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利所在 無不至(1 / 2)

加入書籤

這樣的一個人,若不加以全方位的利益綁定,隻盼著依靠他的熱心照顧,試圖做一隻永遠衣食無憂的米蟲,豈非是很傻很天真?

因此,李曜的心中迅速生成了一個計劃,而她憑著穿越者先知先覺的優勢總結出來的看法,便是為了讓這個計劃能有一個明確的開端。

隻需通過「盛祥珍寶」這一間雅間,便能看出何潘義的財富,足以令大唐大多數的世代官宦子弟,顯得寒傖至極。

而何潘仁的富有,李曜不用猜也知道,遠在何潘義之上。

這時,聽了李曜關於西行的意見,何潘仁臉上立刻現出「雖然我不懂,但公主您說什麼都對」的表情,不想他正要表示贊同,卻聽得何潘義開口問道:「明真道長,請恕何某孤陋寡聞,不知道長如何得知突厥人不會襲擾河西的消息呢?」

何潘仁的誓言,固然是真誠的,何潘仁對李曜的崇敬,更是狂熱的,但李曜並不相信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會如他一般。

誓言遲早會被人遺忘,唯有利益才是永恆。

一個粟特人,無論貴賤,五歲識字,同時學習經商知識,待得年滿二十,便與父母兄弟分家,開始獨立謀生。

粟特人重視父係家世,會以父名為尊,卻不供奉祖先。

利益,永遠是搭建人脈關係,乃至組成勢力團體,最有力的工具。

玄奘曰昭武九姓胡:父子計利,財多為貴。

《新唐書》中這短短六字,便是粟特人的人生真實寫照,而歷史也完美的證明了這一點。

可以說,粟特人的家庭製度和民族思維,完全迥異於漢人。

「何二郎說的沒錯。」李曜點了點頭,問道:「那我問你,甘州到沙州這一路段,每次襲擾你們的突厥人可有很多麼?」

何潘義略一沉吟,認真地答道:「何某曾遭遇過兩次,一次約有十數人,另一次有五六十人,算不得多吧……可突厥人凶殘驍勇,豈是我等行商可以相抗。」

「非也,非也。」李曜搖了搖頭,淡笑道:「貧道並非知曉了甚麼消息,而是出於對時局的了解。」

何潘義不解道:「時局?這個……還請道長賜教。」

李曜問道:「何二郎,這裡可有河朔與河西之地的輿圖?」

何氏兄弟皆乃常年留居大唐的胡人,對於這些較為重要的地方,多少也是有所了解,李曜見他們連連點頭,隨即又指向分布在北道上的河西諸州,說道:「現在貧道再來說說北道所經之地,長安沿渭河及至隴州一帶,事關京畿安全,朝廷自然是重兵把守,後麵的固原則有六盤山為屏障,且唐軍所設墩台遙相呼應,突厥若襲擾這一帶,必然是烽火連綿,麵對早有防備且以逸待勞的唐軍,突厥人隻能徒勞無功而返,再往後便是進入涼州,涼州之地歲無旱澇,五穀豐饒,涼州治所姑臧城乃河西都會,亦是唐軍在河西的大本營,又由楊宰相擔任涼州總管,可謂是安全無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我是全能學霸 娛樂宗師 反派明明那麼可愛 鬥羅之我可以偷別人武魂 空間小福女 禦靈真仙 藥門聖女 穿書後我在八零當團寵 我真的不算鄉村教師 神話復蘇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