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1 / 2)

加入書籤

縱馬斜陽道,風馳任逍遙,英雄不為權貴折月要,豪情比天高。

一身冷傲骨,挽弓射長雕,江山如畫待馳騁,男兒正俠少!

一碧萬頃的草色原野,猶如鋪開綠綢般的絨毯,青波連綿逶迤,與遙遠的地平線挽手相連。

在四野茫茫,無邊無際的草原上,隱約看到一隻單騎,縱馬揮鞭,夭矯如飛。

馬背上的這道身影挺拔修長,身穿一襲圓領青襟窄袖儒袍,前月匈罩有明光甲和束甲絆,手臂帶有牛皮護腕,月要間紮著一條蟒帶,眉清目秀,眸如點漆,好一個英俊的少年郎!

此少年正是羅昭雲!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到了大隋仁壽三年,他已經穿越到隋朝四年半了,從當年的十歲孩童,變成現在接近十五歲的健兒郎!

由於常年練功不輟,肉食進補,藥草滋體,所以羅昭雲的體格挺拔,從當初的一米四,已經長到了現在的一米七多,麵容也逐漸蛻去孩童時的稚嫩,變得越來越像男子漢了。

整個人秀氣儒雅中,還帶著一種鋒芒英氣,成為允文允武的俊傑人物。

「駕、駕——」

羅昭雲的這匹新坐騎,渾身毛若黃綢,油光發亮,雙眼有神,四蹄如盆,最奇特的是額頭有一塊白色斑點,正是大宛國的良駒——的盧馬。

在歷史上,蜀漢之主劉備曾以此馬為坐騎,最出名的一段,便是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時候,一躍三丈,擺脫了後麵的追兵,救了劉備一命,這一跳奠定了其三國名馬的地位,雖不及赤兔馬那麼聲名顯赫,但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到了南宋時期,更因辛棄疾一首詞中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而大為提高了名馬的地位。

不過,在隋朝時候,《三國演義》的小說還沒有出現,辛棄疾更是五六百年後才出生,所以的盧馬隻是大宛國的寶馬,還沒有那麼大名氣。

去年燕山馬場的場主薛布衣所得,本來是一匹送給幽州新任總管竇抗,另一匹送給剛提升為驃騎將軍的羅藝,但羅藝有了踏雪寶馬,於是把此馬轉送了羅昭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有了如此寶馬,武藝也精深了,所以羅昭雲開春之後,離開了自己的楓雲山莊,要遊歷江湖,雛鷹總要離開巢穴,到更廣闊的天空去翱翔。

羅昭雲不想當溫室的花朵,所以帶著一些盤纏和乾糧,騎馬外出,先是在幽州一帶考察民風,隨後北上,通過古長城關隘,到了長城外的茫茫草原上馳騁。

途中也遇到了幾次馬賊、流寇,如果隻是幾十人,羅昭雲就單槍匹馬,殺進殺出,所向披靡,如果馬賊上百人,則仗著快馬速度,風馳電掣一般逃走了。

這種快意恩仇,烈馬狂歌的感覺,讓羅昭雲心中舒暢,培養了他俠肝義膽,英雄本色。

羅昭雲進入了茫茫草原,去了幾個突厥部落觀察、遊玩,由於這一片屬於東部突厥,而且接壤隋界,多歸順啟民可汗,胡漢雜糅,見到中原人,也沒有什麼敵視,尤其是普通牧民,倒是挺熱情的。

這一日,他從草原歸返途中,遠遠望見了數裡外,塵土飛揚,蹄聲震動,喊殺不斷。

羅昭雲藝高人膽大,心中好奇,就策馬沖過去,觀望一下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殺啊——」

一群凶悍的突厥馬賊,足有百十餘人,似乎正在追殺一個商隊,而商隊有數輛馬車,有敞篷車上捆著物資,也有高轅廂車裡,應該是商隊中的畢較重要的人,保護商隊的衛士,還有三四十人,騎馬護住車子逃亡,雙方差距懸殊。

但是突厥馬賊沒有負擔,所以速度很快,眼看就要追上來那隻商隊,一旦截住,估計要屠宰一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信仰大世界 我和末世有個交易 廢土生存守則 超級製造商 動畫之王 幽幽大秦 獻祭之光 法家高徒 正氣沖宵 重生之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