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出征(1 / 2)

加入書籤

在李繼儼參觀皇家莊園的時候,李岌也已經召集群臣商議南征漢中之事。

任圜、元行欽對於李岌的選擇有些不理解,他們一直主張按照原來莊宗滅梁的路線,先取幽州,再進攻滄州、魏博。而李岌向他們說明最漢中的意圖是先打通與蜀地的商路,其間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而黃河南北之地,由於連年戰爭,民生疲敝,得到了就得投入巨大才能安頓民生,早得與晚得都無所謂。

這些人才理解,李岌對於戰爭的理解是有沒有好處,如果沒有利益,暫時就先放置,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先。

至於打仗,一群武將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既然決定出兵,李岌表示這次自己就不想禦駕親征了,關於主將的人選他認為任圜前次伐蜀也參加了,比較合適。但是任圜現在是當了宰相,表示自己是文臣,不宜領軍,給推脫了。其後任圜提議讓夏魯奇掛帥。

結果李岌搖著頭:「夏將軍是騎將,而此次征漢中多為山地,他不熟悉,且要以步軍為主,他不合適。」

樞密使元行欽道:「臣願前往。」

「興元府乃是末節,勝負無關全局,李嗣源有可能會從鎮州、定州方向反攻,還需要坐鎮晉陽,統籌全局。不如讓張敬達為帥,藥彥稠、安從進為副,另外從晉陽、河中抽調部分兵力,同華軍要防禦潼關,就不出動了。」李岌想了想之後說道。

既然天子已經提出人選,眾人就有有些不甘心張敬達撿了個便宜,也不好直接反對,就算是通過了。

另外李岌還任命熟悉蜀地的前蜀王王衍為兩川招撫使,前蜀國宰相張格和庾傳素為隨軍參事,跟隨張敬達大軍一起出征,為他出謀劃策。

任圜在聽了之後諫阻道:「這王衍乃前蜀國主,在蜀地還是有些人望,陛下此舉有放虎歸山之嫌。」

李岌笑道:「朕沒看出來王衍哪裡象老虎了,況且蜀地亂不亂與朕何乾,孟知祥和董璋兩人各懷鬼胎,亂了正好火中取栗。」

眾臣見他這麼說,知道是天子這是在打蜀地的主意,便不再相勸。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李岌開始把晉陽三大營的禁軍軍兵,這些已經訓練成熟,學會了讀書識字,遵守紀律又有些手藝的駐屯禁軍需要輪流到北地草原的屯堡駐紮,再換一批屯駐軍到晉陽周圍駐紮,接受新的調教。

北地草原上的屯堡雖然已經建好,可是邊地的日子要比在晉陽時艱苦得多,這是一定的。駐屯軍需要開墾荒地,築堤修壩挖渠,需要重新建造新的工坊,這些都需要有經驗的老軍戶來帶著乾才行。

一批新的屯軍,大概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基本掌握一門種地和一門水利、建築或是工坊裡的手藝,外地的駐屯軍需要輪換過來培訓,這也是增加他們忠誠度的一種形式。畢竟做過天子禁軍和沒做過的,內心的感受都不一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