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第六十五章 p6(1 / 2)

加入書籤

朱棣判斷, 徐凱的控製範圍,隻在青縣、長蘆,別的沒有水的地方,應該都沒有防備。

大家聽到這段話的時候, 突然一愣。

欸, 怎麼突然說到了這個剛剛我們不是在說大國重器鋼鐵叢林嗎

還等著後輩你再讓我們看看其他的鋼鐵叢林

然後, 他們看著那光幕上,自己似乎已經背下來的地圖, 後知後覺地在心中,漫出無邊無際的悲傷。

有沒有一種可能。

你可以一邊講靖難,一邊放很多其他的小視頻。

明明你是可以放的

卻要讓我們無意義地背誦同一張地圖

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

青縣很好理解, 它就在運河上,而且是南運河和滹沱河的交界處。

長蘆則是因為負責了鹽運。「直隸之鹽以長蘆名」, 明清兩朝, 都是我國僅次於兩淮的第二大產鹽區。

在它旁邊的滄州,得益於明朝暢通的運河, 發展為鹽運中心。

清朝後,滄州段運河堵塞, 天津靠發達的水係取代了它,成為新的長蘆鹽轉運中心。

天津的那些水渠啊, 運河疏通啊什麼的, 也有我們永樂大帝億些些小功勞啦。

啊, 稍微再發散一點, 聊一下和後麵息息相關的明代運糧。

現如今的京杭大運河和網廟十哲的楊廣關係不大,這個大家應該知道

大家身軀一震。

「楊廣」朱棣,「說的是隋煬帝楊廣嗎」

夏原吉忍不住,喊了聲「這隋煬帝, 豈可與哲扯上關係你們那網廟,究竟是什麼廟」

朱元璋亦是冷哼「說秦皇那暴君,是千古一帝也就算了,到底統一了六國;這隋煬帝,不過一敗家子爾,也配入廟稱哲若他是網廟十哲,那其他九哲,其他不會是胡亥徽欽等人吧」

是元代裁彎取直的,尤其是郭守敬大神幫忙選址會通河後,大大縮減了陸路時間,省了很多力氣。

但是,但是。

由於當時黃河奪淮入海,運河能不能用,非常看咱們暴躁辣媽河的心情。

水量多了,發大水,水量少了,沒法運。

三不五時堵一波,一直要等到微山湖等湖泊形成,成為調節運河水量的大水庫,才讓運河擺脫對辣媽之水的依賴。

洪武24年,會通河又寄了。北方的糧草供應都靠的海運。特別是楊文所在的遼東兵馬,基本都是走的渤海灣海運。

請大家一定不要誤以為海禁就是海上真的沒船了。

朱允炆選的滄州、德州是在運河上沒錯,不過他們的糧草供應,絕不是地圖上畫了一條河就很容易的運過去那麼簡單。

是真的很脆弱,有很多要陸運運輸的活,不然也不會有沛人終歲乾活這種事。

朱元璋又是一愣「為什麼後代會覺得咱們海上沒船了」

他覺得很奇怪,他可是曾經被陳友諒的大船給毆打過,之後痛定思痛,造了一艘又一艘的船吶

「這些後代,確實很在意海上貿易。」朱棣深思,「也許日本倭寇之事,也該提上日程了。也不知現在那日本,是何情況。」

朱元璋想到那日本,心裡便有些不爽利。

他早在洪武元年就向日本派出了使節,不小心碰上了倭寇,沒去成。

洪武二年,又去,沒想到七個使節被殺了五個,氣死了氣死了。

洪武三年,再去,才成功讓對方朝貢,可是這個答應的懷良親王,洪武五年時竟又被趕出府邸了,冒出了個叫足利義滿的家夥。

最離譜的還屬洪武19年,這群日本朝貢使節,和當時的明州衛指揮使林賢勾結,攜帶士兵400人,把火藥刀劍藏在蠟燭裡帶進國門。

林賢又和胡惟庸勾結

朱元璋想完了這一圈,簡直頭疼欲裂「他們那什麼幕府、將軍、國王、咱是真的搞不懂咱隻知道,這日本,定然不想配合咱搞倭寇」

朱允炆忽然說「皇爺爺,我有一個小小的想法。反正現在不用靖難了,不如讓四叔帶兵,把倭寇揍一頓。還需要什麼日本配合我們派四叔出去,保管那倭寇被犁得乾乾淨淨,寸草不生。」

大家瞠目結舌地看向朱允炆。

傅友德等將軍們,不禁深想

燕王雖然對塞外熟得跟老家似的,但對海上,應該不太熟悉吧

皇孫這樣的主意,莫非想要讓燕王死啊,失蹤在海上,然後你回頭派鄭和下西洋,尋找四叔的蹤跡

大家都覺得,這海上,危機四伏,朱允炆提著主意,不懷好心。

朱棣卻仰天長笑,戰意澎湃「好就由我去,我正好看那英法不順,要泄泄心頭這口火父皇,兒臣請戰」

大家一時被朱棣氣勢所奪。

這時,郭英突然跳了出來,嘶聲道「讓臣去讓臣這靖難無功之輩,去海上建功立業讓那群後輩,稱臣一聲,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