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P3(2 / 2)

加入書籤

但旋即,他又覺得,自己路走窄了!

怎麼那個自己就那麼眼瞎呢,都親自打了一場了,居然沒有被燕王的王霸之氣折服,當場認主?看看穎國公、看看顧成!榜樣就在眼前了,你居然也學不會?

那個自己,果是廢物爾。

【u認為,李景隆跑路其實不能說錯,兵在,回德州泉水奶一口再來嘛。

但非常可惜啊,他跑得時候,沒有顧及到還在打九門的戰士們。導致九門附近的兵,被朱棣再次收割。

九門的兵其實也很能抗,李景隆攻門的時候在城外築了九個壘。這九個壘,被城裡城外夾擊依次破了4個都沒投,是聽到主帥跑路了才垮掉。

李景隆5號晚上跑路的,他們獨自扛到了7號。

無論如何,堅毅至此,也是對得起朱家的精銳之師了。】

「唉!」朱元璋心疼得直抽抽,重重嘆氣,「他們對得起朱家,是朱家對不起他們!」

但對不起他們的,不是咱老朱!

是這個龜兒,和這個鱉孫!

朱元璋眼刀刀向朱棣和朱允炆。

朱允炆戰戰兢兢,試圖把自己當成太子棺材的掛件……

朱棣卻完全憂老朱之憂,急老朱之急,痛心疾首道:「此皆父皇之赤子也!兒臣隻恨,當時的自己猶是德薄力弱,不能養育他們,否則,焉會讓他們回到皇侄身邊,再被奸臣所驅,興不義之兵,以有生之軀蹈必死之路?」

將軍們:「?」

皇子們:「?」

朱允炆:「?」

您真的把造反說得很清新脫俗義正辭嚴誒!不知道的,還以為正朔在您!

難道成為大帝的必要條件是臉皮夠厚嗎?!

朱元璋古怪地瞅了朱棣兩眼,沒說話。

光幕繼續說:

【朱棣三戰,得到了無數補給輜重。在這寒冷的北平之夜,相信他是很感激這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幫他過冬的。否則,怎麼養多出來的八萬大寧老鐵啊?

靠我們朱八八那連廁紙都不如的一百萬大明寶鈔嗎?

或許人的軌跡都有一些些命中注定的小重合吧。

李景隆,不,也許應該說朱允炆——你就是上蒼匹配給我燕王的運輸大隊長啊。】

朱允炆與李景隆全都臊紅了臉。

這後輩!怎麼能這樣損!怎麼損起來一套又一套,沒完沒了了是嗎?!

其中尤以李景隆,一邊臉紅,一邊緊張,偷眼看向老朱:

陛下會不會生氣?

陛下很生氣,但不是生他的氣。

雷霆醞釀的幾息沉默後,老朱震怒:

「豎子爾敢!咱老朱的寶鈔,那是寶紙!憑啥說它是廁紙?!」

老朱擼起了袖子,很想和那後世之輩辯論辯論。

奈何後世之輩視他如無物:

【我們重新復盤一下。

因為李景隆已經圍其所必救,所以構成了圍點打援的必要條件。在戰術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動權。

圍點打援的抉擇,一般是需要主帥判斷,是圍的兵力多,還是打援的兵力多。

一、真圍點,假打援。其目的是攻克城池,一般選擇少量兵力去阻攔援兵,集中大量兵力克城。注意,是阻攔。

也就是說,無論是騷擾、伏擊、佯攻、真的小支部隊正麵死戰,隻要達到阻礙對方的救援速度,拖延時間,你就贏了。

二、假圍點,真打援。其目的是為了吃掉援軍有生力量。那就說,圍城的是少數,要集中兵力,利用我是等待方的時間優勢,盡可能的埋伏對方的行進路線。充分利用對方要援城的焦慮心態,包抄,切割對方。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最開始,他為什麼會被北京吸引過去?

他想攻克北京。

可從他後來又能和燕軍對峙6小時看,鄭村壩是囤積了重兵的。相當於,李景隆臨時又改變了想法。他既要克城,又要打援。

也就變成了第三種情形,真圍點,真打援。

玩第三種的,太少了,那都得天縱之才才玩的起。比如後來有場著名戰役,它的戰略思想就是非常規的平分兵力,靠真打城來吸引援軍,再真打援軍。

打法過於特殊,製定計劃時,將領和指導人也因想法有差,來回反復通信多次才最終下定了決心。

這樣的神仙指導局。對將領,對士兵要求都非常苛刻。

李景隆玩得了嗎?那是必然玩不了的。】

眾人倒是在認真聽這段分析。

傅友德緩緩點頭:「不錯,這段話說得在理……前兩種的思路,都是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以獲得勝利。也和這個後輩先前的分析相合了。

而最後一種,兩個方向,兩場硬仗,犯了分兵大忌。臣以為,當時做這個決定又打贏的將領必是完全揣摩透了對方將領的所有心思和行軍動態,手下之兵又精中之精,才敢行此險招……曹國公,汝尚且不知燕王何在,焉敢如此托大?」

朱元璋聽了這一段,先時的氣倒是消了不少,評價道:

「這後輩,別的時候,促狹太過!唯獨在說到打仗時,頗展現了些能耐!」

雖然那能耐顯然不是這後輩的。

但這些神妙之語,後輩能轉述出來,便是其能為了。

李景隆低頭受教。這次受教,心悅誠服。

朱棣也在沉思。

這個圍點打援的打法,古也有之,昔日漢光武帝劉秀誘攻巨裡便是此思路。

但上麵說的,顯然是後人係統總結過的。雖然後輩說的較為淺白,實際打起來肯定不是什麼兵多兵少就能簡單決定。可這種調動敵人的作戰思想,符合前麵說過的運動戰。

尤其是第二種吃掉有生力量的說法,又有點殲滅戰的味道在。

運動……馬……

後輩說的最多誇的最多的是我對馬匹的運用,可是騎馬並不是每個士兵都能學會的技能,總歸會有步兵,也總歸會有步兵對戰騎兵的戰法。

後來的人是如何做到保持全軍的機動力呢?

會是……戰車嗎?

一種,速度堪比馬匹的戰車?

600年後,便能出現這樣驚世之物嗎?

【玩不了的李景隆這樣玩的後果是災難的。

他更多的是因為重視燕王而被動的做出部署,而非從戰略層麵進行考量。

非但如此,當他試圖打援時,還輸了心理戰。因擔憂被偷襲,消耗己方戰鬥力。

原本是獵人,卻把自己都當成了獵物。這還怎麼贏?

喪失了主動權後,就隻能被動挨打。

反觀朱棣,家就在眼前,他還能調動士兵與李景隆在鄭村壩大戰。這是何等強大的軍隊控製力?

所以說,一場戰鬥的勝負,先看有沒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其次看能不能堅決的執行這一目標。

李景隆沒有,而朱棣有。】

從興兵50萬再討朱棣,到閃擊大寧,再到回師北平。

整個北平保衛戰,如此算是蓋棺定論了吧!

正當眾人都有些一場漫長戰鬥終於結束,可以喘息歇息的時候,光幕卻沒有停歇,而是繼續說話——

【這場北京保衛戰中,永樂大帝的戰略思路及戰略執行能力,無不可圈可點,令人拍案叫絕。但最後,u想說,其實在這場精彩戰鬥之中,史書上還有短短一行稍不注意就會忽略過去的記錄——

『景隆攻麗正門,幾破,城中婦女並乘城擲瓦礫』

看見這行字的時候,u在想,婦女逼退敵人在史書記載中很少見。為了保衛北京,這些婦女做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代價,是不是有很多或聰明機智、或艱苦卓絕的表現?

可惜搜遍典籍,都找不到更多內容了。

於是,u也隻能從這一句裡,看看她們為守家園直麵刀兵的勇毅決絕。

那定然不是被逼著、迫著、教著、訓著能做出來的事情。

那想必是危難時刻發自內心的自發選擇。

這樣的情操,正是哪怕在成百上千年間,被一重又一重的禮教裹著壓著,被一批又一批的男人規著訓著,做了生生世世牛馬囚徒,也始終磨滅不去的靈魂光彩。

記住它。

它終將在我們綿延的血脈中蘇醒,再如不落的太陽,青春永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