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社會需要這樣的藝術家!(求追讀)(1 / 2)

加入書籤

藝術不分國界這件事是真的,藝術不賺錢也是真的。

影展的第一天上午,參觀人次幾百人,有二十幾個外籍人員來參觀過,都對陳立安的作品贊不絕口。

近千人次的參觀,並沒有給陳立安帶來任何的收入。

免費的嘛,藝術怎麼能談錢呢。

俗!

不過進中國美術館還是要買門票的,反正陳立安是一分錢沒有的,能在這裡開影展都是花錢的,還想要人家給你錢?

想想就好

沒錢也無所謂,陳立安也不在乎那一點,這次的影展在其他方麵給陳立安帶來的收獲是極大的,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落日餘暉——被遺忘和欺騙的人》影展經過上午的展出和一中午的發酵,在下午兩點鍾的時候迎來了參觀高峰。

隻是那些老人大多都已經去休息了,作品所帶來的震撼遠不如上午的時候。

為了讓這些老人能來完成這次影展,陳立安也是花了不少錢的,包吃包住包工資。

連續七天每天上午配合陳立安進行一次完整的行為藝術。

下午來參觀的大多數是幾大院校的學生,本身知道這裡有展覽還很牛逼,就都跑過來了。

展廳裡來來往往的年輕人對這種影展模式很好奇,也對陳立安的每一幅作品感到驚嘆。

這些年輕人還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藝術思想,既不想接受過去也不知道未來,陳立安的作品給他們帶來了很強烈的思考和啟迪。

藝術和空間的聯係在這一刻被加強,不同於剛剛萌芽的公寓藝術那種裝置試驗,也不同於玩樂主義和政治波普的迷茫和嘲弄。

更是和東村那種通過身體的表現力和自虐表現出和環境的聯係完全不同。

藝術和現實的緊張與對立在陳立安的作品中完全消失,和現在隱隱形成的新保守主義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

相較於這些年輕人,一些經歷過85美術新潮出國又回來的藝術家們,對陳立安的影展感受到強烈沖擊。

不同於回避現實的玩樂主義和政治波普的調侃,陳立安的作品將社會和現實緊緊的聯係在一起,並且更加的直觀。

90年代新潮流的玩世不恭精神背後卻藏著一種世俗化的心態,但是這種潮流在陳立安的作品完全看不到,也不同於那些出國返回的藝術家們身上的那種對85美術新潮的延續和反思。

陳立安走出了一條和其他人並不相同的路,一條看起來更能夠被社會接受的路。

展廳中的人在知道明天上午還會有完整的作品展現後,心裡都決定明天一定要來再看一次!

一直遊走在展廳裡的幾位國外藝術家和藝術批評家很想找到陳立安和他聊一聊,甚至有幾個法國的藝術家想邀請陳立安去國外進行展覽!

歐洲的這些藝術家們真的愛死了陳立安的這種藝術形式,這讓他們看到了一個中國藝術家們完全不同的東西。

隻是他們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陳立安在哪裡。

在美術館的一個休息區裡,陳立安正在和幾個記者聊天。

幾個來自不同藝術雜誌的記者,陳立安有些記不住他們每個人背後的雜誌什麼。

世界美術、中國文藝家、大眾攝影、美術、人像攝影等等。

陳立安像是被群狼環伺的羔羊,看起來在瑟瑟發抖。

「這次的影展是你對社會的反思和警醒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鬥羅:開局怒懟大師 中醫在紐約 快穿之黑月光在修羅場鯊瘋了 極道蠱魔 美強慘的黑月光她不當了 我的技能有特效 獵魔人世界的軍閥 大宋女術師 萬界領主,開局人族禁咒大法師 從寶蓮燈前傳開始穿越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