣熙。他隻有沉默不語。

竣熙便笑道:「程大人心地善良,是個真正的仁者。你就做好你的劍鞘吧,這利劍就讓別人來做。大家相輔相成,才能搞好新法嘛!來來來,抓貪官的事都交給袁大人去辦了,咱們繼續商議咱們的!」

既然竣熙心意已決,上令下行,程亦風也無法多爭辯。然而他深知這必然使朝野人心惶惶,陷入恐慌,不消等到稽查結束,楚國就會元氣大傷。他想要設法阻止,卻實在也想不出辦法來——偏偏公孫天成老先生這天又出門去了。他唯有同小莫訴苦。小莫道:「這可難了,除非知道袁大人把那些把柄證據都藏在何處,咱們偷了出來,否則嘴長在人家身上,咱們能怎麼樣?」隻是說到偷看名單,上次全賴嚴八姐武功高強,如今又上哪裡去找這樣的高手?再說,就偷出來,哲霖還能沒有副本?他存心到竣熙跟前來說了那一番話,顯見著事先已經有了計劃。

這真是愁得眉頭都快擰成死結!

第二天就兵分兩路,程亦風負責選拔鎮海水師教頭,哲霖負責揭露行為不檢的官員。果然是拆房子容易蓋房子難。到那天黃昏的時候,選拔人才的文書才不過剛剛發出去,又接到了幾個「近水樓台」在京武將的申請而已,那邊懲治官員的事已經搞得滿城風雨——由於哲霖提供的證據詳盡,宇文雍又標注好了相應的刑罰,加上竣熙親筆批示,刑部幾乎隻用半日時間就將馮春岩案審結。姑念其為家中獨子,免除死罪,但流放是少不了的。由他牽扯出來的涉及武舉作弊、賣官鬻爵、貪汙受賄等一眾官員,不論中央地方,吏部、刑部發出緊急文書,著令革職逮捕,押解進京候審。據初步傳出來的消息說,涉案官員約有三十名。這些人所參與的,恐怕不僅僅是馮春岩一案,如此算來,還不知道又要牽扯出什麼人呢。朝廷立刻雞飛狗跳,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就看兵部這裡,本來因為冷千山糾結黨羽要架空程亦風,兵部長久以來已經是門可羅雀,而此時,竟然冷清得好像鬼窟。官員們不是被叫去問話了,就是四處奔走為自己的前途擔憂。連僅剩的一個看門老兵也畏畏縮縮上來問程亦風道:「大人,小的曾經虛報年齡,才留在京裡沒上前線去,這次會不會查出來?您要給小的做主!」

程亦風真是哭笑不得,有心安慰這老兵幾句,卻不知怎麼開口,隻有拍了拍他,徑自走到裡麵來。看了一會兒京畿武官報考鎮海水師教頭的自薦信——所能用著實在寥寥無幾,況且也不知道這裡麵有多少人會被哲霖「徹查」……唉,真是頭疼不已!

忽然想起之前接到一封報告,說到雪雍關和大堰關今年士兵過冬的棉衣都未運到。或者是近來一直關注著同玉旈雲隔河相對的攬江和鎮海,西北的城池就被疏忽了吧。

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忙,他隻有自己去查閱今年物資調配的記錄。那時天已經開始黑了,登記冊子上的字又小,程亦風看了半天也沒看出是兵部這邊忘記配給,還是地方有人貪汙,隻覺得得字密密麻麻擠成一片,看得他眼皮直打架。不覺昏昏沉沉竟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才醒過來,看周圍已經一片漆黑,大約早已起更,連看門都回去了吧!

他因扌莫索著站起來,想去點燈,卻看到外麵廳堂的燈光從門口的棉簾子縫裡透過來,光影晃動,好像有許多的人,湊近了又聽到嗡嗡之聲。

怪了!程亦風心中奇道,怎麼著時候兵部會來了如此多的人?出了什麼大事麼?

他才想挑簾兒出去看個究竟,猛的聽見一聲咋呼壯如洪鍾,直震得人耳鼓也嗡嗡作響:「快快把咱們全都抓起來,該殺頭的殺頭,該流放的流放,一次都搞清楚了,不要拖拖拉拉,時不時來弄一下——要死也死個痛快嘛!」

是董鵬梟!程亦風立刻感覺頭皮發麻:聽起來是為了徹查貪官的事。不過他這是跟誰在叫板呢?

簾子的縫隙太小,看不清楚。仿佛聽到什麼人勸說了一句,董鵬梟拍案大怒:「證據?還要什麼證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疾風堂的袁大人神通廣大,能把你祖宗十八代做過的事情還有你七大姑八大姨說過的話統統都查出來,肯定能找出點兒不妥。再說,這年頭要偽造出些證據來還不易如反掌?你們且看看馮春岩的案子,好家夥,現在已經牽扯出三十多個官員了——三十個呀!誰知道中間有多少是被袁哲霖這瘋狗亂咬咬中的?要是他們每一個再牽扯出三十個來,朝廷還成什麼朝廷?國家還成什麼國家?」

難得董鵬梟也有跟自己意見一致的時候,程亦風在無比煩惱的情況下竟笑了起來,隻不過董鵬梟有此感慨怕是因為他也有什麼把柄落到了哲霖的手中吧?再者,既然馮春岩是冷千山的外甥,跟他私相授受的多少也是冷千山一黨。如今被徹查嚴辦,冷千山派係怎不元氣大傷呢?

他想著,又從簾縫裡�

�了一眼,果然在座的不少都是冷千山一黨的。不曉得董鵬梟將大家都召集來此,有何企圖。不過,如果這時候現身走出去,恐怕讓人借題發揮,又有一番口水仗要打。他因此躡手躡腳在門邊坐下,屏息等候。

而這時,又聽董鵬梟道:「來,司馬參將——你倒來說說,下一個又想要砍誰的腦袋,發配誰去邊疆?你說出來,咱們大家心裡也好有個底兒。該準備後事的就準備後事,該話別家人的就話別家人。不要死到臨頭了,忙個四腳朝天。」

司馬參將?莫非是司馬勤在這裡?

程亦風又從縫隙裡看。果不其然,司馬勤被董鵬梟拉著,站在大廳的中間。看他那表情,似乎萬分的不情願,然而礙於董鵬梟是長輩,品級又比他高,他不好出手掙脫。「董將軍,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馮春岩營私舞弊,與他同流合汙者,乃是罪有應得。至於旁人,如果是行得正站得直,自然就不會被砍頭,也不會被發配了。大家想知道下一個查辦誰,隻能問問自己。我是沒有答案的。」

「啊喲喲,賢侄這麼說,看來自己是很光明磊落的了?」董鵬梟冷笑,「唉,我們其他的人可食不下咽寢不安枕啦。」

他明顯話裡有話。司馬勤年紀輕,被這樣冷嘲熱諷,臉色十分難看,隻想趕緊脫身:「董將軍,下官隻是來自薦做鎮海水師教頭的。你們說的這一些,下官毫不知情。下官的嶽父大人今日大壽,下官還要回去……」

「啊喲喲,是趙大人過大壽……」董鵬梟笑道,「趙大人讀聖賢書,一向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不知他老人家對馮春岩的案子是怎麼看的?嘿嘿,鎮海水師……馮春岩無非是搶了你鎮海水師教頭的位子而已,若他隨便去當什麼雪雍關教頭、大堰關參將,恐怕也不會被人整得這麼慘。我說司馬賢侄,你還寫什麼自薦書?程亦風是特地把馮春岩拉下馬,留著這個位置給你的!」

這成什麼話!程亦風差點失了平衡摔出門去。司馬勤也怒道:「董將軍,是太子殿下金口要徹查貪官汙吏,同下官和程大人沒有絲毫聯係。你為何牽三扯四,如此汙蔑下官和程大人?」

「我汙蔑你?真是笑話了!」董鵬梟道,「我一把年紀了,汙蔑你有什麼好處?倒是令尊跟你夥同程亦風和袁哲霖把我們大家都汙蔑死了,你們正好掌握整個兵部嘛——令尊不是早就想這樣乾了嗎?從他把程亦風從一個落雁穀的逃兵捧成民族英雄開始——從他支持程亦風這書呆子做兵部尚書開始——他難道打的不是這個主意?太子殿下開金口要徹查,也是聽了袁哲霖提的建議——袁哲霖好歹算是程亦風的門生。跟你們還不是一夥兒的?司馬賢侄,不要裝糊塗啦,跟咱們說說嘛——咱們本來都是想來問程大人和袁大人的,但他們兩個都不在,隻好問你啦。令尊和程大人是不是打算把北方的將帥都換成他們那一派的?所以下一個要向誰下手?老向?老向可是很能打仗的,不知道誰能替他?」

這回可被哲霖害慘了!程亦風暗暗叫苦,可千萬不要被董鵬梟發現自己的行蹤,否則真的要鬧翻天——他倒不怕董鵬梟硬給自己安上一個結黨營私陷害忠良的罪名,竣熙是絕對不會相信的。然而值此內憂外患之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董鵬梟把司馬非也扯了進來——北方的將領有半數以上是冷千山的黨羽。就算他們不懷疑程亦風,隻要他們懷疑司馬非,雙方在前線產生紛爭,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要怎麼辦?他焦急地按著自己的太陽穴,恐怕一定要阻止哲霖繼續清查下去,一定要讓竣熙知道事態的嚴重性……可是要如何做才好?

外頭的司馬勤比他更像熱鍋上的螞蟻——司馬勤雖然知道朝廷的派係也知道黨爭的存在,然而卻並不曉得要怎麼應對——司馬非不像冷千山依靠裙帶關係得勢,他是憑借自己的戰功,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所以他糾結黨羽歸糾結黨羽,還是教導兒子要「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於這些爾虞我詐之術絲毫也未傳授。以致於此刻司馬勤麵對咄咄逼人的對手,隻是氣得嘴唇直打哆嗦:「董將軍,我敬你是長輩,請你說話有分寸些,不要含血噴人。這裡是兵部,不是你自己的府邸。胡言亂語有損我楚國國體。」

「怎麼有損國體了?就算今天太子殿下在這裡,我也是這樣說!」董鵬梟瞪著眼睛,一拍那太師椅的扶手,竟「喀嚓」一下把扶手折斷了,「那含血噴人的也不是我,是手裡捏著一大堆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所謂證據四處抓人的那一位。啊,對了!」他忽然換了神氣:「賢侄,聽說當日就是袁大人去太子殿下麵前替你喊冤,才又掀起了這徹查的風潮。看來你和袁大人的交情也非比尋常。不知能不能替我們問問,假如我們投案自首或者主動請辭,可不可以從輕發落?」

司馬勤被他逼視得連退了兩步:「董將軍,你不要欺人太甚。」

「欺人?我欺誰了?」董鵬梟道,「素來隻有我被人欺的份兒呢!你不信?來,你與我同到太子殿下跟前去,看看最後是你被人欺,還是我被人欺!」說著,又要來拉司馬勤。

司馬勤如何肯就範,但又不想動手,隻有躲閃。一老一少便在兵部的廳堂裡耍起了擒拿。其餘官員們有看熱鬧的,有勸阻的,還有幫著董鵬梟的,暗中伸腳來絆司馬勤。霎時間,廳堂混亂不堪,哪裡還像是一國之軍機要地,簡直跟流氓鬥毆的街市菜場一般。幸而外間的小民並不會闖到兵部裡來,否則或者瞠目結舌,或者笑掉大牙。

這可真是要命!程亦風急得滿頭大汗。一不留神,踢到了堆放卷宗的櫃子。隻聽「轟隆」一聲,櫃子直朝他這邊倒了下來——所喜櫃頂撞到了牆,沒有壓在他的身上。然而上麵的各種賬本記錄稀裡嘩啦統統砸落,像小山似的將他埋在了下麵。

如此大的響動顯然驚動了廳堂裡的官員們。

兵部之中竟然藏了個蟊賊?眾人一時都跳了起來,董鵬梟一馬當先沖進房裡,喝到:「是誰?」

「是……我……」程亦風不能再躲藏下去,狼狽萬狀地鑽出書堆。

眾人都是一怔,繼而忍俊不禁:「程大人好書至斯,竟然在書堆裡睡著了?」

「正是睡著了呢!」程亦風道,「一覺醒來,發現兵部竟然如此熱鬧,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少裝蒜了!」董鵬梟冷哼了一聲,「你分明就是躲在這裡偷聽我們說話——聽到了更加好!省得我還要再跟你說一回。走,咱們這就到太子殿下跟前去評評理。」一邊說著,一邊扣住了程亦風的手腕。

程亦風可不比司馬勤,躲也躲不開,掙更掙不掉,被他拉得一個踉蹌,差點兒撲倒在地。司馬勤看不過去,一個箭步搶到了董鵬梟的跟前,擋住他的去路:「董將軍,你也太過分了!先在這裡混言亂語汙蔑朝廷命官,現在又對程大人動手——你這不是以下犯上麼?你真有什麼冤屈什麼不滿,你就去向太子殿下上疏直諫,在這裡糾集黨羽指桑罵槐,算是什麼?」

董鵬梟愣了愣,放開了程亦風。「我胡言亂語?」他冷笑,「不錯,我也就隻能指桑罵槐,發發牢騷——太子殿下麵前豈有我們說話的份兒?程亦風和袁哲霖一左一右,我們其他的人連太子殿下的都見不著!」

這話可越說越荒唐了!程亦風環視四周,這裡越有二十來個人,有文有武——他並不知道冷千山一黨的名單,所以也不能確定這些大小官員中有多少是冷千山的黨羽。如果他們都是冷千山一派,跟著董鵬梟一同來鬧事,那就是居心叵測,無謂同他們多費唇舌。然而若還有不明就裡被拉來的人,自己若一味地由著董鵬梟胡鬧,等於是幫著他把謠言越傳越盛,到時說不定連市井之中也要傳言「程亦風和司馬非黨同伐異」……三人成虎,真是水洗不清。

他一定要出言駁斥。不過,卻又不能給人越描越黑的感覺。

怎麼辦?急中生智,他也冷笑了一聲,道:「董將軍這話真可笑。你口口聲聲說我程某人和袁大人一左一右挾持太子,堵塞言路。現在我程某人可不在太子殿下的左邊。袁大人在不在他右邊,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反正現在太子身邊空出了一個位子,如果你有什麼對我程某人不滿的,可以趕緊去東宮向太子殿下秉奏,說不定下一個被充軍發配的就是程某人了!」

董鵬梟可沒料到這個窩囊書生竟會反擊,愣了愣。而程亦風又繼續說下去:「其實發發牢騷也沒什麼不好。心裡有想法,嘴裡就說出來,這沒什麼奇怪,也沒有犯哪一條王法。我看這正是國家昌盛安定的表現——要是大家心裡有想法卻不敢說出來,道路以目,那國家離破亡也就不遠了。便是指桑罵槐也沒關係——董將軍罵的是我程亦風,還有袁大人和司馬元帥。我們三個都是拿朝廷俸祿的官員。朝廷的俸祿就是百姓的稅銀。老百姓養活了我們,隨便消遣我們幾句閒話有什麼關係?」他說著,也轉向司馬勤,道:「司馬參將捍衛朝廷的一片忠心和維護父親的一片孝心,實在令人欽佩。不過,就算令尊今日到了這裡,也會和程某人一樣,一笑了之。」

一笑了之?司馬勤絕對不相信父親會這樣做。不過他還沒來得及皺眉頭質疑,程亦風又道:「諸位有不少都是我兵部的官員吧?慚愧,我當了兵部尚書這麼久,好些人的模樣都還沒認全。但無論如何,我們兵部不論是外官還的京官,是文官還是武官,都是一家人。關起門來,有什麼玩笑開不得?就連朋黨也可以講——人與人總有合得來,合不來嘛。有人喜歡冷將軍交遊廣闊,有人喜歡司馬元帥快人快語,就連我程亦風迂腐呆板,也還有三五好友呢!不過,這話如何能拿到外頭去說?是要叫旁人覺得我們兵部除了窩裡反什麼本領都沒有嗎?還是要給我們每一個人都安上個『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罪名?你們都會說袁大人明察秋毫,芝麻綠豆大的小毛病都能被他抓住。那你們還不檢點行為?卻偏偏要跑出來,在自己臉上貼個『朋黨』的標簽?難道你們不記得真宗皇帝在位之時就幾次三番下詔書『戒朋黨』?戒朋黨已經成了我楚國的國法家訓。你們如此行,不是非要叫袁大人找你們的麻煩麼?」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著又去看董鵬梟——董鵬梟沒這麼容易被程亦風說動,抱著兩臂,道:「花言巧語說的好聽。不過說來說去,你還不是看我們這些人不順眼,不想我們在兵部礙手礙腳?你就是想找個理由把我們都整死了,你好隻手遮天!『朋黨』這個理由也不錯!」

「這可真是冤枉。」程亦風道,「我哪裡想隻手遮天?我想做千手觀音!兵部裡裡外外這麼多事,我一個人怎麼做得來——況且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我,乃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當了兵部尚書也是趕鴨子上架。如果大家都不再『有事』『有病』,都回到兵部來指點程某人,程某人真是阿彌陀佛,感激不盡!」說著,向四圍抱了個團揖。

「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董鵬梟冷笑,「要是做兵部尚書真這麼難為你,你還死霸著這個位子做什麼?不如辭官不乾,由能者居之。自己想方設法要把反對你的人都排擠走,又在那兒裝可憐。哼,反正我董鵬梟今天是豁出去了,一定要去太子殿下麵前好好兒評個理。你,還有袁哲霖,弄出一個疾風堂來,不去打探敵人的消息,卻用來打擊異己,這不是奸臣是什麼?」

「董將軍!」驀地,存放卷宗的房間裡幽幽響了一個冷淡的聲音,眾人不由都扭頭去看,便見到哲霖似笑非笑地從裡麵走了出來。大家都是一驚——他怎麼也在裡麵?程亦風則更加訝異:這房間隻有正廳一個入口,哲霖是什麼時候進去的?自己竟全然不知?

哲霖慢條斯理地走到了圈內:「董將軍不停的說要去太子殿下跟前評理,又說什麼程大人和下官一左一右擋在太子的身邊。如今程大人不再太子的左邊,下官也不在太子的右邊,董將軍怎麼還不去呢?在兵部折騰自己人,算是什麼?你不僅折騰程大人、司馬參將,你還把這些大人們都找了來?莫非你真的要帶齊了『冷千山一黨』去殿下麵前指責所謂的『司馬非一黨』嗎?」

他這樣陰沉的態度已經將眾人膽怯,連董鵬梟也被他的突襲弄得不知所措,片刻,才道:「什麼黨不黨的?這是你說的,不是我說的!」

「是我說的。」哲霖道,「我查得可清楚得很呢——先有『戰和之爭』後有『冷千山司馬非之爭』,對不對?就算不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嘛。你剛才自己也說疾風堂的袁哲霖神通廣大,能把你祖宗十八代做過的事情還有你七大姑八大姨說過的話統統都查出來,肯定能找出點兒不妥。而且,這年頭要偽造出些證據來還不易如反掌?我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你們結黨的人多,太子殿下會害怕把你們都辦了,朝廷要癱瘓。殿下此次徹查,態度堅決。馮春岩一案就是明證。你們如此頂風作案,還妄圖要挾太子殿下,真是罪加一等!」他說到最後幾個字,忽然提高了聲音,好像拍下了驚堂木,讓人不由一顫。

不管是立場搖擺不定的小官員還是冷千山的黨羽都害怕了——冷千山一黨的人都知道董鵬梟今天找他們來的目的。他們要先在兵部鬧,把事情鬧開了,鬧得程亦風和哲霖都來了,再鬧到竣熙麵前去。法不責眾,竣熙再怎麼態度堅決,為了朝廷的正常運轉,也不能跟幾十個官員過不去。就要以此為籌碼,趕在哲霖將他們各個擊破之前,團結起來一舉將這小白臉兒和臭書呆子打垮。如今,哲霖將他們的意圖一句道破,更告訴他們,這樣的舉動毫無勝算。他們還能如何?許多人都怒視著董鵬梟:早知道不來鬧事!現在惹了一身腥!

董鵬梟還不肯就此罷休,氣哼哼道:「好,治罪就治罪!我聽說你成立疾風堂,乃是為了刺探敵情,消滅樾寇。樾寇你還一個還滅,先拿自己人開刀——啊,我忘了,你不是楚國人。果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哲霖還是很冷淡的態度,根本就不理會他對自己的諷刺,隻道:「誰說我沒有刺探到樾寇的情報的?我這麼晚來到兵部,就是來向程大人報告北方軍情的——石夢泉從富安消失,乃是去到了瑞津,瑞津的兵隊今有異動,怕是要東征了!」

作者有話要說:  呼呼……俺更新了……

----------------

因為看著原來的版本不順眼,所以把它改了,之後字數變多了……所以可能有購買過的人又需要添銀子?兒之前大家看到過的內容,也許會在後麵出現……反正這係統就是煩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洪荒植樹造林 佛係主角的打臉日常[快穿] [綜武俠]道長救命 言出必死[綜武俠] 大佬的再婚甜妻美又颯 四合院:我的同桌婁曉娥 九龍章 逆天福運之農女青青 女配加戲日常[穿書] 戀愛腦暴君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