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五十八章 p6(2 / 2)

加入書籤

首先,考核醫官升遷的事,歷經幾朝變換,現在審批權名義上在吏部。皇帝你亂來,我們以後的考核製度豈不就是個擺設

其次,才1年啊,你就反復,剛被裁撤下去的薪水小偷們豈不紛紛效仿,你上我也要上,我裁屁吃啊裁,又要冗官了

他不滿是沒有用的,更多的醫官踩著他的不滿被弘治紛紛提拔。

其實不隻是醫官,番僧們也鹹魚翻身,比如著癿領占。

成化年間,他一路晉封,灌頂國師大國師西天佛子法王,弘治初被貶為國師,弘治12年又再次封為西天佛子,弘治13年去世,弘治特令建塔安葬,榮寵有佳。

所以,成化之死發生的醫鬧,更多的可能隻是一個裁撤冗官的借口,首當其沖的就是這些不正常的薪水小偷「傳奉官」們。

實際上被裁的那批庸醫裡,有不少人頗有醫名。像李東陽為仲蘭寫了墓誌銘,稱贊蔣宗儒為「良醫」,錢宗嗣「以醫名江南」等等

「裁撤冗官這件事情是對的。」朱元璋率先說,但令他很不滿的是,「冗官的問題歸冗官,為何要擴大化,把良醫也裁撤了」

大家「」

嗯,感覺這話從老朱嘴中說出來,頗有些令人怪異呢。

至於第一回的劉文泰醫死弘治事件,它有這幾個前情提要。

第一件,是他被卷入了王恕和丘濬的恩恩怨怨裡。王丘兩人關係不好,丘濬入內閣又是皇帝欽點,遭到王恕門徒非議。

劉文泰弘治四年本要升職了,被王恕拒絕。

他和丘濬關係不錯,從對方口中了解到王恕在老家寫了本書,然後他就開始摳字眼,認為王恕在書中自比周公,大不敬,就寫了本奏參他,「立心矯詐、」「變亂成法」、「沽直謗君」、「濫升官員,擅作威福」。

弘治讓王恕自辯,王恕以為這是丘濬教劉文泰的,竟要求皇帝追究一個閣老的責任。

後來錦衣衛查了,發現是一個禦史寫的,和丘濬無關。

事情就好尷尬啊。

王恕不久後請求辭職,灰溜溜的走了。劉文泰本來被下詔獄,被放出來,隻降為禦醫,不久後又復職了。

大家一愣。

朱元璋開始覺得,這個大明,似乎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大明。

「閣老,閣老是啥咱啥時候設了這個官」他的雙目,閃電般落在朱棣身上,暴喝一聲,「老四,是你不是」

朱棣「」

朱棣一時有點心虛,但他仔細想想。

「兒臣也不知道什麼是閣老。這閣老,聽上去尤在六部之上,尤在六部之上的,豈不就是宰相」

朱棣弄清楚了這點,心虛沒了,三味真火都冒出來了。

「可惡,定是那不肖後代,懶於理政,又致大權旁落怪不得有什麼皇權與文官係統的對抗,感情就是皇權與相權的對抗可惡,後世子孫,實在可惡」

老朱也回過味來了「好啊,這後輩說,皇帝要欽點個閣老,都遭到非議,意思是,皇帝連自己的宰相都不能自由選擇了對不對這宰相閣老,要讓他們文官自己選,非選個他們覺得可以的,才可以,對嗎」

他不禁冷笑連連。

「那這江山,到底是咱們朱家的,還是他們文官的」

第一件,他剛了一位閣老。

弘治要修本草,讓官員和太醫們一起修,太醫院選了劉文泰負責。「先」太醫編纂完,「再」內閣校正作序。

內閣首輔劉健氣死了。

他們絕望了。

內閣裡麵,居然還有好幾個人。

除了閣老,還有個閣老的閣老內閣首輔。

什麼呀,這安排搞的好像太醫地位比我們內閣高了似的。而且我們內閣很忙的,怎麼這種事也要我們校對,離譜,請交給翰林院總領事,再分派給他們。

並指責「太醫院官生,僅辨藥物,文理多有未諳」,「字樣亦有識不真」。經義都不通,編出來的東西隻會誤導後人。

麵對這種指責,太醫院頭頭施欽上奏推辭,聲稱不能勝任,希望皇帝把事情都交給內閣辦。

皇帝同意了。

劉健等人隻覺得這就是綠茶演我啊,也上奏推辭,說這是太醫院職責,收回成命吧阿祖。

於是事情又交給太醫院辦了。

本草品匯精要修完,劉文泰在序言裡寫道「前代之人,雖妍於辭章,而方技之理,恐有未諳。」

陰陽怪氣劉健等人,外行人指導內行人,醫都不懂的人,還管我們醫學專著書怎麼寫呢。

又寫「舊本之文,而誌士鴻儒則能斟酌其是非;新本之條,雖初學庸材不待參詳而即悟。大抵方技之書,何須義理淵微;治病之由,貴乎功能易曉。」

我們這本新書編的蠻好的,初學者都看得明白,醫書把功能講明白就好,讀那麼多「義理」有屁用啊。

其實陰陽的還挺到位的哈x。

朱橚跳起來了「什麼話,竟敢看不起本草品匯精要你知不知道,這東西傳下去,可活百萬人天下首輔何其多,後世會記得這本書,卻不會記得你劉健讓你寫序,是讓你乘那流芳百世的順風車,你倒錯把明珠當魚眼,抖了起來劉文泰,你懟得好,周王給你當後盾」

本該有反應的朱棡沒有任何反應。

他還在心痛自家的江山。

就是沒想到,書才獻上去一個月,弘治一命嗚呼了。

皇家又開始醫鬧了,一群太醫被下獄,審訊結果記載,在太監張瑜的攛掇下,劉文泰、高廷和私自給皇帝看病,然後用藥,這藥和後來施欽等人開的藥完全不一樣,導致皇帝死亡。

英國公極力主張庸醫誤人,劉文泰等人被定死罪。劉文泰在閣老李東陽、謝遷的援救下,免死改流放。

u對於醫死弘治一事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就,可能是真的醫死人了,也可能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因為最後證言是刑訊出來的。

比較可惜的是,本草品匯精要從此束之高閣。

不過這書,即使沒有劉文泰的磨難,它由於寫的時候,排版太先進了,還朱筆套色寫重點,當時的印刷技術也跟不上。門檻太高,也不利於出版。

李時珍大概也沒看到它,它是清朝同治年間才被發現的。

「私自看病看死了人,還是有些不對的」

「又是在太監的攛掇之下」

然而,其實聽到了現在,朱元璋也明白了,為什麼後代屢屢看見太監的身影。

他的老四,開了個好頭,固然不錯。

可惜後代,更是廢物,連相權都把不住,弄出了個「閣老」來,權利消失了,可不得把外戚、太監,什麼烏煙瘴氣的,都給弄出來,再和那獲得了權利的文官,打對台嗎

老朱已經氣累了。

這回隻嘆了口氣。

「廢物爾。」

醫學相關暫時就說到這裡了,接下去我們回歸主題,靖難之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