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第八十章 量子靖難(2 / 2)

加入書籤

他牢牢記住了胡濙這個名字,該是自己用得到的,活得這麼久,說不得,要大用!

【8月17日

堡宗於宣府叫門。】

這段結束,靈堂裡,一時陷入深深的安靜。

這樣連呼吸聲都是罪過的安靜之中,朱樉也閉口不言了,可有個年紀小的皇子,繃不住,弱弱地說:「這個叫門,難道是堡宗,想要叫守將在瓦剌大軍麵前打開門的意思嗎?」

朱元璋也繃不住了,一跳而起:「你不說話,就會變成啞巴是不是?!」

可是,這時候,就算是老朱,也捂不住大家的嘴呀!

又有一個皇子,弱弱問:「那,那守城的將士,到底開門了沒有?」

「宣府靠近居庸關,而也先是從紫荊關攻入的,因此這宣府守將,應當是沒有開城門……」朱棣狀似冷靜地說話,然而他顫抖的聲音,還是將他的不淡定暴露無疑。

老朱喝道:「好!是個好守將!」

仿佛隻有如此高喝兩聲,才能驅散那堡宗叫門,帶來的灰心喪氣,誌氣全失。

【8月18日

孫太後放權給朱祁鈺,讓他全權負責瓦剌一事。but,此時朱祁鈺名不正、言不順,堡宗這個正派皇帝還在當漢奸,事情就很尷尬。

8月19日

兵部(於謙)上奏說,礦工起義多就擒(首腦鄧茂七在2月被殺),貴州苗叛沒有擴散,可以把王驥、陳懋等人調回來了。

朱祁鈺做了一個很微妙的舉動,他同意了其他兵馬回歸,卻唯獨駁回了王驥。

注意啊,很多人有錯覺,覺得土木堡發生以後就是北京保衛戰了,並不是的,瓦剌11月11日才到的北京城下,他們也蒙蔽啊,哪裡想得到戰利品包含對方最高統治者?

所以,王驥等人是有足夠的時間門趕到北京的。】

大家心情復雜。

因為收獲太多反而被噎住了嗎?真是並不好笑的笑話呢。

朱元璋回憶著:「明軍後來是有22萬軍隊駐紮在九門外的。至少應該調回了12萬了,這般數量的人馬,正常情況下,是夠用的。」

朱棣心情極度不爽:「給我12萬人馬,我已經去大漠犁庭了!」

【明史稱於謙排擠王驥,這完全是荒謬之語,於謙是非常公允、客觀的真君子,他是稱贊過王驥之才的。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驥,是景泰帝自己不想用。

why?王驥曾被人彈劾勞師費錢,王振這個大宦官保下了他,也因此,他被視為了王振一黨。

在北京生死存亡之際,他們全盤清算完王振後,甚至想要連帶的清算王驥這個有明一代,唯三、亦是第一位以武功封侯的文臣;一個被後人稱贊為「劃江永作華夷界,南人不反三百年」的絕對功勛。

毫不誇張的說,景泰帝沒有選擇去拉攏這個重臣,反而不斷地推遠之,這個舉措,埋下了奪門之變的第一大誘因。】

「什麼!」自噴了茶後便一直低調的傅友德,此刻終於忍不住喊了一聲,「於謙是文臣就算了,到底隻是個守城的,連王驥都是文臣!當時的武將們,究竟在哪兒啊!」

朱元璋am;朱棣:「……」

他們之前推斷文臣武將權力失衡源自土木堡,但這王驥一出……怎麼叫他感覺,文武力量,自他好聖孫死後就不太對勁了呢?

【此時孫太後壓根沒想讓景泰登基,朱見深都沒立為皇太子,她還有著不切實際的朱祁鈺監國的妄想。

朱祁鈺這會兒也不想當皇帝。他後麵被架著上位,第一反應是退讓再三,是真想退,不謙虛的那種退。

皇權神器不可輕授,動輒殺身之禍!

古代宗法製下的非正常繼位到底多麼要命,看他們一生都在要強還被抹黑的祖宗朱棣就知道了。】

朱棣正專注地聽堡宗的情況,沒想聽見了自己。

他愣了愣,復雜道:「後人叫我永樂大帝,如何也不算辱沒了我。至於其他風言風語,且隨他去吧!」

【因此,遠沒有到警惕什麼王驥是堡宗鐵杆,於是要消弭堡宗一係勢力影響,兩個皇帝的政治資本博弈的時候。

朱祁鈺很可能,就是被大家群情激憤打擊王振的口號喊上頭了。

當時的群臣沒有辦法去怪罪真正的罪人朱祁鎮,隻好不停的辱罵王振來抒發他們的不滿,自然,王振之罪,也是罪大惡極。

加之從前宦官和他們也有諸多摩擦,乾脆就算總賬。

朱祁鈺是個嫉惡如仇的好人,他上台後懲治了不少為非作歹的宦官,也因為徐有貞曾經提議過南遷就覺得這人心術不正,哪怕於謙推薦都不想用。

好人雖好,但皇帝不單純是人,還得是合格的政治生物。

他沒有意識到,自宣宗死後,朝臣和王振的關係是很曖昧的,不止王驥一個人和他走的近。名滿天下的三楊雖被後來的史書記載為對抗宦官的反麵,可他們在時,也和王振曖昧不清。

《罪惟錄》的作者查繼佐評價道:靖遠用振,而非振用靖遠。

王驥不過是文臣裡通過貼近宦官,更好的實現自我政治抱負的一類人罷了。

不能因為討厭王振,就推開一股可以爭取的力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