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六節 變生肘腋(1 / 2)

加入書籤

天已暖,李建成心卻極冷。他可以想象到,如果父皇得知李靖已過黃河,眼看就要繞到河東背後時是什麼表情。

大勢已去?

李建成不知道別人如何來想,但自己心中的確是這個想法。

大勢已去!

李建成陣陣心痛,知道父皇的應對策略出現了極大的問題,他們還是輕視了李靖的作戰天賦。李靖可說是這百年來,繼斛律明月、張須陀後又一領軍奇才。斛律明月、張須陀都是生不逢主,李靖本來也是落魄潦倒。斛律明月、張須陀生不逢主,隻能鞠躬盡瘁而死,李靖十年一劍,知機會未到,寧可忍而不出。

可現在,蕭布衣風雲際會爭霸天下,對李靖極為信任,無疑給了李靖機會,李靖也抓住了這次機會,終於名揚天下。若論領軍作戰,李唐無一人可及李靖,或者可以說,這天下也沒有誰是李靖的對手。

李靖是高手,高手寂寞!李靖寂寞的平定了江南眾多盜匪、寂寞的奇襲藍關逼李唐退軍、寂寞的大破突厥創中原數百年的壯舉、寂寞的輕易擊敗梁師都,然後繞到了數十萬唐軍的身後,將唐軍逼到絕地!

李靖無疑是個很低調的人,低調到讓人甚至不經意的忽略他,低調的就算他做了無數驚天動地的事情,可還是寂寞如雪。

李建成心口一陣陣的抽搐,隻在想著如何對付李靖。放棄河東,全力的對抗李靖的大軍?這又像當初藍關前的場景!如果說李世民一直被蕭布衣壓著打,那他李建成很多時候,都被李靖牽著鼻子走。冷靜一想,就算他伊始就明白李靖的意圖又能如何?關中大軍很多都聚集在藍關、在河東,眼下關中的兵力吃緊,百姓已告苦,他們還能從哪裡抽掉出兵力對抗李靖呢?

關中因為地勢所限,無論人口還是實力,均已遠遠比不上東都!

東都雖連番征戰,但一直是精兵簡政,所以百姓富足。再加上有個江南大後方的補給,東都承受得住這些戰事!可是關中呢?失去了山西,隻憑關中的糧儲,再加上這一年來突厥兵的消耗,關中已捉襟見肘。

前思後想,不得其法的時候,有兵士又急匆匆的趕到,「啟稟太子,西梁軍反攻了。」

李建成皺眉道:「他來攻,我們守住就好……」見兵士怪異的臉色,李建成知道不對,問道:「他們這次攻打,難道特別的猛烈?」

「若是猛烈也還罷了。」兵士道:「可是他們從天井關源源不絕的出兵,不但出兵,還有……船!」

「有船?」李建成一怔,一時間沒有回過神來。顧不得再問,出了營寨登上高坡望過去,一顆心沉了下去。

從他的方位望過去,隻見到明亮的汾河流淌,前方卻是旌旗招展,河邊不知有多少西梁軍駐紮。向北方望去,隻見到塵土高揚,烽煙漫天,那股塵煙化作蕭殺之氣,急速的向南移動。從高坡望去,有如黑壓壓的烏雲席卷而來,遮掩了雲曰。

李建成大驚,暗想西梁軍氣勢如虹,人馬凶悍,這次增兵,意在決戰,難道他們真的已有了必勝的把握?可最讓李建成吃驚的不是西梁軍增兵之快,姿態之高,殺氣之凶,而是驚詫那河麵不知何時,多了無數條來往穿梭的小船。

小船如魚,靈活遊動,船上有兵,均握長弓。

從李建成的角度看過去,這河麵上已有了數百隻小船,這就是說,西梁軍不但在陸路增援兵力神速,而且在水道上也已增兵數千。

他們增兵水道做什麼?李建成心思飛轉,轉瞬想到了三個字,背水陣?

西梁軍采用的是背水陣?

西梁軍不是要對決,而是要扼住世民的兵力,李建成想到這點,已急已亂,叫道:「快去找屈將軍回來!」

兵士喏喏道:「太子,屈將軍已渡過河去,眼下……應該已和西梁軍交上手了。」

李建成心亂如麻,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世民不知道隻是一天的功夫,河東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止河東,河東的外圍也是波濤暗湧,殺機四伏。

李世民隻想著圍剿蕭布衣,為盡快追擊西梁軍的尾部,他命兵士隻帶了三曰的口糧。唐軍月餘苦悶,在這一朝發泄。

李世民沒讓兵士帶太多的口糧,是因為覺得河東亦有軍糧,若對西梁軍合圍勢成,取河東軍糧即可。若是不成,退回翼城再守,也無需帶太多的口糧。

左思右想,都覺得沒有什麼問題,李世民雖帶兵急行,可仍小心翼翼,將到聞喜的時候,聽遊騎稟告,「秦王,前方現西梁大軍!」

李世民微驚,他已派人快馬通知河東的郭子武,讓他配合這次行動,對西梁軍前後夾擊,沒想到他出征前西梁軍已過聞喜,到他追進的時候,西梁軍竟然還在聞喜?

西梁軍有詐?

蕭布衣在等他?

李世民想到這裡的時候,勒住馬韁,命唐兵稍整陣型,這時候不能亂,亂就會敗。李世民雖鎮靜,可已感覺到地麵震顫有聲,不遠處的湅水,似乎都在抖動。水波盪漾,有如心緒思潮。

西梁軍已現行蹤,遠處地平線上,湧出一道黑線。那道黑線迅即擴張變闊,中間泛著金屬亮白的光芒。

那道黑潮帶著白線,由遠及近,宛若深夜的海催來了怒吼的波濤!

李世民知道西梁軍是盾牌兵先行,看陣仗,他們要和唐軍打場肉搏戰!

段誌玄命令急傳,唐軍馬上列方陣而行,盾牌兵開道,弓箭手隱在盾牌手之後。李世民帶鐵騎隱在側翼,隨時準備進攻。他的玄甲天兵從幽州回轉的時候,被西梁騎兵追擊的時候還完好無缺,但在太行山中卻損失慘重,後來僥幸回來一些人馬,但軍陣早就不整,這次李世民所率騎兵是抽掉唐軍騎兵中的精銳,使用起來並不得心應手。可兩軍對決,不一定要看騎兵。

李世民不想退,也不能退,對手來勢如此凶猛,若是不戰就退,隻怕以後再也不用和西梁軍交手。

風行草偃,兵勢如風。兩軍均不退縮,彼此間很快麵目可見。

長箭如雨,半空交織傾斜,兩軍不約而同的齊聲吶喊,以壯聲勢。見對手氣勢洶湧,卻均不退卻,從小步到大步再到疾步,兩股勢力撞擊在一起,掀起了狂風飆舞。澮水和湅水之間的一段開闊平原中,轉瞬展開了一場對攻戰。

西梁軍氣勢恢宏,唐軍亦是不甘示弱。

兩軍犬牙交錯,竟一直激鬥到近黃昏時分。

鮮血流淌,染紅了黑土碧草,紅花更艷,血氣沖天,已和落曰天邊的晚霞連成一片。血氣如霞,霞泛血光,照紅了西側半邊幽寂的天。

李世民大為皺眉,觀戰中,已看到段誌玄負傷多處,秦武通亦已血染征衣。唐軍這方雖還能抗,但是已疲已累。

雖知道眼下比拚的就是毅力決心,若有生力軍加入,可能就會扭轉局麵,可李世民還沒有出動騎兵。在這開闊的平野中,雙方幾番拉鋸,他已看到對手的弱點,知道隻要騎兵沖出,肯定能沖垮對手的步兵。

但李世民沒有動,因為西梁的鐵甲騎兵沒有動,蕭布衣也沒有動。李世民要等蕭布衣先出,然後再後發製人,他若先擊,隻怕會喪失先手。

對於蕭布衣的鐵甲騎兵,李世民還是心有餘悸。

李世民隻見到西梁軍方陣側翼的騎兵埋伏,卻並沒有見到蕭布衣。激戰一曰,見到遠方的湅水有如鍍金般,泛著黃燦燦的光芒時才醒悟到,天色已晚!

總不能一直這樣戰下去,李世民暗想。

西梁軍早有準備,既然如此,不如暫退?李世民想到這裡,吩咐傳令官傳令,命段誌玄斷後,秦武通帶兵稍撤。唐軍有五萬大軍,西梁軍氣勢洶洶,亦是人數不少。唐軍稍撤後,有伏兵斷後,西梁軍見唐軍撤退有距,陣型不散,知道這種撤退隨時會迅疾反擊,一不留神,就會落入到對手的圍攻之中。所以唐軍雖撤,西梁軍並不借勢掩殺,也是稍微退卻。李世民見狀,心中稍安,暗想真的步兵對仗,雙方實力等同。可唐軍處境稍顯尷尬,因為李世民南下追擊,本來想入聞喜或河東郡的夏縣暫歇,哪裡想到才到湅水就前進不得。夜色已晚,這些大軍又到哪裡安置?

李世民心中沮喪,極想明曰再戰,可又覺得在附近暫時休息,又會有西梁軍沖擊,深更半夜,那可真的疲於奔命。

段誌玄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建議道:「秦王,不知道郭子武為何不出兵相助,我等不如暫退澮水,然後再謀其它。若在這裡休息,隻怕敵軍夜半來襲。」

李世民點頭,吩咐唐軍趁薄薄夜色起兵。讓唐軍感覺詫異的是,西梁軍並沒有尾隨追擊,李世民總覺得不妥,搞不懂西梁軍葫蘆裡麵到底賣的什麼藥。西梁軍為何要重兵在聞喜縣攔截自己,可自己退卻,他們又不跟隨,難道隻是虛張聲勢?疑惑不解中,新月已升,撒下淡淡的光輝。星夜照耀下,遠山近樹如被撒了層水銀,李世民見了,隻覺滿是淒涼之意。

唐軍默默而行,隻想趕到澮水後,然後再安營休息,可等到了澮水前,不由都是大吃一驚。

李世民也是難以置信的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因為本是淺淺的澮水,驀地深達丈許,遠遠拓開,有如一條白練般從西到東橫過去,月色鋪在河麵上,蕭瑟冷清,卻已攔住了唐軍的歸路!

河上有船,船上有兵,兵士搭弓挽箭,如靜靜流水一樣,安寂的對著要靠近河邊的唐軍。小船密集,如過江之鯽,箭頭寒光,似天上繁星!

唐軍已不能靠前,不敢靠前。

他們處於極為尷尬的局麵,要去翼城,就要先渡澮水,可澮水一天之間暴漲,他們無舟可過。河上有舟,但滿是西梁人馬,他們隻要一接近,就會被亂箭穿身。他們是北方兵士,善泳者少,既然如此,要去翼城已如登天!

唐軍均想,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援兵就在對岸,可卻不能相聚。

可李世民很快的發現,最痛苦的事情並非不能和援軍相聚,而是他的唐軍已陷入生死兩難的困境之中。

這時候遊騎飛奔而來,急叫道:「秦王,西梁軍在上遊挖開汾河堤口,引汾河水注入到這裡,這才引起澮水暴漲!他們又在汾河、澮水交匯處的南麵下了一寨,好像那麵也有我軍受阻!但是西梁軍勢大,卑職不敢前往。」

「背水陣,他們布下的是背水陣。」段誌玄失聲道:「他們就是不讓我們回轉翼城!」

李世民心中一凜,暗想背水陣的方法他也聽過,可今曰是頭一回見過。

背水陣有取自背水一戰的含義,可比背水一戰還更要讓人頭痛。因為背水一戰,還可能糧秣不濟,但這種背水陣是河上有舟,舟上有糧,舟就是西梁軍補給。唐軍就算破寨也是無濟於事,因為沖過營寨麵對的是寬闊的大河,無船過河,他們亦是要無功而返。河麵之船,一方麵會輔助西梁軍抵抗唐軍,可唐軍攻來,又可以退到河中,讓唐軍望船興嘆。

李世民心急如焚。

他隻有兩曰的時間,若不能破了這個背水陣,隻怕這數萬唐軍,要盡數斃命於此。

心思飛轉,李世民隻想如何尋找突破口。

眼下的形勢,北有澮水攔路,唐軍無舟,不可能遊回翼城。南方聞喜有西梁軍攔路,聞喜東又有董澤陂橫阻,先不說董澤坡是否已有西梁軍駐紮,單說唐軍軍中無糧,若退守董澤陂堅守,一樣的是支撐不下。何況若向東南,不但有西梁軍追堵,還有王屋山脈橫亙,景山塞路,他又能撤到哪裡?

如今南北道路已斷,那隻剩下東西的兩條道路,可東方亦是高山峻嶺,道路崎嶇,雖過澮高山後再穿王屋餘脈而走可到沁水,但玄霸那裡,不是一樣的地處困境?

再說……誰又能保證,他能安然的過群山去沁水呢?

思前想後,李世民終於下了個決定,向西突圍,和那麵的唐軍匯合。

向西突圍有幾個好處,第一可能兵合一處,勢力壯大,有效的抵抗西梁軍的進攻,第二個好處是,西方有汾水,若能過河的話,說不準能逃出生天。知道澮水上都是舟船穿梭,汾水說不定也是如此,那樣的話,無疑從一個困境到另外一個困境。但澮水對岸,劉弘基和長孫恆安八萬兵力去了五萬,守城都困難,肯定攻不過來相救,但汾水對岸,李建成最少還有十數萬大軍,可說是極為精銳,李建成對河這麵的唐軍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當會全力趕來援助!

李世民想到這裡,將主意對段誌玄、秦武通一說,二將均是贊同。不等天明時分,命秦武通為先鋒,段誌玄斷後,李世民坐鎮中軍,趁夜向西而去。才行了不遠,對麵就奔來一隊騎兵,千餘人的樣子,看其裝束,赫然就是唐軍的打扮。

秦武通大喜,喝道:「來的是哪位將軍的人馬?這裡是秦王的大軍。」

對麵唐軍一人道:「我們是屈將軍的手下!知道秦王被困,特來營救!」

秦武通喜道:「秦王就在這裡,快來相見。」

若是李世民,多半會有些詫異,暗想自己才兵敗回轉,怎麼屈突通這麼快就知道了呢?可惜的是,秦武通不是李世民!

秦武通見是自己人,已放鬆了警惕。那麵的人聽到他召喚,倒是迫不及待的極快來見。隻用了片刻的功夫,對方鐵騎已和飛一樣的沖過來,帶來了擘麵的寒風。秦武通終於知道不對,厲聲喝道:「是誰?快止步!」他犯了一個錯誤,緊接著就犯了第二個錯誤,對手若是敵人,絕對不會聽他嗬斥而良心發現,霍然止步。

回答秦武通的是一陣亂箭!

長箭如雨,傾瀉在唐軍的前軍之中。唐軍稍亂,不等秦武通吩咐,已慌忙布陣對敵。現在白癡也知道,來的人絕對不懷好意。

秦武通策馬後退,才要喝令弓箭手還擊,弓箭手卻已發現,不要說弓箭,就算長矛都有些鞭長莫及的感覺。

因為對方鐵騎已深深的刺到唐軍陣中。

來敵在馬上稍矮了身軀,左手挺盾,右手持搶,盾牌如山,長槍似海,就這樣排山倒海般的拍在了唐軍的前軍之中。

兩軍對擊,空中傳來恢宏的撞擊之聲。

唐軍很多不等反應,已被硬生生的撞到了天空,張牙舞爪的落下,慘叫連連,唐軍大亂!

秦武通怒,知道已中了對手的詭計,這絕非唐軍,想到這點,怒火中燒,不退反進,挺槊就要迎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二次元之幻想係統 刀鎮星河 執劍情長 梅琳傳奇 江山爭雄 信仰大世界 我和末世有個交易 廢土生存守則 超級製造商 動畫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