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不服就乾(1 / 2)

加入書籤

第070章不服就乾

冉明在楚王府設立翰林院,然而這個翰林院其實是唐朝時代建立的機構,本身是身為才華的文人為皇帝起草詔書的地方,但是冉明真正的用意是效仿宋朝時期的翰林院,讓翰林院學士成為他的幕僚團!用晉代的官職相當於散騎常侍。

現在冉明給翰林學士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完善楚國法律。針對世族、部落首領控製家族、部族人口,壟斷人力、田地、物資等各種資源的現象,修訂第一個《稅務法》,無論是誰,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必須交納稅,按照農民、三十稅一、牧民十稅一,商賈利潤十成抽三的原則,修訂詳細的法案。

由於冉明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根本不了解這個時代的產業結構和相關潛規則,當然這修訂法律的工作,主要落在王猛和十名翰林學士身上。

至於冉明則帶著他的圖紙來到軍器監找到牛實,把他的軌道車圖紙讓牛實打造!為了節約寶貴的鋼鐵資源,這個軌道車其實非常簡單,底下四個鐵輪,支架和底坐用鐵打造,而上麵的車箱則是木材代替!

把圖紙和製造要點告訴牛實,冉明對軍器監視察起來。

現在的軍器監已經把架子建立起來了,下麵設一個弩坊署,弩坊令就是馬均的後人馬營。按照冉明的設想,他的敵人目前主要是鮮卑和氐秦,以騎兵為主,利用弩機是最好的辦法。

雖然弩機的製造費用比弓箭貴得多,不過弩機有一個弓箭無法擁有的優勢,那就是訓練快。隻需要一個時辰,就可以把一個農民訓練成弩手。

冉明看到馬營,就沖他問道:「馬坊令,現在弩坊署一天可以製造多少馬公弩?」

馬營用衣袖擦擦額頭上的汗水道:「回稟殿下,現在弩坊擁有一千多工匠,每天可以製造一百六十把馬公弩,外加四具八牛弩。」

八牛弩其實就是一種床弩,理論說是需要八頭牛的拉力,才能上弦,如果要用人,則需要一百個士卒才能上弦。

不過由於馬營發明槓杆代替人力上弦,此時的八牛弩僅需要六個人合力就可以上弦了。而且馬營針對床弩不易瞄準,構造笨重,機動性較差的特點,為八牛弩裝了車輪,形成了騾馬可以牽引的弩車。

為了方便瞄準,馬營就利用家學機械知識將弩機底會上裝上了一個活動的轉盤,可以將八牛弩上下左右移動,瞄準目標。這樣以來,這具八牛弩就變得麵目全非了,冉明看到這樣的弩車,怎麼好像歐洲大片《黑夜傳說》中的弩炮。

當然也不全是,這種弩勁道極大,當然人是無法扣到機括的,發射時弩手高舉起一柄大錘,以全身力氣錘擊板機,於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嘯著飛向敵方。這些箭很粗大,箭鏃是扁鑿形的,所以叫「鑿子箭」,

射程可以達到八百餘步。如果排列八牛弩陣,簡直就可以復原蒙恬河套大戰匈奴時的場景!

不過,冉明看到無論八牛弩還是馬公弩,製造效率都很低!

冉明依稀的記得,在後世看過秦代弩匠,他們也是差不多一千人,一天就能五百副秦弩,或一千三百張三石強弓。

冉明觀察了弩坊署的製造過程,終於發現了問題,這和冉明在後世的工廠完全不同,他們基本上都是由每一個人單獨完成大部分駑機構件,速度慢,效率極差!

看著冉明鄒起眉頭,馬營趕緊解釋道:「這是由於工匠技術還不熟練,日後等他們熟練了,會做得更快一點!」

冉明道:「這樣還是太慢,為何不把製作弩機的工序分解開來,像製造弩臂的專門製作弩臂,負責製弦的專門製弦,所有的弩機構件,分別有專門的人完成,這樣以來,每一個工匠隻需要學會製作其中一個簡單的構件就可以了。然後把所有的零件都由不同的人完成以後,統一讓專門的人負責組裝,這樣以來,速度快,效率也高,而且更能保密。」

馬營驚訝的看著冉明道:「殿下也知道《考工錄》。」

冉明不解的問道:「什麼是考工錄?」

馬營道:「《考工錄》是當年墨子所著的機關製造術,家祖就曾得到一冊殘缺的《考工錄》,根據《考工錄》製作了這副馬公弩,而且在上麵記載了殿下剛剛所言的那種製作方式,先秦工匠就是依靠這種方式打造了大量的神兵利器,如若不然,先秦也難以橫掃六國!」

接著冉明針對自己的見識,把流水線作業的特點和相關注意事項告訴馬營,讓馬營自己慢慢改進弩機的製作。

除了軍器監的弩坊署,軍器監還有一個甲坊署這個署令由牛實兼任,主要製作的是鎧甲和各種兵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實業帝國 文娛神國 歌手中的泥石流 超級工業霸主 王子或海盜 草根飛揚 富貴盈香 恭請陛下斬仙 天道罰惡令 殘王的錦鯉王妃太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