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大舉入寇(1 / 2)

加入書籤

號角相連,烽火連綿,將契丹虜寇犯邊的消息傳遞了出去。

梁興來到碉樓下,站到了全身披掛甲胄的秦明身邊:「給我副盔甲,某也要登牆禦敵。」他對秦明說道。

秦明看了他一眼,隨即點了點頭:「也好,你是上麵過來的,如果避戰對士氣打擊有些大。」他轉過頭對自己的親兵說道:「陸風,去給梁參軍取副盔甲過來。」

那陸風領命後進了倉庫,過了一會兒,抱著一副盔甲出來:「參軍,卑職來為您披甲!」他對梁興說道。

晉陽出產的鎖甲雖然比紮甲、鱗甲要輕巧了許多,但是一個人也很難穿上,需要別人幫忙才行。梁興在陸風的幫助下穿上甲衣,並不是特別合身,顯得有些太了,隻得用束絛緊緊勒住。其後又戴好頭盔和牛皮製作的護臂。

「你用多重的弓?」秦明見他穿戴整齊,又問了一句。

「哦,我的射術並不是很好,更習慣於用弩,給我拿把四石弩吧。」梁興稍微有些臉紅,晉陽書院中那些勛貴子弟大多弓馬嫻熟,而他出身於普通的莊戶,從小沒有扌莫過弓馬,在騎術和射術這兩科上自然隻能算是勉強及格。

「咦,沒看出來,梁參軍力氣倒是不小。」秦明聽了有些意外,隨口誇了一句,普通的軍卒一般是配備三石弩,這能開四石弩的在軍中算是身體較強的一類,真正的猛士能使用五石的強弩,這才是十分罕見。

烽火台是古代邊陲瞭望報警的軍事設施,在西周時期已開始使用,在唐代時更是在北方邊境修築了一千三百餘座烽火台,用於警戒突厥騎兵的突襲入侵,為最終平定富有突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於唐末戰亂,北地烽火台多遭毀損,原來晉軍時期,甚至契丹騎兵突入到山北的武州或是雲州周邊才會有烽火示警。

古代烽火台報警信號大約有6種,即:烽、表、煙、苣、積薪和鼓,到了唐末、五代時期,又增加了用號角傳遞警報。其使用方法,並無統一規定,各軍都有保密規定,製度相當嚴密,如同古老的密碼一般,外人一般看不明白。不同信號的發出,都要根據敵情的具體情況,如時間、人數、方位、距離等。對此,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更換烽火訊息的表達方式,各烽火台守卒必須熟誦,能夠準確地識別和傳遞烽火信號。

唐代的烽火台要比漢代高大得多,台外築一圈圍牆,烽火台頂部專門修建有四座煙囪和四座火台,煙囪用來舉煙,信號傳遞得更為清晰。自李岌重返晉陽,登基稱帝後,隨著唐軍勢力重新向草原滲透過來,這明顯帶有華夏特色的烽火台也隨之從雲州和山北在北地草原漫延開來。

當梁興跟著秦明身後登上屯堡的高大碉樓頂部,卻見東北方石崖頂上的預警烽燧信號突然一變,居然是四座煙囪一齊舉煙,而且煙囪一側的烽火台也都點燃了大火!在斜陽的映照下,四道濃密的煙柱直沖多雲的天空,分外醒目。

「不好,怎麼是敵騎大舉入寇!」秦明頓時大喊一聲:「趕快把所有的烽火全部點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