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渭州(1 / 2)

加入書籤

康九的騎兵部隊被安置在永昌和山丹一帶,胭脂山一帶,被李岌從甘州和涼州討要到了自己的手上,當作皇家的養馬地。朝廷的勢力等於是從這裡伸入到河西,以這裡的屯田區為根據,其後再慢慢擴展。

使用和平的手段威服河西,雖然留下的隱患不少,李岌自信這些問題隨著屯田區的增加,終歸會得到徹底解決。

其餘的各軍陸續重返駐地,而李岌卻沒有直接返回晉陽,而是帶著五千禁軍,沿葫蘆川(清水河)前往關中。

他現在把目光又投向了隴右。

他並不會小瞧這個時代的對手們,但也不會太過高估他們。

雖然到了戰場上,自己肯定無法與這個時代的猛將們相較。但是頭腦裡比他們多出一千年的學問,讓李岌有許多種辦法能弄死他們。

穿越者的長處在於傳播學問,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為這個社會增加更多的財富,而不是在戰場上與這些莽夫們比肌肉。

治大國如烹小鮮,軍心民意這東西,要說復雜起來十分復雜,要說簡單也十分簡單。

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就會發自內心地擁護誰。

當然,這種淳樸的情感進行大力引導和宣傳,使得其升華到另一個高度。

涇原節度使李繼昶也算是個妙人,從十五歲出鎮渭州後,政績隻能說是不好也不壞,頗有些黃老無為而治的習氣。岐王李茂貞當了一輩子軍閥,而生出的三個兒子卻都喜歡文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於軍伍之事沒一個感興趣的。

也許是看到自己的子嗣都沒什麼野心,李茂貞在後唐立國後,算是第一個表示臣服的軍鎮。他這一選擇也算是十分明智,鳳翔李家在五代亂世中,最終得以保全,躲過了絕大多數唐末五代軍閥們身死族滅的下場。

渭州這地方,北魏時開始設置,治所在秦州以西渭河上遊隴西城。安史之亂後,隴右河西大部分淪陷於土蕃,唐末時重置渭州,治所遷置到了涇河上遊的平涼城。

對於沒有什麼野心,又十分懂事的鳳翔李氏兄弟,李岌待之非常優寵,在李繼昶拜見後,親自下馬相撫,與之行執手禮,並讓其與自己並轡入城。

能與天子並轡而行,這已經是很高的待遇了。

「朕這次親往河西,看到華夏子孫身穿氈衣,口說胡語,民生凋敝疾苦,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不能撫有萬民,是天子的過失。鳳翔府與隴右秦州本是一體,可惜的是隴右的渭州淪陷於土蕃久矣。朕欲開拓收復隴右河湟失地,李兄是否有意前往隴右一行?這可是樁名垂青史的功績。」李岌到了渭州軍衙內,與李繼昶了解了一下渭州、涇州的民生治政情況,然後忽然轉過話題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