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威塞騎(1 / 2)

加入書籤

「嗯?」李岌看向張樞。

「自三月以來,兩個月的時間,契丹入雲州界襲擾九次、入山北五次,而去年春季契丹越境襲擾三個月才有八次,每月不到三次,襲擾的次數增加了近一倍,而且每次出動的騎兵由原來的三、五十人,增加到二百餘騎,甚至上月有五百餘騎突入到通北城附近。」

「呃……這是不想讓人安生啊!」李岌感慨了一句,「是不是每次契丹人準備大舉動手之前都會這麼乾?」

「也不一定,如果我們內部生亂,他們的出動自然沒有先兆,不過,一般來說,這種小規模的襲擾,都是在為大規模的進攻來作試探可準備。」張樞說道。

「好吧,既然他們要動手,咱們總不能老這麼老乾等著被動挨打,總要主動出擊。」李岌想了想,「先搞清楚是哪個部落動的手,過去抄他們老窩。命史匡凝為黑山防禦使,安從進為九原防禦使,調李嗣豐為集寧鎮撫使,李存朔為張垣防禦使。」

他調兩人的騎兵到契丹邊界,就有了主動出擊的打算。

這史匡凝是晉軍名將史建瑭的長子,卻不如其父那般勇武,最大的好處是史家三代對李家忠心耿耿,放在任何地方都讓人放心。

邊地還是以大將坐鎮,實行軍事化管理,但是在晉地,李岌已經開始推行軍民分治。這是必然的事情,在安定的地區,當地駐軍全麵實行軍墾,實際上是把將領的權力轉移到了中書令屬下的屯田司手裡。

否則一鎮節度軍民都管,還是沒解決自中唐以來的藩鎮割據問題。

隨著屯田區的迅速發展,李岌需要更多懂技術的人去替他管理這些屯田衛所,主要是工坊和水利設施。招募的讀書人在晉陽書院隻經過半年到一年的短期培訓就被安排到了各地,還是人手嚴重不足。

手下那些軍將倒是想當地方官,這樣撈起錢來還方便些,隻可惜李岌根本不給這些大字不識幾個的粗漢們機會。想以後當地方官可以,先在軍營裡乖乖跟著書記官認字,把書念好了才能做官。

晉陽書院第一期的學生們除了書院留下了百十名學習最好的一部分,三百武藝較好的跟在李岌身邊成了親軍軍校,其餘全部派駐到各地任技術指導和文化指導。

這批學生在軍隊中倒是隻安排了三百餘人,擔任書記、參軍一類的職務。軍伍是注重實踐的地方,有些東西是在紙上永遠也學不來的。行軍打仗這東西,也是需要天份,但更多的是經驗的積累。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有些人一眼就能看出關鍵在哪,有些人就會懞著頭瞎乾。

這戰場上殺人也是件技術活,那些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老兵,能夠在戰場上以一當十,這是事實。

……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