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第一一七章 靖難野獲編(1 / 2)

加入書籤

剛剛挺月匈疊肚的耿炳文與郭英,重新默默縮了回去。

這短短的時間裡,雖然他們甚至沒有說過一句話,但是,他們兩人的情緒,已經經歷了波穀-波峰-波穀的完整循環。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子吧。

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

他們甚至開始覺得,u當初又何必誇他們呢?這整得自己仿佛金光閃閃,結果認真理理戰績,哪哪都不能細究啊。

而最令他們汗顏的事,聽到這裡,朱元璋竟也沒有怪他們,還說:

「嗯,山深道阻,也是難免的,你們也別太在意,反正現在,他們都要去取經了。」

【出名的宗教起義,最早可以追溯到太平道、黃巾軍,後來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類似的現象,單隋煬帝一人,正史上就記載了3次假托彌勒造反的情況,隻是規模小。

我們對白蓮教的認知,大多源自清朝題材小說、影視劇,嘉慶年間爆發了極嚴重的五省白蓮教起義。而太平天國依靠拜上帝教把宗教起義推上最巔峰。】

「咋回事!」朱棣率先憤怒,深恨嘉靖,「這嘉靖,明明什麼都有,卻什麼都乾不好!咋還能鬧出五省起義來!」

老朱在那冷嘲熱諷:「哼,戚繼光之類的,聽上去如此厲害,可不是各種戰亂練出來的?」

大家沉默片刻,看向鬱新。

鬱新:「?」

然而,作為一個文臣高官,他沉默許久,還是不能忽略這種低級而嚴重的錯誤,咳嗽說:「陛下,福澤說的應該是那清朝年間的嘉慶,不是咱們的嘉靖。」

老朱與朱棣:「……」

他們一時沉默。

繼而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嗯,隋唐時期,這個宗教問題就很嚴重了,所以唐玄宗才禁了摩尼教。」

「是啊,是啊。」朱棣也點頭,「這摩尼教,後來不就變成了明教嗎?」

他們看起來很有歷史知識地討論了起來,輕輕放過了那無辜受累的嘉靖。

【唐賽兒起義,具有宗教起義的典型特質,朱棣已經清醒的認知到。

那麼,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起義?

宗教隻是起義的宣傳口,人總是在現實中無法得到一些滿足,才皈依宗教的。

唐賽兒起義不同於李自成那種明末農民起義,它不是由土地兼並引起。

成化年間,戶科左給事中丘弘曾上過一道奏折:「固國本在於厚民生,厚民生在於抑兼並,切惟洪武、永樂年間,北直隸、山東地方,土廣人稀」。

靖難完全打爛了本就人口稀少的山東,永樂年間,還有大量荒地。靠強製遺民、大運河和定都北京,人口才漸漸恢復。】

大家一愣。

原本他們一直以為,那李自成,是元朝安祿山。

現在才明白,原來那李自成,竟是農民起義!

這……

朱樉脫口而出:「啊?那李自成若是成功了,不就是另一個爹你嗎?按爹你的情況來看,他也是得國最正。」

老朱:「……」

老朱臉黑黑的,但這次倒是沒有訓斥朱樉。

也沒什麼好訓斥的,這說得也是個實話。就是因為被掘的是自己的基業,心中十分不爽而已。

老朱整理了一下思路:「若是這樣子的話,記得之前還說過那李自成攻到了北京城,也不知這槐宗,到底是被李自成逼死的,還是被那清軍逼死的。」

朱允炆也在深思:「若是槐宗是被李自成逼死的……那麼不會那清軍殺了李自成後,還大言不慚地說幫咱們報了仇,便如四叔奉爹靖難一般,他們是奉明剿匪,要咱們大明的遺民,對他們感恩戴德吧?」

老朱越想越覺得有可能:「不錯,那麻祖,還拜了咱的墳,怪不得如此理直氣壯啊。」

現在眾人,都覺得胃中一陣翻騰。

被惡心到了!

【那會是徭役嗎?

永樂9年,疏通運河,征發了山東4府15萬人,及自願前去的15000人。

永樂12年,發含山東在內的15萬人運糧宣府,朱棣付給參與者路上吃的糧食+出差費用+免徭差一年。

固有思維裡,通常認為朱棣在頻繁的國家大工程作業裡,不惜民力,賦稅繁重。

但你自己看這些記錄,朱棣他還是給了一些優惠政策與補貼,不然不可能出現什麼,自願去乾活的15000人。

朱棣靠鄭和下西洋,賺了不少錢,小錢錢都留存到了成化年間,基建可以幫助金融上的泡沫沉澱到民生裡,做法其實是對的。

但生產力跟不上,無法消化大明寶鈔作為一種紙幣及信用貨幣帶來的天然通脹問題。

所以,即便朱棣給予了補貼,百姓拿到錢,仍然非常辛苦。】

大家的眼睛冒出了一堆小問號。

什麼泡沫?什麼金融?什麼信用貨幣?什麼天然通脹?

感覺很重要的東西,後輩你要不然還是展開了詳細說說吧?我們也好記筆記。

「還說咱的大明寶鈔是廢紙……」朱元璋怒道。

「什,什麼廢紙?」鬱新大吃一驚,他可是戶部試尚書啊!「大明寶鈔可不能是廢紙啊!」

朱棣搜索記憶:「我記得後輩說過他們的貨幣,雖然有很多稱呼,什麼大洋、什麼塊、但是正式的稱呼,應該是那rmb。」

雖然寫的是英文字母,但是當時念的時候,用的中文念。

朱元璋想了半天,說:「那個rm,不會是人民吧?人民幣,人民的貨幣。」

說到這裡,他其實已經確定了,肯定是這個意思,否則,那國家,又怎麼會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呢?

「信用貨幣,這個人民幣的命名方式,似乎暗示它的信用來自人民,就像我們的『大明寶鈔』,用大明來證明它確實是寶貝的。」鬱新終於找準了切入口,他好難,每聽一句話,都要提防自己又大吃一驚,「通脹……流通膨脹,難道是指百姓手裡錢多了,可是買到的米是相同的,於是數量膨脹了,卻不值錢的意思?貶值?」

朱元璋:「誒?」

他突然意識到,這鬱新好像有點東西。

……於是,好半響,他忍著尷尬的給鬱新補充道:「有可能,她曾說過我的寶鈔不如廁紙,想是寶鈔貶值,一文不值了。」

鬱新不忿:「如何就一文不值了?這寶鈔最大問題,還是容易有人造假/鈔,這樣一來,人們就不相信——啊!原來是這個信用的意思啊。」

他忽然有點明白了:「咱們大明朝廷規定真的寶鈔值錢,百姓相信我們,就覺得那東西值錢,不相信我們,更喜歡用銅錢,那寶鈔就不值錢了。就像我們要抓造假/鈔的人,防止真鈔受沖擊,這就是在維護大明寶鈔的信用。」

朱元璋虛心問道:「如何就不信朝廷呢,難不成咱還能對他們說謊不成?」

……這很難答。

鬱新感覺自己都不太信朱元璋。

朱棣救了鬱新一把:「爹,你沒聽後輩說嗎?紙幣存在天然的缺陷,想要解決它,與那生產力有關係,咱們朝廷的信用不是決定因素。」

朱元璋好像有點明白了,他前麵聽了很多什麼,解放生產力,什麼生產力發展,知道那女子被解放了,可以增加出產之能力。

「所以,活做的越多,這紙幣就越對頭?」

朱棣迷迷糊糊的說:「是吧?她不是說,基建可以幫助金融什麼的,額,基建,是基本建設,類似大運河那種工程吧?人們不斷的乾活出力,可以對金錢產生影響,可是因為大家乾活的能力還不夠強,大約就是我們沒這個機器,那個機器,所以產生的影響也很低?」

「……」

在場的皇子、將軍聽完朱棣這番話,都眼冒圈圈。

好奇怪啊,怎麼乾活會和錢聯係上呢?錢,不就是錢嗎?

隻有鬱新若有所思。

看著若有所思的鬱新,朱元璋也蠢蠢欲動,十分想要一把握住鬱新的手,問一聲:

愛卿,是要悟了嗎?

但他忍住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打斷一個大明經濟學家的誕生!

【這部分徭役,以及永樂17年2月,山東青州、濟南二郡水澇造成糧食欠收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唐賽兒起義。

不過,朱棣心裡似乎有更明確的誘因。

永樂18年3月1日,柳升才走2天,朱棣發私信:小老弟,注意軍紀,務必嚴加管束,禁止剪伐桑柘(農事),禁止毀壞屋舍,禁止盜墓,禁止殺害寡弱,禁止劫掠牲畜、騷擾百姓。

強調完畢五大禁令,朱棣說:國家以民為本,暴虐對待百姓而不能撫恤是傷到了民本,懂?

而在私信前,朱棣發了個全服公告——「詔,在外軍民夫匠於北京工作者,鹹復其家。」

故宮徹底竣工是永樂18年的11月,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就算從永樂4年修到現在修的差不多了,但這個節骨眼上,放慢裝修進度,把含山東在內的民丁工匠遣散回家,u認為,兩者是有直接聯係的。

修建北京仍有不少工程作業,比如公告後的3月8日,朱棣要工部計算靠近皇城的百姓拆遷費用,給他們安置新的拆遷房。

拆遷房也得造啊。

所以,在朱棣心裡,山東起義的原因,在於修建北京。乃至於,大軍還未正式鎮壓起義眾人,他要從根源上掐斷其餘百姓想要隨從起義的不滿心理。】

朱楨聽到這裡,不禁喋喋一笑。

他雖不敢明說,卻在心中腹誹:

當初還怪我興師動眾造房子,不給我批錢;感情這錢是留給你自己造個大的,還造出了民變,哼!

朱元璋也是:「?」

他很認真地問了朱棣:「元大都的宮殿有那麼破嗎?你的奉天殿到十四年後才修完?我當年(1366)就修完了。」

朱棣:「……」

我想把好東西留到最後,不行嗎?

同時,朱棣也腹誹:爹你的南京宮殿,奉天殿修得早沒錯,後麵不也斷斷續續、亂七八糟地修了好久好久嗎?你就不許我也一樣,斷斷續續地修嗎?

【很神奇吧,u讀到這裡,既同情山東苦痛的百姓,又驚嘆於朱棣麵對農民起義,竟然做了封建君主極為少見的,反思彌補。

以他老爹為例,那打開實錄全都是,賊啊,作亂啊,妖人吶,再不濟展現一下朱元璋對軍事上的能力。

朱棣也稱唐賽兒為妖婦,但和那些天然覺得,造反就是你們的錯進而血腥鎮壓的皇帝不一樣,他有認真想,你們為什麼會造反。】

鬱新倒抽了一口冷氣:竟同情造反的刁民!

然而最該嗬斥這個行為的老朱一家,竟然沒有什麼動靜。

老朱還在回憶,並且罵罵咧咧:「咱哪裡有那麼血腥……」

並極力試圖挖出自己不那麼血腥的證據。

終於,他想起來了。

「我洪武十六年的時候,廣東清遠縣賊——人民起義,我招降——我對他們曉以大義,並把他們帶到京城來,給他們發糧發衣,並且讓他們去泗州(江蘇)屯田。」

鬱新也記起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