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 42 章 李陵叛國是否情有可原(1 / 2)

加入書籤

撇開吃檸檬的話題不談,本該繼續快樂開宴會的眾人,被天幕突然砸下來的一個大瓜震撼到了。

李信更是將手中的酒,灑在袖子上都沒反應過來。

隻聽——

【在天漢二年李廣利失利而還,李陵被俘後。

連續的失利讓劉徹頗為惱火,也讓匈奴人的氣焰重新漲了起來,頻繁騷擾漢朝邊疆。

為了打服對方,征服西域,天漢四年,時隔不足兩年,劉徹再次對匈奴出動大規模進軍。

共出動騎兵七萬,步兵十四萬左右,依舊由李廣利領兵,他帶著六萬騎兵,七萬步兵出朔方。

遊擊將軍韓說率步兵三萬人,出五原。

公孫敖率一萬騎兵,三萬步兵出雁門。

出戰後,情報走漏,還沒得和匈奴人打起來,匈奴就已經知道漢軍大軍要來的消息,鞮侯單於下令將婦孺家眷和家中牛羊資產遷徙至餘吾水北麵。

自己帶十萬匈奴軍在吾水南岸與李廣利交戰,李廣利指揮水平本就一般,漢朝除衛霍外,又一向比較苦手。

李廣利兵力雖比對方多了三萬左右,但終究於事無補,被鞮侯單於包圍,纏鬥十餘日靠著人數多餘對方,最終突圍歸漢。

出五原韓說將軍幾乎沒碰見匈奴軍,沒有功績。

出雁門的公孫敖到是有遇到匈奴軍隊,和匈奴左賢王交纏一番,眼見戰局對自己不利,就乾脆脫身,收兵而回。

自此天漢四年對匈奴戰役,漢軍全部無功而返,除了損失的人手比上次少點外,劉徹不止賠了一大筆軍費支持,什麼也沒撈到,也讓匈奴進步一確定,漢朝似乎不是之前的漢朝。

那兩個殺神不在了,新的漢朝將軍似乎沒有之前厲害,他們還得到了勇猛的漢朝降將李陵,這一切都是那個漢朝皇帝做了錯誤的決定,他不再是壯年時精明了的雄獅。

匈奴似乎聞到了漢朝皇帝身上腐朽的味道。

從天漢四年後,對漢朝的騷擾從一開始的小打小鬧的騷擾,到征和三年試探性的入侵五原、酒泉,掠殺邊民,對漢朝的態度,正在逐步從懼怕變得強硬。

說到這裡插播一個題外話——李陵。

自西漢後至今,李陵這個人的叛國行為,一直頗有爭議,部分人認為李陵是西漢最悲情的英雄人物。

他的叛國是因為漢武帝晚年昏庸,寵愛外戚,不在任用賢能,不辨是非獨斷專橫,聽風就是雨,直接殺了本來被俘後想偷偷回家的李陵家眷,才最終導致李陵投匈奴的,李陵是政治的犧牲品,他的叛國情有可原。

又贊同就有反對,現在大家已經不是以前,你說什麼我都信的態度了,而是回自己去尋找答案,提出自己的觀點。

在根據漢書、答蘇武書,大家根據李陵的狀態和他當時的態度,得出另一個結論,李陵這小子該死啊!

漢武帝根本沒有昏庸到是非不分,明明給他留一年的時間等待真相,還派了使者去找他,結果得的卻是,李陵在給匈奴練兵的消息,才怒而殺人的,李陵就是無恥叛國賊,他投匈奴根本無情可原,罪大惡極。

那麼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我們可以現在翻翻漢書和答蘇武書看看。

漢書記載:在李陵戰敗後,邊塞的斥候收到李陵慘遭圍剿的消息,緊趕慢趕的把消息送回給了漢武帝劉徹。

劉徹聽了消息,覺得李陵準是戰死了,隨後招來李陵的妻子和母親,讓看麵相的術士給她們看麵相,判斷李陵怎麼也了。

相麵的術士見了李陵家眷,卻說李陵家眷並沒有死喪的之色,意思是在說李陵可能沒死。

漢武帝聽了覺得很奇怪,但相麵也不一定準,這時候漢武帝是什麼也沒做的,直到不久後,又有消息傳來說是李陵投降了匈奴。

漢武帝才大怒,責問當初回來給他報信,說李陵帶兵有方,士兵願意為他效死的陳步樂。

漢武帝:「你不是說李陵帶兵有方,士兵都願意為了而死嗎?那為什麼這個勇士卻投降了匈奴。」

李陵投降的消息擺在眼前,陳步樂麵對劉徹的質問,無言以對,最後隻能自殺謝罪。

得到消息的群臣,一聽李陵投降匈奴,群臣激憤紛紛落井下石,痛罵李陵,說「吾等恥與叛國者為伍。」

劉徹聽了文武百官的唾罵後,又私下召見了司馬遷,向他詢問李陵投降這件事的看法。

司馬遷和李陵是少時好友,認為自己深知好友的品行,麵對陛下的提問,給出了自己的一番見解。

「李陵是個孝子,對母親非常孝順,有國士的風範,此次他雖然戰敗,但敵眾我寡,在敵方數倍於己方的情況下,李陵雖身陷重圍,依然能得到將士的效死,搏殺敵眾數萬,雖戰敗,但他殺死殺傷敵人的戰績也足以傳揚天下。即使是古時的名將也不過如此啊!」

「他現在之所以不死,隻是想留著性命,戴罪立功,等待合適的時機回來報效朝廷,陛下請不要聽從朝中小人的話語,冤枉了李陵。」

司馬遷的這一說,結果吧!對得起李陵,但沒對得起自己。

在司馬遷說完不久後,劉徹以司馬遷誣罔,是想詆毀貳師將軍為李陵說情,於是把他下獄實施宮刑。

這裡又不少人說劉徹是故意針對司馬遷,不然怎麼會拿一個,私下的談話治罪司馬遷。

但實際上這個說法不一定正確,在《漢書舊儀注》和《西京雜記》中都有記載說司馬遷是李陵本次出戰的舉薦人。

如今李陵出了事,司馬遷自然是有連帶責任的。

而且宮刑也並不是針對司馬遷,在漢朝中有一條罪名叫誣罔的罪,這個罪名很有意思,在漢武帝時期大部分處罰,有一個減一等的操作,分別是花錢免死和宮刑。

而漢武時期,以誣罔被判死的有四個人,其中三個是看劉徹是個大冤種,騙了他好多錢的方士,和一個假冒太子,讓劉徹暴怒的人。

可見這個刑法就是劉徹專門搞出來處理自己不喜歡的人的,一般死刑起步,絕不減刑。

但到了司馬遷這裡,這個刑法就變了,漢武帝是允許司馬遷花錢減刑的,這點從司馬遷選擇接受宮刑可以得出,要是不能減刑,他該升天好久了(雖然現在也升天很久了),史記這部著作也無緣誕生於世了。

選擇宮刑也並不是漢武帝逼迫他隻能選這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明確說了自己家窮出不起這個錢,隻能選擇宮刑減罪。

因此也談不上劉徹為司馬遷專門準備宮刑,或者故意想殺他,最多是劉徹皇帝當久了,富裕日子過久了,根本忘記了還有大臣家裡居然會沒錢。

而說司馬遷對得起李陵,是因為劉徹還是采納了司馬遷的意見。

在給司馬遷宮刑後,劉徹一直沒有殺死李陵的家眷。

在漢代的《二年律令賊律》中第一條,就明確說了,凡是降匈奴者與謀反同罪,其父母妻子皆要月要斬。

而漢武帝在李陵投降一年多的時間,直到天漢四年都沒有殺李陵的家眷,可見確實是聽進了司馬遷的話。

其次是劉徹對李陵投降事件的醒悟。

在漢書中,是這樣記載的,某天劉徹突然醒悟李陵這個人投降匈奴是沒有援兵導致的說:「李陵出塞之時,本來讓路博德接應他的,但是受路博德這個奸詐老將上書的影響才改變了詔令,最終害的李陵全軍覆沒。」

悟出了這個道理後,劉徹開始派人慰問李陵的殘部。

到了天漢四年,正好也要打匈奴,就派了公孫敖去接李陵回來。

但是公孫敖去了和左賢匈奴王交戰後,回來卻對漢武帝說:「我這次打仗之所以沒有勝利,是李陵在為匈奴人練兵。」

至此確定了李陵投降匈奴後,劉徹才殺光了李陵的家眷。

到這裡為止李陵都還是個死不足惜的無恥叛國賊,隴西一帶的士人都為李陵不能為國家守節,連累家人而不恥,對他多有謾罵。

但在漢書之後的記載中這一切變了。

漢書: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於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陵曰:「乃李緒,非我也。」

這句話翻譯一下是:後來漢朝遣派使者去到匈奴,李陵講道理漢朝的使者問「我用五千士兵橫少匈奴,因無救兵而被俘,有什麼對不起漢朝的,為什麼要殺我全家。」

使者答復李陵:「皇上聽聞李少卿再給匈奴練兵,按律當斬。」

李陵仰天長嘯一聲:「那是李緒,不是我。」

得知是李緒害得自己家破人亡,李陵痛恨李緒派人刺殺他。

隨後被匈奴單於招攬,匈奴單於把女兒嫁給了他,立他為右效王,使他顯貴。

以上是李陵事件的反轉,在看完漢書的後半部分後,大家都感嘆李陵冤啊!

如果不是因為外戚專橫和黨派之爭,李陵怎麼會遭此劫難,他的意外完全是天災人禍的疊加。

因此古代不少著名詩人和將軍都對他贊賞不以,為他惋惜。

比如同有文帝之稱的唐太宗,文皇李世民就說過:「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

著名詩人杜甫,蘇軾,辛棄疾分別評價。

「李陵蘇武是吾師。」

「蘇、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將軍百戰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

這些都是對李陵的好評,為他遭遇這些劫難的惋惜。

從前因為這些評價大家都頗為認可李陵,他說不信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明明是救世主卻活成了反派 我的直播通大明 神奇小琴種玉米 [綜英美]快遞小哥是韋恩 開局給秦始皇盤點歷史 嬌嬌女柚杏不想變強 追求最強們失敗後我另尋新歡了 初次為人,我很興奮 和警校組成為兄弟後我修羅場了 直播開局,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