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陵前登基(2 / 2)

加入書籤

其後,張樞奉表冊以進,由盧弼誦讀封冊。

盧弼宣讀完封帝表冊,將冊文奉與李岌,其後由張憲、張樞、曹信、元行欽依次遞呈囯璽、天子金印、天子兵符等禦寶之物,由李岌一一接受,其後由張憲宣讀登極詔書,接受百官朝拜……

由於時局不定,整個登基儀式,十分簡單,隻用了一上午就已完成。

次日,李岌在晉陽宮率百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隨之發出了當皇帝後的第一份詔令,大赦天下,繼續承襲唐朝國祚,仍以洛陽為京都,以晉陽太原府為陪都,改元共和,以明年為共和元年。

李岌現在算是開始入主晉陽宮,正式登基稱製。

其後,他又遣使將繼位登基稱帝一事報於洛陽方麵及各地節度、南方諸國還有契丹國方麵知曉,預備於明年正月初二,進行郊祀典禮。

在給監國李嗣源的信中,李岌倒也說得客氣,自己祭奠武皇,卻被一眾軍將擁立,實出無奈,來不及通知監國及洛陽朝堂一眾大臣,還望見諒等等。話雖說的客氣,但是倒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朕現在已經做了皇帝,各位能奈我何?

至於李嗣源在看了這信後氣成什麼樣,就不關他的事了。

在登基典禮過後七天,晉陽宮,文華殿。

暖閣裡李岌坐在矮榻上,左右分別坐著新封的宰相張憲、太師安金全、樞密副使元行欽和禮部尚書盧弼。

這裡原來是行宮的書房,李岌日常就在這裡辦公。

坐在下首的盧弼道:「從洛陽傳回的消息,李嗣源意欲扶鄴王為帝,陛下素來謙和忍讓,就是李嗣源原來也找不出進犯的理由。現在他反叛的跡象已經很明顯,如果鄴王登基,他必然會以奉旨的理由討伐河東,陛下還需要早作打算。」

李岌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況且《禮》曰: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先帝之死,總與李嗣源有莫大乾係。不能與父皇雪恨,朕以為大恥,日思夜想都為戈武之事。然而咱們這邊總歸勢弱,須得仔細謀劃,方可保得平安無事。如今還需要先韜光養晦,等穩定根基後方可徐圖進取。」

老將安金全聽了後眼裡滿是欣慰,笑著說道:「陛下年少,便知效仿楚莊王,乃我大唐之福,社稷幸事。」

元行欽道:「這關中方麵,暫時無事,陽涼三關也有何福進守著,李嗣源的人馬想要北進,並不容易。唯有澤潞方向,尚未有可靠的大將坐鎮,未來形勢,有些難以把握。」

李岌說道:「這事我也想過,潞州昭義節度使孔勍已經七十多歲了,況且昭義軍由於當年李繼韜兄弟叛亂的原因,所餘兵馬不多。朕的意思是詔孔勍入朝為太傅,由元將軍代替他出鎮潞州,各位以為如何?」

元行欽道:「如此最好,隻怕那孔勍不肯奉詔。」

李岌道:「河陽節度使夏魯奇本是先帝親將,在之前倒也聽了朕的勸說移鎮澤州。正好過幾日朕欲親往澤州巡視,與夏魯奇當麵相談,盡量把他拉到咱們這邊來。到時元將軍可以一起過去,在潞州時,朕親自出麵,從那孔勍手裡接收潞州。

這潞州上黨,卻是晉陽南麵的門戶,非要控製在自己可靠的大將手裡不可。

張憲勸說道:「陛下萬不可以身犯險!」

李岌很堅定地搖了搖頭:「張公莫要再勸,朕之前已經仔細考慮過了,李家子孫,豈有貪生怕死之輩,這澤潞兩地,非要親自出麵才能解決!」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