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 P3(1 / 2)

加入書籤

「大寧?」陡然聽見自己的封地,寧王心裡一咯噔。

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和我有關了?

這裡水太深,我把握不住,不必帶我啊!還是繼續說說四哥吧,剛才不是才把四哥說得這麼燃嗎?

這樣想著,朱權看向朱棣。

也不獨他一個人在看,這一段說得著實不錯,此時皇子們羨慕嫉妒的眼神,先後集中在了朱棣身上。

而朱棣,正看著光幕。

光幕投下的光,在他臉上轉動著,他神色微微奇異,於諸多目光中泰然自若。

他在想什麼呢?

他在想未來的自己。未來的自己啊,奉天討罪,其疾如風,縱橫馳騁,每一仗,都打得那樣精彩絕倫。

是那時候的他,早早悟了光幕所說的「道」嗎?

或許不是。

或許僅僅是……當時的他,在重重壓迫,於無盡壓抑的漆黑間,拿手中的刀,用胯/下的馬,帶著身後的人,奮力撕扯出一條可行的路來。

我能夠成為未來的他嗎?

當朱棣一觸即這念頭,他便啞然失笑。

成為未來的他?

不,他已經是過去的永樂大帝了,而我,我將是未來的永樂大帝。

遠比他更好的,永樂大帝!

朱樉比較沉不住氣,開口:「老四,想什麼呢?想你被說得怎樣怎樣好?」

朱棣回過神來,他謙虛回道:「還能更好點。」

皇子們:「……」

嘔——

【9月25日,朱棣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趁勢斬了一波遁回山海關的遼東兵的尾巴,收割了幾千人。現在,他又要做選擇了,究竟是從更近的鬆亭關前往大寧,還是繞道遠一點的劉家口。

想必大家還記得,此前有一個叫陳亨的二五仔,配合朱棣用了點小計謀把另一個話事人卜萬給嘎了,但很不幸,掌控鬆亭關這路兵馬的其實還有個叫劉真的人。

u推測,陳亨並沒有很大的把握能在不走漏風聲的情況下拿下劉真,並放大洋目送朱棣過關。有一個人沒控製住,跑去大寧衛所在地通風報信,朱棣想閃擊大寧的計劃就拜了個拜了。

所以朱棣選擇了遠了點,但人數不多的劉家口。

不過這裡寫進史書的,朱棣選擇的理由其實是另外一個,咱們先按下不表。】

眾人一愣:是什麼?

沒有經過斷章狗捶打的明朝人一時抓心撓肺。

他們去看朱元璋和傅友德,這兩個老頭卻眯著眼,大馬金刀坐在椅子上,也不知是明白還是不明白,反正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於是,他們隻好尋求一個更簡單妥帖的辦法,齊刷刷將目光投向朱棣。

朱樉直接吩咐,毫不客氣:「老四,你來說。」

管他未來是不是永樂大帝呢,反正打量著他是永樂大帝的時候,自己早被毒死了,骨頭都能敲鼓了。

現在得罪就得罪,盡情得罪不帶怕,咋滴,永樂大帝還能把他挖起來再嘎一回?

「……」朱棣試圖解釋下未來的自己,「出了鬆亭關就是大寧都司,身後是父母家人,這些大寧衛士兵不會跟著陳亨投的,戰意反而會很強。」

朱棡恍然:「哦,所以你先去拿了他們的父母家人,學之前對付宋忠那樣,對付他們就簡單了。」

朱棣頷首:「我猜如此。」

朱樉得了謎題答案,卻撇撇嘴:「說到底,還是陳亨這二五仔不夠給力吧。」

他們分析完畢,繼續安心聽光幕講解:

【劉家口,一般常駐人口也就幾百人。不過別看它人數少,真打起來也夠嗆。

請看圖。

這是劉家口城樓的遺跡,長10米、寬9米、高12米,是朱棣老爹最愛的那種「高築牆」風格。兩邊都是山,前後就一條門洞小道,十分易守難攻。

具體怎麼個難法呢?我舉一個萬歷時期,發生在劉家口的一場戰役直觀描述一下。

當時兀良哈,也就是朵顏衛的頭頭長昂帶了3000騎兵來犯。九點多聽到敵襲,守將沈有容帶著跟班家人129個登台,一冒頭就被射死70多個,其他的也重傷,沈有容奮力沖入敵軍,斬首六人,大家一起又把這3000敵軍打退了。】

這個沈有容,光聽戰績,也是猛得一匹。

「是條漢子。」李景隆試圖開啟安全的話題,他希望說別人的越來越多,說自己的越來越少,最好永遠不要提自己。

耿炳文:「那裡人馬難行,騎兵本就難以施展開來。善守之人卻能做到。」

郭英在思考,一說起打戰的事情來,他便細膩了:「如此易守難攻,怎麼會登台就被射死呢,定是匆忙所致,那個敵襲報告有誤吧,傳遞烽火之人該斬。」

傅友德思考的卻是:「兀良哈真是賊心不死……就沒有人去收拾他們嗎!隻是聽著怎麼似乎關外土地有失,否則這批人如何從容到了劉家口?」

朱元璋說:「老四,你來說說。」

朱棣:「……」

朱棣能說什麼呢?萬歷朝的事情,已經不知是他哪輩孫子了!先前聽著,萬歷是在嘉靖那個玩弄心術的不孝子孫之後,上行下效,有那嘉靖,萬歷說不得也不是個什麼好東西!再想想,後代裡,被這光幕點評有點武德的,似乎也就正德一個……

靈堂一時陷入了古怪的緘默當中。

靈醒點的將軍們,已經意識到皇家恐怕也要陷入到一個千古難題中:創業容易守成難啊。他們不言不語,李景隆更是噤若寒蟬。

而郭英呢,卻善鑽營,險中求生:

「陛下、穎國公何憂也!兀良哈小人而已,要是不放心,陛下一紙命令,臣即刻帶人出去把他們嘎個乾淨!」

不知不覺,所有人的「殺」都用了「嘎」。

當代網絡用語荼毒大明人啊!

【朱棣沒有忘記自己來此的目的,時間飛逝,軍情如火,可不能隨意打攻堅戰的。

於是他使出了經典繞背偷襲戰術,派幾百人從旁邊險峻的山峰爬過去,繞到劉家口的側背,兩麵夾擊**,包治百病。

10月2日,快速拿下劉家口的他,一刻不停,日夜兼程,急行軍四日到達大寧都司。

然後,鐺鐺鐺,精彩的來啦!】

李景隆立刻再贊:「繞山的是好勇士。」

朱元璋表麵上點點頭,心裡卻在想:嗯,感覺關卡還可以修得更高一點。

耿炳文盤算:「兩麵夾擊,既斷了對方後路,也保證了不會走漏消息。」

這等小戰鬥卻不在傅友德眼中,他倒是被那「鐺鐺鐺」勾起了興致,開始期待起燕王火線取得大寧都司的精彩戰術。

【以下情節,應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內容……

朱棣大搖大擺,單槍匹馬的來到城外,大家分明看到他,卻因為朱允炆的免死金牌都不敢射。】

靈堂內,一半的人在期待屍橫遍野、血流漂杵的廝殺戰場;另一半的人在期待用間使間,兵不血刃的精彩智鬥。

現在,他們齊齊一滯。

等等,怎麼又免死金牌……

周王朱橚推測說:「也許十七弟膽子小,不敢殺哥哥,不一定是皇侄的那個流言。」

他內心評價,若是燕王在他麵前,他也是肯定不敢殺不願意殺的。

朱權斬釘截鐵:「我豈是殘害兄弟之人!」

朱樉:「這可未必,也許你看到了老四造反,心裡癢癢,也想有樣學樣,便開始與老四一番媾和。」

朱權腦門立刻出了一圈汗,連忙說:「哥哥著實過慮,弟弟才幾歲,怎會有這樣的想法?」

朱棡搖頭,淡淡說:「非也,正是年輕才容易想東想西。我就是二十歲不知事才私藏甲兵,你那時二十一,不正與我相當。」

朱權就差指天立誓:「從未有過這樣的誌向啊!」

他真正想說的是,不要隨便把我和你相提並論啊!

【寧王朱權大吃一驚,隻好把他請進來做客,蹭吃蹭喝十幾日後,朱棣終於準備走了。】

聰明的皇子們眉頭一皺,發現bug:「等下,朱棣你之前不是還在搶時間嗎?李景隆還揮大軍攻北平呢,難道此時你發現——」

他們看向李景隆。

原來李景隆你真的是個廢物臥底?

李景隆:「……」

皇子皇孫們便罷了,最重要的是,他發現昔日對他頗為禮貌也算認可的郭英、耿炳文,如今也質疑地看著他。

甚至陛下,看他的眼神裡,也有淡淡的懷疑……

淚,炸了出來。

臣不是!臣沒有!臣不是臥底,臣也不是廢物,臣當時也一定在很努力的攻城啊!

【朱權看到這尊大佛拜拜,心裡一鬆就感激涕零的送他出去,沒想到被早就埋伏在城外的朱棣親兵抓了個正著。

此時朱棣卻笑道:不可放肆,勿傷寧王也。

等他讓親兵將寧王放開,親自抓著寧王的手,許諾道:

我與寧王,共天下!

堂堂承諾,重逾千斤,清風為憑,天地共鑒。

朱權便當場心動,暢想未來,把手裡大寧八萬兵馬都給他了。】

朱棡嘆氣:「老十七,果然有誌向。」

朱樉哼哼冷笑,覺得自己智比諸葛:「豈止有誌向,恐怕皇袍都做好了吧,怎麼樣,上身看過效果沒?藏了多少兵甲人馬在王府裡?」

朱權汗流浹背啊,這一刻,他的心和李景隆仿佛。尤其是當他發現,朱元璋也在看著他的時候:

「父皇,你要相信兒臣,兒臣從未有過如此想法!那是,那肯定是——」

他急速動腦,突然之間,他也發現了bug:

「臣最多也就使喚三個護衛,其餘的人馬豈是我能調動的。燕王把我抓了,並不等於控製大寧全部兵馬啊,既如此,何必與我共天下。」天下是能這麼簡單就共的嗎!

但是大家並不在意寧王發現的bug啦!

還是順著這個故事討論下去比較有趣。

「雖然老四和你說要共天下,」朱棡慢條斯理,真似個好兄長在對蠢弟弟諄諄教導,「但是老十七啊,你要記住,『王與馬,共天下』的結果。」

大家的歷史還是及格的,知道這句話裡的王家和司馬家,權利鬥爭雖然有波折,但最後還是以司馬乾倒王為結局。

皇子們討論開來:

「依著老四的陰險狡詐又會打戰,老十七肯定不是老四的對手。」

「等到打完我們的允炆侄兒,就該輪到老十七了。」

「也未必吧!」有個皇子說,「君子一諾千斤重,何況皇帝?君無戲言啊!老十七又是兄弟,又幫兄弟上位,給個一半江山,雖然有點多,但應該付出的代價,還是得付出的啊!」

然而另一個皇子緊接著笑道:「別忘了我們的四哥叫什麼,永樂大帝!和寧王共分天下的永樂帝,配叫大帝嗎?叫半帝還差不多吧!」

眾皇子紛紛恍然。

朱棣也恍然。

靖難的十麵埋伏沒趕上圍他,現在,這群兄弟要在靈堂對他十麵埋伏了!

他倒不意外,反覺得:熟悉的兄弟們回來了。

皇子們包圍圈初現,便開始步步緊逼,肆無忌憚:

「老十七,天家無兄弟,看來你是不能幸免了!」

「莫非要給老十七一杯鴆酒,對外宣稱暴病而亡?」

他們這樣討論著,壓根沒問當事人的意見,已經把朱權落地成盒的方式都安排妥當了。

朱橚試圖為朱棣說兩句話:

「瞎說!我哥不會這麼做的!老十七為他的大業立過功、流過血,他是念舊的,怎麼也不至於殺人啊!」

朱權:「……」

可是我真的沒有那份想頭。

然而有道是三人成虎,本來從沒有想過這種事情的朱權,在光幕的先決、於左右的議論之中,居然也動搖了:

我沒有嗎?真的沒有嗎?

午夜夢回,一點也沒有嗎?

……

真的一點也沒有吧!

「我沒有……」朱權無力申明。

可是當事人的意見重要嗎?當然不重要啦。

皇子們抓住朱橚,開始一起討論。

「念舊,怎麼個念法?」

朱樉:「圈禁到死吧。這樣比較有皇家風度。我猜圈在了鳳陽。」

朱棡:「去雲南也未可知。」

朱橚悟了,這不就是他曾經走過的路線嗎:「哦,那老十七豈不是會和我一樣,先被發配雲南,再被關在鳳陽老家?我們可以作伴。」

朱棣看著這個弟弟,心裡頗為復雜。

而這時,安慰了朱權兩句的朱橚,突然醒悟,趕緊問他哥:

「等等,哥,你都上位了,肯定會把我放出來的吧?」

「你又無罪,為何要關在鳳陽裡?」朱棣嘆氣。

「真是兄弟情深!」朱樉哈哈大笑起來,「可惜老十七啊!要麼圈禁而死,要麼暴病而亡!老四啊,你說大侄兒削藩手段殘忍,你對老十七,也沒有手軟嘛!怎麼,大侄兒這樣做,你要奉天靖難;你這樣做,父皇替咱們評評理,兒臣們該不該也來一趟奉天靖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