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1 / 2)

加入書籤

【王叔英的奏疏裡還有一條看起來無關,但也和江南土地、糧食稅收政策息息相關的諫言。冗軍,

「今之兵過多而有徒食者可知矣,天下賦斂之難平,儲蓄之未豐,實由於此」。他希望裁軍,昔年宋太祖定天下軍隊不過二十萬,如今何必那麼多呢!——這,拿宋朝比是有點子(x)。】

大家已經悟了。

「看來這後代的人,還是不太看得上宋朝的武力。」「可是宋太祖也算個有為之君了啊。」「就是上位不太體麵。」朱棣補充。

【都說他是宋韻腳,要不是比較押韻,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裡,他都不會出現來著。大部分網友都覺得,可以換成明祖。】

老朱一驚,唾罵道: 好大的口氣!誰寫的反詩!

「不上去也好。」朱樉道,「畢竟明祖,也不知道到底是爹你,還是新太子呢。」老朱: ?朱棣:?兩人齊喝: 「誰想上去了?!」

【u不知道他是真的迂腐,還是借機想徹底瓦解朱元璋的軍戶屯田製。

在朱元璋原本設計的屯田政策裡,軍隊應當自給自足,不勞於民。但縱觀實錄,你經常會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朝廷要用開中法,利用鹽引讓商人把糧運往邊地衛所。

可見,明朝漫長的邊地防線,軍屯本身是很難滿足軍士需求的——這和生產力低下、軍士逃亡、開荒難度大於熟田耕作都有關係(你經常能看到明朝皇帝賜農具)。

那,糧從哪兒來呢?

洪武26年,江南衛所占全國總數的1/3。永樂遷都以後,江南衛所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略有增加。

——這些衛所的性質,顯然不單純是出於軍事目的。明朝政府是利用大量的軍隊勞動力在江南進行集體勞作,生產糧食。

這些衛所,也扮演著兵源儲備和中轉站的角色,當朝廷把某某衛所集體遷徙到北方或西南,數以萬計的人員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遷徙人口的主體。】

朱元璋道: 「咱是把衛所按性質劃分的,有守軍、屯軍的區別,邊防守多於屯,腹裡屯多於守。江南的有些1分守,9分屯,或者悉數屯田,自然是多多產出糧食。

他感覺自己身上好像閃耀著

什麼智慧的光環。

老爹,你還記得你那句詩嗎老朱。他做的詩可多了。

『殺盡江南百萬兵,月要間寶劍血猶腥』。」朱樉搖頭晃腦, 「我看吶,改改幾個字,就可以用了, 殺盡江南百萬兵,月要間寶劍無血腥』,才符合這江南軍隊的戰鬥力。

大家驚訝的看著朱樉。

朱樉這是終於在高壓之下瘋了嗎?大侄兒都還沒瘋呢。

朱元璋破防了:

「別的也就罷了。」他大喝一聲, 「那水師,咱看是不整治不行了!」顯然對於水師在靖難之中望風而降的事情,老朱是過不去這個坎的。

【有點像朝廷牽頭,然後轉移支付。

這種政策背後,充滿了百姓的血淚,畢竟明朝也沒有站在百姓的立場,而是自上而下的強製彌合。

但比這個更糟糕的,就是啥也不做。裁軍,可以。軍隊戰鬥力精簡提升是自然的,那融合在軍隊裡的運糧功能、移民功能怎麼解決?】

朱棣此時搶答:「若是弄出了那四個輪子吃油的車子,就能解決了!」

朱棣也思考: 「若是任何地方,任何衛所都能靠1成兵便能種出全軍的口糧,剩下9成兵日日操練不休,爹的軍隊屯田製才是真的可行啊。

朱元璋道: 「那是自然了。那樣的話,都不必用什麼屯田來強製遷徙,軍隊就是軍隊,百姓就是百姓。剩下的控製住供給軍隊的飛機、坦克、快遞,便不怕那些人山頭林立造反。那些快遞極貴,一兩隻小部隊是造不出來。竟是還能全員用上募兵製,精挑細選參軍之人了。

他嘆了口氣。

歸根結底,還是那生產力啊。所以,那後輩,能把《馬哲》燒給咱嗎?他補充:

都到現在了,咱看了,不會暴斃的,放心吧。

【王叔英配合著冗軍,還提出了冗官。

冗官被朱允炆執行的非常徹底。而冗軍沒有被采納,u不負責任的猜測,這可能是朱棣給逼出來的,雙方打架,朱允炆百萬兵馬仍嫌不足,自然無法裁軍。】

朱棣閉麥。

/>

當然,閉麥兩秒鍾後,朱棣找到了新的角度。沒有想到啊,我還能從這個角度挽救了大明的江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作精在夫妻戀綜當對照組 炮灰女配的養崽生活 裝乖可恥 戀愛預約[娛樂圈] 星際第一向導 跑路後我被瓦裡安全球通緝 斯棠 帝台春(重生) 完美偶像,站姐打造 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