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三十四章 《明初那點事兒》……(2 / 2)

加入書籤

這下子,朱元璋霍然站起來了

他感覺這後輩從來沒有說得這麼清楚過,好呀,事情就該說得這樣明白嘛

他目光如電,快速掃向自己的兒子們「火藥顆粒化,你們有什麼想法」

他此刻一隻腳還是光著的,鞋剛剛拿去丟朱樉朱棡這兩個龜兒了,現在,一腳鞋一腳襪,這樣踩在地上,實在不成體統。

原本內侍忙要替朱元璋穿上,但朱允炆來得快,接過了鞋子,很體貼孝順的幫老朱給將鞋套上了。

朱棡本想說話,卻被朱權搶了先。

朱權說「火藥粉末,容易燃燒,但我們一般都放在一窩蜂裡頭,放在火銃裡麵,容易炸;火藥顆粒化,最關鍵之處,應在於不易炸膛。至於要多小多大的規整火藥,後輩沒有說,但兒子想,這也不難,隻要我們找匠人慢慢嘗試,想來能夠嘗試出來。兒子倒是在想,為什麼顆粒化的規整火藥,就能夠保護膛口呢」

不得不說,寧王實在有些研究精神。

然而滿意了的老朱,已經不想再聽後麵的東西了。

他抓住了這個幸運兒子「嗯,很好,這火藥顆粒化的事情,就由你去辦了」

朱權暗暗鬆了一口氣。

並悄悄在心裡,對明顯也想接下這件事情的哥說了聲抱歉。

他看出來了,隻要這光幕不滅,未來如同「蘿卜政」的事情隻會越來越多。既然如此,與其被動等待老爹安排任務,還不如覷著什麼任務容易點,便趕緊出擊,主動接下。

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現在的寧王,吸取未來寧王被動等待朱棣的教訓,主動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可喜可賀

明朝的火藥配方並不落後,甚至相當的先進。

武備誌中,中國的火藥配比很靈活,會區分爆炸性火藥,和拋射性火藥,以適應不同的火器。

甚至還會增加不同的的從藥,使之具備咱們現代化學武器的效用,什麼毒劑,毒氣,毒煙,通通都有。

想不到吧,他們不但懂扔煙霧彈,還懂扔毒氣彈。雖然名字有點挫,叫無敵毒龍神火藥。

大家一聽到這裡,便集體不服了。

「無敵毒龍神火藥,這名字哪裡不好聽光光聽這名字,恐怕敵人就要心懷畏懼,望風而逃;而若是己方之人,知道自己有這無敵毒龍神火藥,隻怕也要氣勢高漲,奮勇殺敵」

「說我們的名字不行,」老朱嘀咕,「自己卻取了什麼煙霧彈毒氣彈這兩個倒是能夠明白,卻毫無氣勢至於那所謂化學,更是叫人一頭霧水。之前的物理,倒是可以解釋為事物的道理,化學呢聽著倒是門學問,化的學問嗎」

這次他再看向自己的兒子。

可是兒子們也一籌莫展啦,無奈,再把腦袋齊齊低。

朱棣卻看著光幕,皺眉說「為何講到了火器,這光幕還是剛才那白溝河的地圖她為何就不能換成武備誌的圖呢她肯定能查到吧。」

朱元璋被提醒了,不由狠狠拍了下椅子。

「這後輩,定又是在偷懶耍滑。之前聽她的口氣,明明有更好的地圖,卻因為她弄不懂,就假裝沒有這回事了,啊呀,真是不求上進,若是能來到咱老朱跟前,咱定要狠狠教育她,讓她像你們小時候一樣,讀書,跑步回頭咱也給那未來之輩,訓練個如梁夫人般的將軍出來」

火器的研製也是五花八門,地雷提過了。

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時,用了一種叫「沒奈何」的東西。把火器用布匹等纏繞,用竹竿挑起來,兩船接近,點燃火線,沒奈何落到對方船上,炸開來,焚毀無數。

有沒有莫洛托夫雞尾酒那味兒給八八一點點汽油,鄱陽湖大戰就變成土法燃燒瓶教陳友諒做人的搞笑場麵了。

大家又聽見了「汽油水汽莫非是如水汽一般的油可是油怎麼能變成油氣呢」

「燃燒瓶。」朱棣沉思,「望文生義,重點在燃燒上。這火藥變成了粉末容易燃燒,變成了汽的油想也是一個道理越縹緲之物越威力驚人。」

朱權插話「冰大熱天就能變成水,而鐵要放爐子裡不停燒才變成鐵水。想來也和那溫度有關係,或許油汽用什麼類似爐子不停燒的辦法,就變成了汽。隻是鐵水一拿出爐子就變了回去,不知道這油汽如何做到平常便裝在瓶子裡,不會變回油水。」

朱元璋「都說了土法,肯定這燃燒瓶做起來不難吶,汽油必定也是隨手可得之物。嗯所以這汽油啊,定和咱們吃飯的油不是一種油,是什麼就是汽體的油」

他的眼睛又落到了朱橚身上。

朱橚忙不迭的喊「爸爸,地裡挖不出水汽,更挖不出汽體的油啊」

朱元璋哼了一聲,又看向朱柏,直接命令道「你不是修道嗎,很是縹緲。想也知道什麼爐子,就你了。」

朱柏

朱元璋「咱想擁有它,我要教陳友諒做人以後所有陳友諒都會被咱教做人,你懂了嘛」

朱柏含淚「懂了。」

還有超級無敵先進的「快槍」。

這玩意兒是火銃口加槍頭,傳說中的刺刀火槍雛形有木有讓長槍兵徹底拜了個拜,讓其他冷兵器望而卻步的偉大發明,刺刀,這東西的牛逼,一直到咱們抗戰也經久不衰。

老歐洲可是到了18世紀初才在軍隊推廣套筒式刺刀啊。咱們景泰年間就有了快槍的爹爹火門槍,隻是火門槍的槍頭裝在尾部,使用時要調轉槍頭不太方便。

聽到了這裡,原本還為汽油苦苦思索的他們,瞬間眉開眼笑。

懂了懂了,大家都懂了

這個簡單極了。

就是聽不怎麼懂的火器的朱橚都懂了「隻要拿根繩子,把刺刀綁在火銃上就好,遠的話,就用火銃,近的話,就用刺刀。」

說罷,他甚至還做出了自己端著火銃往前刺刺刺的模樣,做完了,煞有介事點點頭「果然方便」

朱樉卻冷嗤「拿繩子綁得牢嗎肯定是做個小機關,穿脫都方便。」

朱棣此時又明白了,自己神機營的構思,又更進一步了。

長刀兵,用不到了。

嘉靖年間,還有一種叫「飛礞炮」的玩意兒,遠用當炮,近用當戰錘。有點像二戰時日軍的輕型迫擊炮「擲彈筒」,當然實用性可能不是那麼高,但很賽博朋克啊我相信做到遊戲裡,大家會很喜歡掄它。

可惜啊,如此關鍵又微小的冷熱結合的靈光一閃,沒有被清朝繼承。

老朱依然冷嗤「這蒙元,就是山豬吃不了細糠,除了會把東西送給歐洲,當個運輸大隊長,他們還會些什麼還有這日軍」

老朱眉頭一皺,想起來了。

「之前殺明四護法之一,不就有個叫豐臣秀吉的日本人嗎也不知是倭寇還是什麼,若是倭寇也就罷了,若是日本那些大臣什麼的哼哼。」

朱棣仔細想想「二戰,我記得後輩之前提到過,說是幾百萬和幾千萬的打,這日本,不過區區海島,竟也敢摻和進去不怕那些蘇國、德國,征發大軍,把他碾死嗎」

而象征明代科技巔峰之作的,莫過於似乎已經領先好幾個世紀,人類最早的二級火箭,現代導彈原形,火龍出水。因為太牛逼了,被認為是臆想,怎麼可能造的出來,絕對沒有投入實戰。

正方認為,隔壁棒子復原的小神機箭可以佐證。反方認為,1805年相類的康格裡夫火箭以黑火藥為動力,射程不過1公裡,飛行軌跡還不可控。早200年的大明怎麼造的出精確製導導彈。

不管是不是吧,這種認知到一級推進後,再點燃內部神機箭從而獲得二級推進的思路,是非常可貴的,正證明了明朝匠人和將軍們對武器的奇思妙想有多開闊。

很多年前,明朝人落於紙上,無法確實是否存在的火龍出水,在很多年後,我們已經把它變成了射程15000公裡的東風快遞。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終於做到了,犯我中華者,全球必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