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1 / 2)

加入書籤

【還是5月11日,《革除逸史》寫周是修、蕭用道上書,斥誤國之罪,周雲偉很生氣,罵他們,兩人不動如山。

練子寧道:國事至此,尚不容言?

南京城內的燕軍間諜隻要把這種輿論導向傳回去,朱棣勸降各地的信心就會更足。】

朱棣這時候反而生氣道:「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時候,不眾誌成城,反而互相攻訐,彼此指責,又有什麼意義?

他又轉向朱允蚊。

大侄兒,你偏不信我說的話!看看,這些就是你那奸臣!朝廷不穩,必有妖孽!火光映著朱允蚊的臉。

朱允蚊幽幽道:「啊,四叔說得這麼篤定,那回頭這幾個人考上科舉了,四叔你一定要記住今天的話,不要用他們啊。

朱棣機智道:小人也有小人的用法,這乃是用人之道。大家虛著眼睛。

朱棣還振振有詞:「你看,爹聽到現在了,不都沒有把那奸賊方孝孺的腦袋給砍了嗎?」

老朱:?

【5月16日,燕軍從盱眙往東走到了三河。

5月17日,之前揚州衛指揮王禮見燕軍要來,想投,被鎮守指揮崇剛、禦史王彬抓進了監獄。

這天朱棣派了小弟吳玉去招降。王禮的弟弟王宗感覺今時不同往日啊!和千戶徐政、張勝等數十人一起放了自己哥哥放了,把崇剛、王彬給抓了。

5月18日,朱棣才走到天長呢,王禮他們已經熱心的把俘虜押送到至此投降獻城了。

朱棣認為王禮很有點投降水平在,遂派他和都指揮吳庸帶著幾百騎兵去招降四周的高郵、南通、泰州等城池。】

朱精感慨:「這是江南人靈活的投降底線嗎?」這話一出,靈堂中的江南人對朱楠怒目而視。

老朱也沒好氣白了朱精一眼:「先前那沿路死節的,難道沒有江南人?無非是老四望之已似人主啦。

別說,被老朱這麼一評價。

朱棣感覺自己的身體都有點輕飄飄起來。眼前,好似,便見到了那他麵前洞開的南京城門……

【插話一則,此時淮安的鎮守將領是駙馬梅殷,朱

棣繞過了他沒打,他整個靖難期間真實的記載也當隻有「鎮守」。其餘的什麼手握「40萬兵」,什麼朱棣想問他以進香為由借道淮安,他堅貞不肯一類的說法,皆為謠言。

兩者都出自小說《續英烈傳》,各位其實想想當時淮河給何福運糧如此艱辛就該明白,如果梅殷有40萬兵——水師也可以陸路作戰,何福何至於此?早得援軍相救了。

至於借道,朱棣本來就不想打淮安啊,連《薑氏秘史》都隻稱燕王不過。s:明史完整繼承了這則小說,寫入了梅殷傳。】

大家已經習慣明史的隨意性了,很淡然地接受了這件事,連口水都懶得浪費。【他之所以有這種相對正麵的塑造,是因為永樂年間,他被朱棣處罰了。

梅殷先在永樂2年11月,因蓄養亡命之徒被彈劾,裡頭甚至還有韃靼人。還和女秀才顧氏搞邪謀(好像是巫蠱詛咒一類)。朱棣說皇親他來處置,先按下了。

接著是永樂3年10月,他和錦衣衛指揮趙曦、前軍都督僉事譚深不合,有天上朝時走過小竹林遭到趙曦暗殺,墜橋而死。趙曦報告稱梅殷是自殺,朱棣則認為可能是有強盜截殺,令人調查捉捕盜賊,結果趙曦殺人事件遭到都督許成的告發。朱棣震怒,殺了趙曦、譚深。

並優待了梅殷的兒子。

但是鄭曉[弘治]卻在《吾學編》裡聲稱,趙曦二人是朱棣指使,還寫出了對白,說趙曦二人質問朱棣:上命也,奈何殺臣?

朱棣又刻薄的對梅殷兩個兒子施舍道:朕不念爾母爾安得至今日

為什麼那麼惡毒呢?鄭曉說,由於梅殷不肯借道,還把使者耳鼻口都割掉了,朱棣無法渡準安才轉渡盱眙。

這個行軍路線也很抽象,沒啥好說的。

反正朱棣反對的人,都是好人。】

朱棣先說了:難為他們還說了這麼個起承轉合一波三折的故事。老朱皺眉:還養起了韃靼人來,回頭把他先查一查。

【5月19日,打下六合縣。

5月20日,高郵降。沿江的一堆郡縣都降了。當天,朱允蚊下罪己詔,派黃觀、王叔英等人去江西等地募兵。

小朝廷還存著自己依靠長江天險,水師之利,非北兵所能抵擋的幻想,哪裡

知道朱棣要玩包圍戰術?】

「下這罪己詔,倒是一個辦法……」鬱新沉吟道。

然而,其他皇子們接上了:

用途有限呀!必要的時候,老四的眼睛是瞎的,耳朵可以是聾,這罪己詔,也可以是偽詔

的!

馬上就要攻入南京城了,他現在防著的,是大侄兒往南逃,至於罪己詔什麼的,不重要啦。【5月21日,令慶成郡主(朱元璋的侄女)渡長江到燕軍陣營求和。

兩個人先對著禮節性哭一番。

朱棣問:「周王、齊王咋樣?」

慶成:「朱允蚊之前已經遣書,【打算】讓所有王爺都恢復王爵,周王【剛剛】被召回南京,還沒來得及恢復,現在仍扣著。

朱棣發怒:「他怎麼能這麼禍禍我兄弟!」

慶成:他想割地求和,你怎麼看?

朱棣論破:「我爹給我封的封地都保不住,他割地我能信?絕對是奸計!哎呀,我隻是為了清君側、安社稷,事情結束有北平老家就ok啦。

慶成語塞。

朱棣這一以貫之的我爹底線真是讓人無法辯論。】

大家不禁感慨:「這樣看看,奉爹靖難真的好有用哦。咱爹,也不知道為老四度過了多少艱難時刻。

有人一不小心說出了真話:活在話裡的爹,永遠是最好的爹。然後。

朱元璋好大聲的冷笑了一聲。

【5月22日,鳳陽給南京運馬,半路被燕軍搶了。】

傅友德嘆道:「這時候運馬,倒真是徹頭徹尾的運輸大隊長了。」【6月1日,朱棣匯集各地船隻千餘艘於瓜洲渡口。

在這兒,各種典籍再次出現了分歧,《奉》等書隻描寫了3日朱棣由瓜州渡江的故事。

但《薑氏秘史》等書認為,6月1日,燕軍於浦子□發了一場先敗後勝的艱難戰爭。燕軍不利,直到朱高煦的預備隊趕來救援才反敗為勝。

怎麼勝的?筋疲力盡的朱棣收買朱高煦「世子多疾」。朱高煦小宇宙爆發。而朱允蚊見朝廷不利,派陳瑄領水軍支援,萬萬沒想到陳瑄居然當

場投降叛逃。《革除逸史》補充道,這場渺小的勝利,朝廷方由徐輝祖領兵。】大家頓時嘎住。

第一回聽那勝利在望而「世子多疾」的時候,便覺得頗為離譜了。

等一路聽下來,才發現,這勝利,確實是真的很勝利啊……那「世子多疾」,也就變得越發離譜起來了。

傅友德擦擦汗:不管有沒有發生戰鬥,都在浦子口了,那麼近。來救的陳瑄水師,不會是守衛南京的水師吧?

這南京水師,都降了嗎…

【我們看地圖,瓜洲在如今的揚州市,南京以東,離浦子口(今南京浦口區)直線距離132裡路。

瓜洲靠近高郵、南通、泰州,符合行文之前的集合船隻要求。同樣的,瓜洲以西35裡是儀真市,符合朱棣最初的戰術構想(打下儀真、揚州後渡江)。

且瓜洲渡口對岸是高資港,盛庸的大軍列陣防備在此。如果朱棣大軍不在這裡,盛庸又何必待著呢?

而浦子口則在南京城以西,基本屬於南京範圍,朱棣本來就不打算打南京,是要包圍它,為什麼會多此一舉在這裡爆發重要戰鬥呢?

就算燕軍在浦子口派了人,想必也隻是去招降陳瑄的小股人馬。】

朱橫看了半天,說:「就以這情況來說,朱棣好像確實不用打南京。招降吧。」大家齊齊看向李景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