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皇莊(2 / 2)

加入書籤

河東這地方,雨量十分不均衡,雨水主要集中在秋季,另外就是剛開春時,山地裡的雪水融化,河道裡的水量較大,除此之外,一年當中大多數時間,想要使用河水灌溉十分不易。據李岌了解,隻有陽曲縣和絳州一帶建有水壩,能夠進行引水灌溉。

李岌考慮修壩築堤,不光是為了農業灌溉,更主要的是需要用水力來作為動力。

他前世讀書的學校叫河海大學,前身是水利部下屬的水利院校,耳濡目染,對於這方麵的事情懂得比平常人要多一些。

從麓台莊園回到晉陽,李岌躲在書房裡,三天沒有出門。

水輪機實際上在先秦時期就被發明出來了,隻不過歷代以來,並沒有大的改進。在江南一帶,是有水磨和水力椿米機的。李岌所畫的,是記憶裡去林州參觀紅旗渠時,過去生產隊時期所安裝的那種木製的水輪機。

參觀的時候是一回事,當在圖紙上進行設計時,還是會遇到許多問題。李岌知道水輪機的運行原理,但是在真正動手進行設計時,並不代表自己所畫出的圖紙就能製造出合格的機械出來。

一切還需要由實踐來進行改進。

由於歷代以來嚴格的鐵器使用限製,少府監的木匠們已經習慣於在製作木器時,不使用鐵釘,可是李岌卻不管這個,在設計機械時,就采用了許多鐵質配件。

另外就是從晉陽監抽調了一些木匠和鐵匠,在王府的後偏院裡,開始給工匠們出著點子,期望著早一些將動力紡紗機和動力織布機給研製出來。

「衣食住行」是人類社會活動最重要的物質需求,以目前的情況,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是以能吃上飽飯、穿上體麵的新衣為目的,住就更不用提了,普通人家能有間土房容身已經是很不錯了。至於行,騍馬牛驢外加車船,都不是普通人能夠享受的。

每個人再窮,身上都會披上一塊遮羞布,那怕是塊麻袋片,除非這人是個瘋子……

咯啦啦咯啦啦……

在一陣吱吱咯咯的聲響中,一台手搖的單錠紡車在轉動著。在漢代時候,這種紡車的製造技術便已經成熟。隨著木輪的轉動,帶動紗綻旋轉,手中的棉卷便被抽動著,撚成了紗線。李繼岌給木匠們所提出的要求並不困難,讓轉輪帶動十六支紗錠一齊旋轉。

這等於是一個在可以頂十六個人在用。

至於紡紗機所帶動紗錠的數量,以後再慢慢增加就行。

這種改造並不是很困難,就是將原來橫置的紗錠改成豎置之後就很容易做到。在之前,隻是沒有人往這方麵著想而已。工匠們製造紡紗機,卻不使用它,而婦人們,又不懂機械……華國所形成的男人不下廚房和不做婦人紡紗織布這樣的活計傳統,這種社會分工本身就是個很大的錯誤。

限於動力係統和鋼鐵製品嚴格的使用限製,華國的紡車大多數還是單錠紡車,一些多錠的腳踏紡車由於傳播不廣,並沒有推廣開來。前世是到了宋朝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紡織技術才又有了一些進步,出現了有幾十枚紗錠的水力紡紗機。

李岌隻不過是將這個過程,提前了百十餘年而已。

他隻是稍微點撥了一下,工匠們隻用了三天時間,就製作出了一台16錠的紡紗機,隻不過和石磨一樣,需要用驢子來拉動……

當然,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用水輪來驅動這台紡機進行工作。

紡紗機研製成功後,對於織布機的改造實際上更為簡單。所謂的「飛梭」和打梭板早就被發明了出來,唯一的改進是由於動力強勁後,可以增加布幅的寬度。在看過織布機之後,李繼岌發現對織布機的改進餘地並不大。

由於準備采用機械紡紗、織布,所以對於原來的要求比原來要高,處理原來,去除雜質,並整理品質的梳棉和梳毛等設備也是必不可少。

這些設備隻能是在以後的實踐中再慢慢進行改進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