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與文明(1 / 2)

加入書籤

對於晉地和山北地區這兩年的發展,李岌是不滿意的。

在最早開發的晉陽周邊、忻代和山北的武州、蔚州,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似乎達到了農業時代的極限,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領先了大唐其他地方甚至是有數百年的時間。

作為帝王,他在內心裡還是很羨慕記憶裡的國朝初期的經濟發展速度的,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就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隻不過仔細想想又不禁啞然失笑,那是一個成熟的工業時代,隻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官方推動,那種成就也算是水到渠成,況且也有一個強大的北方鄰居的技術支持。

除去兩川,北軍的控製區內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萬,這讓李岌在軍事上的選擇上更加遊刃有餘。

平定洛陽方麵的「叛亂」是今年既定的策略,至於其他地方目前以安定為主。

晉陽朝廷對於百姓的稅賦並沒有減輕,一如過去那般沉重。朝廷的方略就是打壓各地方的地主豪門,甚至是自耕農,把從他們那裡搜刮而來的財富來補貼各地越來越壯大的軍屯區。李岌在朝堂中反復向各級官員所灌輸的觀點就是各地的屯田軍才是維護統治的基礎,那些地主豪門卻是潛在的敵人,而那些豪無組織的自耕農也是對於維護統治沒有多大的益處。

朝廷的策略就是先消滅自耕農,迫使他們加入軍戶。各地的自耕農如果覺得無法承受官府的沉重稅賦和徭役,可以向官府申請轉為軍屯戶,官府則會按他們原來的土地給予一定的補償。

限製地主豪門的最主要政策是在國內實行糧食統購統銷,禁止私人從事與糧食相關的交易,但是肉類、禽蛋、蔬菜等副食品卻不在限製之列。

土地國有,是李岌的一個夢想,也不是什麼天下為公的所謂情懷,而是他隻是想單純地還原自己記憶裡那個所熟悉的世界。

隻要有時間,李岌就會總結出一些目前比較適宜推廣的生產技術,先教給自己身邊的學生親軍,再通過晉陽書院傳播出去。

知識的傳承本身就是個大問題,華夏民族原本是一個充滿了創造力的民族,曾經創造過這個世界最輝煌的先秦百家時代。在前世的時候,李岌一直是堅持認為先秦時代的華夏文明,應該領先於整個世界至少二百年的時間。

可是自從有皇帝這種恐怖的物種出現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華夏歷代的皇帝都在孜孜不倦地毀壞著這個古老的文明傳承和延續,期望讓自己治下的民眾重新回到過去的奴隸時代蒙昧順從的狀態裡。

自從始皇帝時代開始,華夏歷代的皇帝就開始喜歡上了使用焚書和**的方式來禁錮底層民眾的思想,許多先人偉大的發明和創造都就這樣被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華夏民族的傳承斷絕是從工匠被禁錮開始的,在春秋戰國時代創造了十分燦爛文明的公輸家和墨家地位一落千丈,因為皇家擔心他們發明的武器會危及到自己的統治甚至是生命。出身公輸家和墨家的工匠們被皇家禁錮成了私奴,地位低下,不允許他們讀書習字。於是原本一些發明創造隻能靠心口相傳,而且思想越來越狹隘,手藝成了自家活命的保障。

於是開始出現傳承斷絕,加之異族入侵對於漢民族傳承的破壞,反而是後代的技術反而不如前代,比如說唐朝的天文測量儀器甚至還不如漢代精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