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9 【西漢,呂雉(完)】(2 / 2)

加入書籤

在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的四雙清澈大眼注視下,抱著女兒的李世民不禁陷入沉默。

李二陛下的內心很想說,他不是他沒有,別的發生的沒發生的他都不否認了,但他真不信自己能乾這事。

而比此刻沉默的李世民更加沉默的,是這一段文字中的另一位主人公。

坐在樹下石桌上的魏征心中忍不住的思索一個認真的問題。

關於陛下在他死後,把自己的墓碑給推了這件事,下次上朝,他是參還是不參呢?

大唐的大家彼此心中各有各的復雜,好在天聲對她口中的「明君模板」的私德黑歷史公開處刑也是到了頭。

終於要把話題重新歸回到呂後身上,【舉了這好幾個例子,我其實想表達的也就是請不要從男權社會角度一味的汙名化呂後,她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所謂的爭寵,而是爭權,她是少有的在封建男權社會走到台前的女主,是擁有獨屬她自己的本紀的無冕帝王。】

【當然,如果你要問我她是不是一個好人,那我肯定也是不能持肯定意見。可她是古代的統治者,掌權人,政治家,評論一個封建帝王的好與壞什麼時候的標準是由這個人是不是好人來決定的了?難道不是該看功過嗎?】

【縱觀呂後的執政生涯,拋開她居於弱勢的女性身份來看,她的政績放在古代那些優秀帝王之中也是不遜色的,而要是用女性的身份來看,講道理,在女人不能出頭的那個年代,她這份傑出,真的隻會顯得她更無與倫比的強大。】

【而從我個人角度,這句是說我純個人觀點哈,如果非要說呂後這輩子有什麼過錯的話,那我打心裡覺得是她沒有稱帝,沒有當皇帝真的限製了她。】

【就因為她沒稱帝,某些人天天把雉姐扔宮鬥大坑去,簡直就是有八百種方式去論證她是一個妒婦,但是再看看後來換成皇帝賽道的阿武呢?因為阿武稱帝了,所以後世一般罵她都是掐治國和殺女這兩件事,但王皇後的事情就很少被提,對比雉姐就真的差的蠻多的。我在查資料的時候也是有在想,如果雉姐當初稱了帝,那現在對她的大眾評價又會是什麼樣?】

【不過雉姐最終沒能稱帝這件事,也是歷史局限性了。畢竟她那個時期皇帝出現都沒多少年,她更是第一位皇後,本身就是扌莫著石頭過河,能有自己的本紀已經是非常非常強大了。】

歷史的……局限性麼?

呂雉心中品味著這幾個字。

覺得很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在心中暗暗記下。

至於天聲所說的覺得遺憾……在她這裡,這個遺憾是不會繼續發生了。

【再有一點我想說的就是,關於雉姐後世名聲這麼差,其實也是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她沒有後代,我記得曾經看過的一個說法就是歷史人物的評價如何有一部分要看家族後人,畢竟後人肯定是要為自家先祖說話的嘛。】

【但可惜伴隨著呂後死而呂家族滅,漢朝後來的皇帝也沒有她的血脈。】

聽到這句,劉邦的眉心頓時一跳。

心中升起了一股強烈的不好的預感。

那瘋婆子別是聽了這句直接要在長樂宮裡搞屠殺吧?

他就那麼幾個兒子,可經不住她屠的啊。

下一刻天聲話音重新一轉,【但是說到這兒我就又想吐槽了,呂太後本紀是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寫的,在她後人都死絕了的前提下,人家西漢時期的皇帝臣子都認了她作為實際帝王的存在,現代把雉姐往宮鬥大坑推的某些人……能不能別比古人還封建啊?古人裹小腳你裹小腦對嗎?】

「聽聽,天聲對『纏足』可是一點都不贊同。」才剛到朱家父子這邊的馬皇後一聽這句,頓時就對之前就想下令讓全國女子都纏足的朱元璋道。

朱元璋自然也聽得出天聲說到裹腳這句時語氣滿滿的不屑,但他畢竟是個固執的人。

所以反駁道:「女子裹腳,在家裡相夫教子有什麼不好?以前宋朝時那些個文人不也都酷愛樂於女子裹腳嗎?」

朱元璋發起脾氣來,別人不敢撞槍口,但馬皇後不一樣,她可不慣著他的臭脾氣。

於是她直接就喊了一聲朱元璋從前的名字,「朱重八!你扌莫扌莫你的良心跟我說裹腳好!」

聽到這一聲熟悉的三個字,旁邊的朱標默默後退了一步。

馬皇後則是看著朱元璋,翻起老黃歷,「要是以前我也裹了小腳,當年我能給你送餅吃?我能背著你逃跑?現在你當皇帝了,看不上我這一雙大腳嫌醜了是不是?」

「不是——」朱元璋輕咳一聲,眼角餘光看到旁邊縮小自己存在感的朱標,軟了軟聲,「你別這麼大聲,標兒還在這呢。」

說著,他連忙給兒子打眼色。

朱標隻是眼觀鼻鼻觀心,全當什麼都看不到。

爹娘吵架,依據他的經驗,就是站娘這邊,要不然事後反得被爹教訓一頓。

所以他還是別摻和了。

正巧就在這個馬皇後已經要上手之際,天聲的話音也再次繼續了,【雉姐的art臨近結尾,就再來說一個彩蛋吧,雉姐執政後期——也就是劉盈死後,她是稱朕的。她也是在有大一統王朝之後,歷史上第一個稱「朕」的女性。】

【嗯……真的把我這句給當成彩蛋的都去麵壁一下啦,就知道你們沒幾個人會正經聽我前麵說的臨朝稱製的概念。】

但頭頂的天聲雖然聽內容是隱隱抱怨什麼,可聽語氣卻是很輕快,【而除了稱朕這一點呢,在她臨朝稱製之後,雖然劉盈還有太子繼承皇位,不過從那一年開始的年份是以高後著稱的,高後元年、高後二年這樣……】

【所以後世把她和阿武給並稱為「呂武」是真的……有原因的。】

【話說到這裡,想說的我大概也都說完了,最後就放一段史記描述的呂後執政評價的原文吧:高後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7)

【翻譯過來也就是:呂後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職權,施政不出門戶,天下卻也安然無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富足起來了。】

呂雉抬頭,輕指上方天幕,喚了一聲身邊的人字,道:「子房,你看。」

被後世稱作「謀聖」的留侯自然知道她讓自己看的是什麼。

那是屬於她的民心所向。

於是張良低下頭,深深地作了個揖,道:「天命,在您。」

就如同天聲所言的史書上記載高祖對戚夫人說的那句「呂後真而主矣」一樣。

從此以後,呂雉真的是這天下的主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就到這裡了。

這幾天一直沒更新,應該有讀者也感受到了,這章之後,這本不會再更新了。

簡單的說一下做出這個打算的心路歷程吧,算是對我自己的一個交代,起因是前兩天上一章更新後基友給我發了一個文下的評論,一開始被晉江給刪了後來又發了一次,不過再被沒被晉江刪我不太清楚,撓頭。那條評論大致就是說二鳳性格很好但是被揪著玄武門的事情說他心很殘忍,還被造謠說挖魏征墳鞭屍,以及說朱棣十族的事沒定論,英主都會被黑,隻是女性情況會更嚴重,這條評論我就……看的心挺堵的,拋開其他因素來講,殺兄殺弟就是很殘忍這個需要有爭議嗎?但要是說政治角度什麼的吧……那就還是得回來到我的舉例裡,二鳳這麼多年一直都不缺給他代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能理解他的人吧?甚至也有不少隻知道他是明君不知道他黑歷史的吧?但是呂雉呢?有幾個不是就單純逮著戚夫人那件事罵她惡毒?還有說他挖魏征墳鞭屍這個,他確實沒這麼乾,但是魏征的碑真的被他推了,後來又給立回去了這是真的吧?我其實一直都挺喜歡二鳳的,這一點在我舊文裡麵也能表現的出來,畢竟搞史的有幾個不喜歡to?而且我不理解的是,對待自己的敵人心狠什麼的對於一個帝王來說難道是什麼很惡劣的評價嗎?更別說女性被抹黑的程度根本不是男人能比擬的……所以這個評論是真的讓我哽的難受,如果是在別的地方看到可能也就一笑而過了,但偏偏是出現在我自己的評論區裡,這本文本來就是那種在提性別苛責的問題,呂雉因為是女性自古一直飽受罵名,結果評論區出現這麼一個……抱歉但是我真的有點心態崩,雙標很正常,真的很正常,我自己都是雙標,和基友談二鳳的時候我一般都是快快樂的說開國帝王李二鳳,然後禮貌的對老父親李淵說dbq,下次還玩這個梗,但現在這個情景環境裡這樣……我受不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能get到我破防痛苦的這個點,不過其他人g不get到都無所謂,我自己知道是什麼原因就行了

還有朱棣十族那個,十族的事確實沒被蓋棺定論,但也真的沒怎麼冤枉他,方孝孺一家子死絕了,親友也被牽連不少。《明史》裡麵的記載:1孝孺之死,宗族親友前後坐誅者數百人。其門下士有以身殉者,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皆寧海人。2孝孺有兄孝聞,力學篤行,先孝孺死。弟孝友與孝孺同就戮,亦賦詩一章而死。妻鄭及二子中憲、中愈先自經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十族的說法也是明代一個大臣說的,所以不必跟我較勁。

更別說除了方孝孺之外,齊泰黃子澄也都是差不多的下場,還是《明史》:丁醜,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坐奸黨死者甚眾

而且我開篇的時候其實就強調過不考據,有些典故出處什麼的我也不可能完全兼顧時間線的問題,就想寫個輕鬆的快樂爽文,開開心心的寫,有些東西刨根問底弄的太細真的沒法寫,後來在作話貼史料也還是上麵說的那個原因,女性真的很難,在她們的事跡上我想叨叨自己的觀點的同時,盡可能的把史料帶上,不管是知名度高被汙名化很多的還是冷門的一般很少被知道事跡的,一溜的把直觀史料攤開,擺出來,應該是最好最妥帖的方式(更別說我這個選材切入點如果不上史料的話……我其實有點不敢想象評論區會變成啥樣orz)。

再說點題外話,開這本的時候我其實還想過挺多可能導致我棄坑跑路的原因,比如要查的資料太多查的太痛苦,再比如數據冷啊收益不好啊之類的,雖然直播題材最近蠻火的,我開文的時候肯定也知道這個,不過第一個盤點我要寫的人物大多數還蠻冷門的,又人物前後時間跨度很大,從兩漢到晉到北魏到南北朝至隋到遼,然後才能是大眾熟悉的唐宋明,四舍五入覆蓋了全地圖了,但我真的萬萬沒想到查資料沒打倒我,數據也不錯,這本文的數據正經挺好的,收藏每天漲幅有幾百,我斷更之前的點擊首末更是能接近達到1:1,是我寫過的文最好的一本,如果入v的話v後收益應該也挺好看的(根據斷更前的漲幅情況看,我不斷更寫下去到上夾子的時候應該可以到萬收,就算最低也能到8k這個數),按理說我和啥過不去都不該和錢過不去,不過人嘛,就是會受感情驅使做一些事,要說強行往下寫我肯定也能寫,但這事要是壓在心裡我估計越來越不舒服,就很emo,而且這本按照預計的會很長,第一個小副本就四五萬,就算後麵沒那麼長,寫完第一個盤點至少也得三四十萬,後麵還有好幾個盤點,字數起碼得爆到百了,更新量按照日萬來那也是得寫三個月起步,所以我思考了一下,還是乾脆就不入v了吧,不繼續折磨自己情緒和精神狀態了,放過自己挺好的,畢竟也不是在等著靠著本文吃飯養自己呢,而且寫這本的時候我作息很亂,開文之後寫著寫著就變成了熬夜通宵寫了,從熬夜到四點到十點多,當然這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有拖延症+大腦知識儲備太少,為了確認一些細節得去翻書+長期不寫文手生,復建時速就剩500甚至不到種種原因堆疊在一起的,本來那幾天是這樣熬夜寫的,不過那天看到那條評論的第一時間就挺難受的,和基友說有點不想寫了,當時被勸住了,但當天晚上我也還是不太想寫,所以就沒熬去睡覺了,結果第二天醒來就腱鞘炎犯了,手疼,當時我就和基友說可能這是上天的昭示,這不就是命運在讓我棄坑嘛?但又被勸住了,於是想著再搶救一下吧,畢竟再怎麼說這文數據這麼好看呢是吧?之後基友讓我掛個假條,我就去掛了,然後我就開始了痛苦的擠牙膏,牙膏還擠不出來,心裡一直想這個事反復過不去,那種如鯁在喉的疲憊感拖拽著我讓我很抵觸繼續往下寫,之後拖拖蹭蹭的,磨了好幾天把這章寫出來,第一個小副本收尾完了,也算方便我以後能吃一口自己的糧,不過就到這了,本來我想把下一章也寫出來,是一點古代部分世界後續和現代劇情,然而……再多一個字我都不想往下寫了,所以就這樣吧

還在免費期間就直接停了我也會比較理直氣壯,以後不會再寫直播歷史劇透這個題材了,我不適合寫這個,不過常規的歷史衍生以後還會繼續寫,畢竟我雖菜但愛,大家有緣江湖再見吧

之後我稍微整理一下,把要寫的盤點名單列出來放下一章,再放一下我之前想好了的一些後麵想寫到的劇情,不過不會有啥邏輯性,就是想到哪裡念叨到哪裡的很口水話+聊天式的概述方式,願意看的可以隨便看一下,不想看的退出就好啦,或者要是想罵我不負責任或者玻璃心矯□□兒多還是其他什麼的也行,大家任意,還是祝你們開心呀。

-

*賈誼《治安策》:《禮》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顧成之廟稱為太宗,上配□□,與漢亡極。

(1)《舊唐書·高麗傳》:「建武懼伐其國,乃築長城,東北自扶餘城,西南至海,千有餘裡。

(2)二鳳玩鳥這個故事是出自《隋唐嘉話》

(3)

1《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誌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2《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建成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元吉子梁郡王承業、漁陽王承鸞、普安王承獎、江夏王承裕、義陽王承度,皆坐誅,仍絕屬籍。

3《舊唐書·卷二十六》時李勣等兵未至齊境,而青、淄等數州兵並不從祐之命,祐又傳檄諸縣,亦不從。或勸祐虜城中子女走入豆子為盜,計未決而兵曹杜行敏謀將執祐,兵士多願從。是夜,乃鑿垣而入,祐與弘亮等五人披甲控弦,入室以自固。行敏列兵圍之,謂祐曰:「昔為帝子,今乃國賊。行敏為國討賊,更無所顧,王不速降,當為煨燼。」命薪草欲積而焚之,祐遂出就擒,餘黨悉伏誅。行敏送祐至京師,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尋以國公禮葬之。

(4)

1《舊唐書·卷二十九》:初,太宗之世有《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嘗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淳風曰:「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盡。」帝曰:「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曰:「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讎。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

2《舊唐書·卷六十九》:貞觀初,太白頻晝見,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太宗惡之。時君羨為左武衛將軍,在玄武門。太宗因武官內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羨封邑及屬縣皆有\武\字,深惡之。會禦史奏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遂下詔誅之。

(5)《新唐書·列傳·第五》:太宗殺其弟齊王元吉,納其妃楊氏,有寵,生曹王明。長孫皇後崩,帝欲立楊氏為後,納魏徵諫,乃至。

(6)

1《三國誌·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後□□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2《新唐書·列傳·卷二十二》:徵亡,帝思不已,登淩煙閣觀畫像,賦詩悼痛,聞者媢之,毀短百為。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

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7)《呂太後本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秦始皇大秦第一奶爸 恩人要我以身相許[快穿] 壞孩子係統 和網戀大佬分手後我翻車了 崩人設後我爆紅了 給秦皇漢武直播長壽秘訣 開局給十大暴君盤點直播 對隔壁校草宣稱喜歡是否做錯了什麼 我好像真的是未來BOSS 上將的beta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