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第四十八章 《盲盒靖難》(2 / 2)

加入書籤

但是,作為一個老於戰陣的將軍,他還是沒有辦法騙過自己的戰場思維,覺得,以目前局勢來看,身處左軍的自己,恐怕還是飛不過去,回不到中軍的。

難道他是和對麵的李彬大戰百回合了嗎

那能不能先寫寫李彬有多英勇,畢竟隻有對手英勇,自己才能是英勇的

如果像曹國公一樣,永遠是那開頭廢物的形象,燕王,也就立不起來了

與此同時,張玉敏銳的察覺到李景隆前軍的變化,立刻和邱福等人配合前沖,與朱棣形成夾擊之勢。

原本合圍了燕軍的朝廷大軍,因這天才的奇襲,易變了攻守態勢,李景隆腹背受敵,倉皇潰而南

朱能更是藝高人膽大,選擇分兵,從前軍回援房寬徐忠等人,正麵迎上平安,兩將交鋒,平安不敵,亦敗

請注意,朱棣做出奇襲計劃時,應該根本來不及通知他們,這兩位被帶入太廟的將軍,是純粹憑借戰場形勢以及和朱棣的默契,做出如此精準而又致命的判斷。

最終,中軍和右軍悉數打爆,左路郭英獨木難支,隻得潰而西

昨日還令燕王狼狽七騎回家的六十萬大軍,一日之內,委棄器械自重如山,被斬首和溺死者十餘萬

燕軍乘勝追擊,又在雄縣月漾橋,殺死數萬殘兵,降者十餘萬

李景隆被逼的「單騎走德州」。

聽到這裡,剛剛還覺得瞿能他們死了,心裡有些不舒服的朱元璋,不免擊掌贊道「好啊,這張玉果然極好朱能也還不錯」

朱棣嘆氣果然啊。帶入太廟的,果然是他兩人。

李景隆淡然意料之中的結局罷了

其實,說到現在,他已經很滿意了。

自己從一個人人見笑的廢物,一路走到今天,這中間的血淚,這中間的努力,又有誰能明白呢如今,他堂堂正正和燕王比過一場,再失敗,不過是竭盡全力而技不如人罷了,於願足矣

郭英卻緩緩「」

他本是一直在期待自己的高光時刻。

可是,現在,白溝河之戰,已經完結了。這場戰鬥,這個結局,於他而言,看上去為什麼那麼像是

我來了。

我又走了。

我揮一揮衣袖,帶走殘陽幾許,敗兵不少。

可是,可是情況是不是有些不對啊

郭英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竟這麼的悄無聲息

明明這個u之前還說過,自己是員虎將很厲害,還把自己過去的功績如數家珍。為此,他從靖難就開始等自己的戲份,一直等到了白溝河。

結果,結果竟是這樣的嗎

郭英不願意承認。

人一旦不願意承認什麼,他就開始找理由與借口了。

郭英就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了自己沒有戲份的理由

哦,我知道了

一定是因為,我投了,但是投得太遲了。

所以兩方都不討好,所以在靖難之中,我所有的高光時刻,都被文人刪除了。

一定是這樣所有的錯,都是文人的錯

他很想凶狠,但最終,卻帶點委屈地看了茹瑺一眼。

為什麼呢,連陛下都愛我,我武定侯郭英,從未受過如此錯待

白溝河之戰,這場空前規模的大軍團野戰會戰,就此落幕了。

講完這慘烈又波瀾壯闊的過程,u需要和你們再總體分析一下其戰略意義。

此戰之後,李景隆精銳損失過半,朝廷再也湊不出這種數倍壓製的絕對力量,來打擊朱棣。無論是後麵的東昌之戰,還是夾河之戰,在士兵數量上都已經遠遠不如了。

重要將領瞿能等死亡,極為可惜。一個將星的培育是需要大大小小非常多的戰役才能餵出來的。

為什麼洪武初年將星雲集那一批人真的打了很多次仗。

為什麼後來永樂年間將星凋零四年靖難基本都是朱棣帶隊,實際上獨自指揮的將領少之又少,他們還沒有足夠時間成長起來。

「切中要害,是這個道理。」傅友德等老將紛紛點頭。

想他們,可是跟著陛下,一路從微末走到如今,大大小小的戰陣經歷了多少數不勝數

「隻是有時候,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反倒難了。」耿炳文補了句。有時候就是沒有那個機會,這也沒辦法。

將軍們的理解,換不來皇帝的理解。

老朱略帶不滿地評價朱棣「你也不能像帶奶娃娃一樣帶著他們啊。」

「是呀是呀」皇子們贊同老爹。

朱棣「」

放手讓他們練,那我不就嘎了嗎

老朱說了一句,舒服了,也就歇了。

皇子們倒是上了頭,繼續評價「都是因為這樣,你未來還得自己親征漠北。」

朱棣嗬嗬冷笑。

按你們說的那樣,我甚至沒有親征漠北的機會吧

另一方麵,朱棣憑借此前真定之戰、鄭村壩之戰、襲擾大同等數次戰役的勝利,不斷消耗著朱允炆方的有生力量,把自己變得多多的,把敵人變得少少的。

在對方集結六十萬大軍時,朱棣選擇了積極防禦,也就是攻勢防禦,決戰防禦。

他派人去搜集德州和白溝河附近的信息。

積極主動的領兵前去和李景隆速決戰,而不是待在北京消極防禦等人來打。

消極防禦是假防禦,積極防禦是為了反攻和進攻的真防禦。

「又是這種高屋建瓴的評價」大家眼前一亮。

這時候,他們已經能夠很簡單地分辨出這樣的話來了。

無他,實在太有特色了。

這種直白又親切的口口勿,就像是一個很麵善的人,跟你坐在田壟間,板凳上,聊著天。

舒服。

無論是人,還是話,就兩個字,「舒服」。

一定是那位不知名的兵家賢聖

一個主動的決戰,和一個被動的決戰,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在將士們心裡,是我找你茬,不是你找我茬,我比較牛。

他打仗前點評一通什麼「李景隆誌大無謀,郭英老邁退縮,平安剛愎自用,胡觀驕縱不知,吳傑懦而無斷,數子匹夫爾。」

好笑歸好笑,也是幫手下們消解心理負擔,不至於看到數倍的兵力就害怕的不敢沖。

而實際打仗時,早就讓張玉朱能準備好應對李景隆的痛擊,說明朱棣其實心裡倍兒明白李景隆有點東西。

所謂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便是如此了。

又是一句極其舒服、極其有道理的話。

大家非常享受。

享受的同時,朱棡說出了大家的想法「我感覺朱棣做到了後一句,但是好像也沒有做到前一句。」

朱樉補充「當然,如果隻是藐視朱允炆,主要是藐視朱允炆的人格和能力的話,他一定是做到了。」

朱允炆「」

請不要帶我。

讓我安靜地燒紙。

否則,我就公平的藐視你們在場的所有人。

在具體的戰役上,他堅定的當著風騷走位、速戰速決的外線選手。

縱觀歷史,你很難找到如他這麼頻繁在外線迂回蹦迪的人,真的,基本上每場都在這麼玩,其實後來對麵也有防著這招了,奈何還是防不太住。

外線作戰需要極強的機動能力和良好的軍紀,還有將軍對戰機的瞬時把控。對統帥的要求極高,實際上很少有人玩得轉。

也因此,內線作戰強還是外線作戰強歷來爭論頗多。

之所以在我們這些軍事小白眼中,外線作戰那麼稀鬆平常,是因為我軍在運動戰理論成熟後,憑借各種神乎其神的騷操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軍事史上的奇跡。

但我軍可以做到,是靠我們獨步天下的建軍思路。

六百年前的明朝,怎麼可能具備呢

正因如此,朱棣的抉擇才顯得難能可貴。他深刻的理解了機動性,雖然還沒有徹底理解戰爭裡人的作用,但就憑這份眼光,他已經超越同時代,甚至之後很多年的將軍們,率先步入理解現代戰爭的領域。

聽到這裡,他們方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兔朝那班人,一天天想的,不是什麼運動戰,就是偷家。」

「感情,這都是他們做熟練的事情啊」

但是,他們又疑惑這段中新的問題。

「人的作用」

「人當然很重要了,」將軍納悶道,「令行禁止,士氣高昂,這些都是士兵的作用啊,這是所有為將者,都要明白的道理啊。」

「難道,」有人提出了,「仙機說的,是別的作用」

可是,除此以外,還有什麼別的作用呢

最終,經由本次白溝河振奮人心的大勝後,朱棣終於累積到了足夠的殲滅戰成果,從戰略層麵上,向勝利又邁出了一大步。

也從戰略防禦徹底變為了戰略相持。

此刻,他不再是天平一端,無足輕重的棋子,而是鄭重的成為了棋盤兩端,力量均勢的執棋人。

未來會如何呢

朱允炆還能轉變想法,及時理解到打仗拚國力這件事嗎

朱棣又會做出什麼新的決斷呢

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回到現在。

是的。

是時候了。

我們終於可以說出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朱棣,這位天生龍種,終於打完、打勝了,他的化龍之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