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太師出馬,誰敢爭鋒?(1 / 2)

加入書籤

「啟稟陛下,有一支兵馬控製了渡口,阻止我軍渡過黃河!」

「什麼,看看去!」

自從得知曹叡登基為帝,蕭逸親率大軍東進的消息,叛軍內部就炸開鍋了,當即丟棄了一切淄重,日夜兼程向北狂奔,隻求渡過黃河躲避一下!

那知好不容易到了黃河岸邊,卻發現渡口被封鎖了,前鋒遊騎不敢怠慢,連忙把情況匯報上去。

曹熊聞訊嚇了一跳,帶著司馬懿、華歆、王朗、曹真等人登上一座土坡瞭望,隻見陽穀渡口果然被一支騎兵占領了,從旗幟、甲胄上來看,正是大名鼎鼎的玄甲鐵騎!

「唉,悔不聽仲達良言,以至落入絕境之中,如今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罷了,事不成皆天命也,大家自行散開,各投生路去吧!」

曹熊後悔的直跺腳,原來在渡河路線問題上,內部有過一場激烈爭論。

司馬懿提出建議:以一部兵力佯攻延津渡口,把玄甲軍吸引過去,主力人馬則從白馬渡口過黃河,日夜兼程直取鄴城,而後聚集河北士族共圖大事!

可惜這個建議被曹熊否決了,理由是『聲東擊西』之計太簡單,肯定會被敵軍識破,而後將計就計,在白馬渡口設下埋伏!

大軍若從白馬渡口過河,無異於自投羅網,還是從陽穀渡口過黃河安全一些,同時派出兩支疑兵,分別向延津、白馬方向運動,以吸引玄甲軍的注意力!

君臣意見相左,自然是皇帝做決定了,十幾萬大軍日夜兼程奔向陽穀渡口,兩條腿都快跑斷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被人家堵了個正著。

其實曹熊堅持走陽穀渡口,正如蕭逸預料的那樣,在經歷了一連串挫折之後,這位『皇帝陛下』失去了雄心壯誌,隻想盡快退回青州老巢,而後乘船出海避難去!

「陛下切勿擔憂,雖然被敵軍搶占了先手,但是我軍尚有一線生機!」

「哦,仲達此言當真,我軍生機何在?」

「陛下請仔細看,敵軍背水列陣,無路可退,此一忌也!

占領渡口,卻未立營寨,以至無險可守,此二忌也!

三萬人馬集中渡口附近,那裡地形逼仄、土質鬆軟,騎兵根本馳騁不開,難以發揮出沖擊力,此三忌也!

連犯了三個兵家大忌,可見對方統兵者必是一個庸才,或者毫無征戰經驗!

我軍遠路而來,人馬比較疲憊不假,可畢竟還有十幾萬之眾,數量是對方五倍有餘,隻要陛下親自鼓舞士氣,大小將士奮勇廝殺,起碼有八成把握奪取渡口,順利渡過黃河去!

自古成大事者,無不是心誌如鐵、愈挫愈勇之輩,如今隻是小受挫折,陛下切不可灰心喪氣啊!」

自從發現曹熊的性格缺陷,司馬懿悔的腸子都悔青了,真不該跟這種外強中乾的廢物合作,以至陷入了困境中,可是已經上了賊船,再想下去是不可能了。

隻能拚命鼓舞士氣,希望曹熊與眾人都振作起來,那樣還有復興的機會,至於眼前戰局嗎,司馬懿分析的很精辟,可是話隻說出來一半!

背水列陣卻是兵家大忌,可敢於這樣用兵者,未必就是庸才!

不要忘了,韓信就曾背水列陣,指揮著一萬多老弱殘兵,打敗二十萬精銳趙軍,還斬殺了對方統帥,一舉獲得『兵家之仙』的美名!

因此上,敢於犯兵家大忌者,要麼是個庸才,要麼就是堪比兵仙的厲害角色,對方統帥料事如神、能搶先一步占領陽穀渡口,十之八九屬於後者啊!

而且司馬懿隱約感覺了,統帥這支玄甲軍的就是蕭逸,也隻有他有這般精準的戰略眼光、和背水列陣的本領!

可是這話不敢說出來,否則曹熊、曹真、華歆這些人,肯定嚇的屁滾尿流,這仗也就沒法打了。

「陛下,仲達言之有理,咱們傾盡全力拚一場吧!」

「陛下,到了這個份上,拚光亦光,不拚亦光啊!」

……

「既然如此,那就拚了吧,司馬仲達聽令,朕授予你統轄兵馬之權,擊破敵軍,奪取渡口!」

在眾人的勸說下,曹熊終於振作了一些,還解下月要間佩劍遞給司馬懿,讓他全權指揮這場戰鬥!

「臣領旨!」

司馬懿接劍在手,激動的眼淚都流出來了,倒不是感謝曹熊的信任,而是自己終於執掌兵權,可以在戰場上顯露本領了!

話說自己少年之時,就立誌成為一名統帥,帶領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決不讓衛青、霍去病專美於前!

那知出仕以後,先是蕭逸壓製,而後曹操壓製,接著曹丕壓製,整整二十一年啊,自己從未掌握過兵權,空有一身文韜武略卻無處施展,其中痛苦可想而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千裡踏歌行 錯位的戀人 校草請等一下 劍修師妹超凶 南喬眼中有星辰 村姑升職記 向陽向暖異日依舊 穿越之落逃王妃 帶著倉庫到大宋 重生食神學霸不軟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