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1 / 2)

加入書籤

1912年和1913年,巴爾乾地區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1914年7月24日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復。通牒內容極其苛刻,要求製止一切反奧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宣傳的官民,由奧匈派員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凶手」等。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除違反自身憲法、損害主權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爭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7月30日,俄國和奧匈帝國開始戰爭動員。

7月31日,德國向法國和俄國發出「雙重最後通牒」。

8月1日,法國、德國開始戰爭動員,德國宣布與俄國進入戰爭狀態。

8月2日,德軍進入盧森堡。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英國開始戰爭動員。

8月4日,德國向比利時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奧匈帝國於8月5日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協約國方麵參戰的有:英國、法國、俄國、日本、比利時以及幾個巴爾乾半島國家。同盟國參戰的是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中國。同盟國方麵:奧匈帝國是當事人,德國是同盟國的核心支柱,土耳其因為被俄國、法國、英國侵占領土而參戰,中國一直跟德國關係密切,而且想奪回被俄國侵占的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所以也加入了同盟國。

在德法邊境上,密布著要塞、堡壘、地下通道。原因是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普魯士人在德法邊境的戰鬥中摧毀了法軍,然後長驅直入,包圍和攻陷了巴黎。統一的德國吞並了法國工業重地阿爾薩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內的洛林的一部分,從而很大程度的從軍事與經濟上削弱法國。

為了防禦德軍,法國於是以沿著一百五十英裡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係列堡壘。東南從瑞士的堅不可摧的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開來。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設計了一個寬闊的缺口,作為迎接敵人進入的巨大陷阱,然後用從掩護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體中發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殲滅。從德法邊境進攻法國,那將是死路一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天醫下山 霸道九爺不經撩溫呦呦厲九 澀澤隻想要結晶 絕世武唐 開端小說 穿成魔尊的短命白月光 養龍注意事項 人形機械[無限] 我靠算命成為豪門團寵 論渣男改造的一千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