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法律(1 / 2)

加入書籤

農業社會的盛衰是和糧食產量直接相關的。

華夏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能耐受痛苦的一個族群,隻要擁有足夠的糧食,整個的社會就會變得十分安定。

這台巨大的國家機器終於是給扳回到了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了,李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所建立起來的勛貴官僚體係在保障著這台機器的平穩運轉,他們在朝堂中通過從晉陽所延伸出去的十多條官道,盡可能地去控製著這個龐大帝國內部裡的一切。

規矩和法律,是國家運行的保障。

清廉的官員並不一定就是好的官員,也有可能就是個沒什麼本事的死腦筋。

凡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做事的時候要懂得把握分寸和節製。比如一個縣級官吏,你一年撈個百十萬,上麵睜隻眼,閉隻眼也就過去了,但若是非要弄上一個億,那不收拾你還會收拾誰?

唐末五代的混亂是因為朝廷權威的缺失,已經無法維護法律的尊嚴,培養法律意識和推進法律建設這是現在的朝廷應該去做的事情。

人人都要遵守規矩。

人類社會的秩序就是因為日常的行為由各種各樣的規矩來約束著的。比如道德、慣例和禮法等等,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的約束,人類實際上比野獸也強不了多少。

都說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實際上基本是不可能完全做到這一點的,即使是在後來的法製社會都無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公*正。勛貴階層願意維護現有的體製,是因為有一種叫做法外施恩的東西存在。

許多後世的人在經歷過明清以奴為畜的時代後,都以為在視人命為草芥的唐末五代打死一名奴婢是小事一樁,豈不知在《唐律》和《宋律》中,作為家主人如果是以私刑打死了奴仆是要擔負刑責的。

李繼能現在就乾出了這樣一件蠢事。

作為晉軍名將和立國最大功臣之一的李嗣昭在戰死於鎮州城下後,他所留下的八個兒子裡麵,因為叛亂或是兄弟相殘已經是死了五個,現在就還就隻剩下了三個原來還未成年的。這三個人裡麵,就是作為老小的李繼忠老成持重,還算有出息,現在成了駐節邕州的嶺南招撫使。另外的兩個李繼能和李繼襲,簡直就是一對標準的紈絝,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屬於爛泥扶不上牆的那一種。

李繼能喝多了酒,撒酒瘋,把一名犯了小錯的婢女給打死了。

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情,民不告,官不究,都是私下賠錢了事。

但這一次,那婢女的家人出於義憤,就把這事告到了官府,要為自家的女兒申冤。

太原縣沒有辦法,隻能是派人先把李繼能給抓了起來,至於如何處置,這得上報宗正寺。

李嗣昭是武皇義子,所以他的兒子們也都在皇族名冊裡,歸宗正寺管。

《唐律》中對於這種罪行的處罰並不是殺人償命,而是「杖五十,徒一千裡,充軍三年」,也就是說發配到一千裡之外,無償服三年邊役,另外還要賠償人家家人的損失。

李家對於罰款賠償都沒什麼異議,主要是發配充軍這一條有些受不了,就托了不少人在李岌麵前說情。實際上有一些老將出麵講情,也並不是僅僅是因為李家的麵子,而是由於自家的一些顧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