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裝備生產(一)(1 / 2)

加入書籤

「將軍,這是您要的本月裝甲車輛生產情況報告,我已經審核過上麵的數字了。」位於洛陽皇宮對麵的帝國陸軍部大樓西側陸軍裝備局辦公樓內,裝甲車輛裝備處的處長李國豪上校正在向局長任駿中將報告著本月的各生產廠家的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這些工作在戰前原本應該是生產計劃處的事情,可是在戰爭開始,帝國隨之轉入到了戰時經濟體製,絕大多數與軍工相關的生產工廠都納入到了帝國工業生產計劃委員會的統一管理之下,連各軍種的裝備生產計劃處也都劃歸了這個權力很大的工業委員會領導之下,裝備局的各種生產情況報表隻要由各裝備處自行來完成。

「坐吧,上校。」任駿中將指著對麵的椅子,招呼著比自己小一輩的親戚,他是個參加過上次大戰的老兵,在帝國陸軍部後勤部門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二十年。任駿中將能夠在主管國內幾乎所有陸軍裝備評審、生產計劃和采購的陸軍裝備局局長的重要位置呆了十多年的時間,並不全是因為他的資歷和工作經驗,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曾經做過已故的章天齡陸軍元帥的副官。

有的時候,老上司的人情和麵子還有很管用的。

「裝甲兵總監符庚年將軍需要一位精通裝甲裝備的副手,我向他推薦了你。」任駿抬起頭來對李國豪說道,「最高統帥部決定把陸軍的規模從目前的860萬人擴充到1220萬,裝甲部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擴充,這位新上任的裝甲兵總監似乎對國內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生產情況很不滿意。」符庚年大將在三月份接替退役的安雲逸元帥成了帝國陸軍第二任的裝甲兵總監,當然很急於擴充陸軍中的裝甲部隊規模。

在東法蘭克王國向帝國宣戰後,在帝國東歐戰場形勢吃緊,不確定因素增加了很多,這也是最高統帥部決定擴充陸軍規模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目前帝國的戰略重點是以海軍優先,陸軍方麵分配到的資源隻有海軍的七成,另外就是國內工廠的生產規模也滿足不了陸軍方麵對於裝備特別是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和運輸車輛等方麵的巨大需求。

「什麼時候去報到?」李國豪問道。

「並不是太著急,符庚年將軍正在薩爾區的幾家坦克廠進行視察,估計三天後才能回來。你先熟悉一下裝甲部隊方麵的情況,等陸軍部的正式調令過來之後再去裝甲兵司令部去報到。」任駿說道,「最高統帥部很重視裝甲部隊的建設,你去那裡很有希望在時間內就晉升到將軍。」

「謝謝您的關照,但願別犯什麼錯誤就好。」李國豪說道,「聽說那位將軍的脾氣可不怎麼隨和。」

「哈哈,想讓你犯些錯誤並不是很容易呢,你可是裝甲裝備方麵的專家,而且還是機械工程學博士,他們可沒有你這樣的學歷。」任駿打趣地說道,「不過,聽說你總是反對在裝備上使用一些新的技術,這可不怎麼招人喜歡。」

李國豪聳了聳肩,攤開雙手:「我隻是反對過多裝備一些製造成本過於高昂而且不太成熟和可靠的技術。」

從任駿將軍的辦公室出來之後,李國豪去檔案室裡借調了一些帝國陸軍裝甲兵編製和裝備情況的資料,其後的幾天時間裡,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這些檔案。實際上他自共和301年後就主要和各種裝甲裝備在打交道,對於帝國裝甲部隊的情況一直比較熟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綱手和二哈的幸福生活 大道戰仙 我能預知災變 籃壇之嘴炮巨星 蘇建的冒險生活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為天下計 小醜小姐顛覆漫威 超能宇宙紀元 基因怎麼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