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深藏身與名(1 / 2)

加入書籤

羅仁俊等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但李曜解釋說將來他們正式創辦鏢局,有個不高不低的官身會比較方便行事,而她隻是一名女道士,再大的功勞也隻能換得土地財帛,並不能提高個人的實際地位,極重信義的遊俠兒們這才心安理得下來。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如此這般其實都是李曜的遮掩之辭,真正的原因隻有把她當作平陽公主本尊的何氏兄弟才能明白。

另外,昭武胡商何潘義等人滅寇之事,朝廷經過查實,依據功勞大小,授封沙州行商首領何潘義為正六品上昭武校尉,商隊護衛頭領長安人氏羅仁俊為正七品上致果校尉,商隊護衛隊正何潘信為從七品下翊麾校尉,其他人則得到不同數額的財帛獎賞,而死傷者亦是得到了豐厚的撫恤。

至於殲滅吐穀渾輕騎的最大功臣明真道長,自然是隻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了。

在渭州官員和百姓的熱情相送之下,領到封賞並處理完相關事宜的何潘義等人帶著商隊朝著蘭州的方向繼續進發,穿過渭州境地最西端的大來穀之後,便是一馬平川,加上這一路段沒有安全之虞,商隊的行進速度明顯快了許多,沒過幾日,李曜的眼前遠遠的便現出了西行以來的第一座雄城——金城。

有嚎啕大哭者,有搶奪頭顱者,有仰頭長嘯者,有呆立自語者……雖然這些人行態各異,卻有著唯一的共同點,那就是至親慘死在了這夥吐穀渾人的刀箭與鐵蹄之下。

由於戰事吃緊,渭州絕大多數的府兵和軍資都被抽調至洮、岷二州,所以拓跋赤辭和慕容徹離圭率領這兩支吐穀渾輕騎才得以橫行無忌,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受害的百姓竟已然多達近萬,即使是整戶、整村,乃至整鄉慘遭屠滅的消息,也不罕聞。

因此,渭州刺史為了保險起見,將商隊首領何潘義交付的俘虜秘密關押了起來,同時為了給殲滅兩支吐穀渾輕騎的商隊護衛們表功,依照何潘義所陳述的相關事實詳情,將呈文以八百裡加急的快驛急如星火地送往長安,由朝廷來安排處理俘虜和論功行賞的事宜。

在渭州的當地官員和百姓的強力挽留之下,何潘義等人的商隊隻得在襄武城暫駐些時日,以便等候朝廷方麵的回音。

以致於許多陣亡於前方的士卒,甚至連本該領取靈柩的人都沒有,反而輪到許多僥幸活著歸來的府兵須得準備披麻戴孝了。

可以想象得出,以天柱王幼子慕容徹離圭為首的吐穀渾俘虜們出現在懷著血海深仇、群情激憤的百姓士卒麵前,將會引發何等嚴重的事態出來。

可是對於渭州的許多百姓來說,卻如同蜜蜂嗅到了芳香味道,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想要湊近去把那些個沾血蒙塵、呈現痛苦狀的猙獰麵目瞧個清楚。

不過何潘義商隊並沒有等待多久,朝廷收到呈報之後,也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給渭州刺史送來了答復,命令渭州官府派人將吐穀渾天柱王之子慕容徹離圭直接押送至長安司農寺,其他俘虜一律斬首示眾,所有吐穀渾人首級分掛於渭州各縣城頭以儆效尤,並由朝廷出資換購何潘義商隊繳獲的所有軍馬,以及甲胄、長矛等私有禁兵器。

這是因為李曜很喜歡這匹「青海驄」,便想要把它留在自己身邊,可她畢竟是道士身份,又不能明著騎馬來玩,所以她讓何潘義去跟渭州官員交涉,正好那渭州刺史比較務實,不大在乎官場上的繁文縟節,被何潘義這麼一說,便連忙答應下來,教人把那匹馬劃出戰利品的行列,歸到了何潘義的名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我是全能學霸 娛樂宗師 反派明明那麼可愛 鬥羅之我可以偷別人武魂 空間小福女 禦靈真仙 藥門聖女 穿書後我在八零當團寵 我真的不算鄉村教師 神話復蘇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