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世間好話佛說盡(1 / 2)

加入書籤

然而《新唐書》的說法又變了,說慕容寶節要楊思訓跟他一起謀亂,楊思訓不從,於是慘遭滅口。

歷史學家為此爭論了上千年,直到後世出土了慕容寶節女兒慕容燕國的墓誌,這才全盤推翻了《舊唐書》的相關內容,從而證明《新唐書》才是較為接近真相的說法。

據《舊唐書》中所說,唐高宗顯慶年間,楊思訓在擔任右屯衛將軍時,受右衛大將軍慕容寶節的邀請,到對方小妾所居的別宅中宴樂,席間他責備慕容寶節為陪伴小妾而與妻子分居隔絕,結果慕容寶節的小妾在憤怒之下把他給鴆殺了。

要知道楊思訓可是武則天老娘榮國夫人楊氏的親侄兒,又是一個看起來很有出息的皇親國戚,就這麼被一個小妾給乾掉了,那當然要從重從嚴處理了。

當然《新唐書》也僅僅是接近而已,那墓誌中記載了史書中從未提及的事件後續,慕容寶節在開元年間,被唐玄宗李隆基平反,並追贈為戶部尚書,同時還得到了「身沒名揚」、「質性剛烈,執心忠鯁」的贊譽,這就意味著楊思訓變成了十惡不赦的亂臣賊子,兩人的角色性質轉變簡直不要太大。

李曜看得一時怔住了,她這是什麼運氣,出個門總能遇到欠揍的人,這實在讓她很為難啊!

青袍男子趁機說道:「小娘子果然是習過武藝的,若非親眼所見,誰也不會相信這般窈窕輕靈的女子,身形一動一止竟有如此沉穩,敢問小娘子師從何人,芳名又該如何稱呼?」

青袍男子嘴角扯出一個略顯尷尬的笑容,拱手一禮道:「原來是李道長,請容某自我介紹,某姓楊,名思訓,行二,當下在涼州總管府任兵曹參軍事,方才失敬之處,還請見諒。」

楊思訓,行二……楊恭仁的次子楊思訓?李曜頓時想起來了,這貨竟是唐初第一大毒殺案裡的被害人!

李曜暗暗翻了個白眼,什麼小娘子,什麼女檀越,她現在是國家認證的女道士,還是漢傳佛教最大的宿敵、道教樓觀派宗聖觀的弟子,當即摘下冪籬,轉身麵對青袍男子,挺直了月要板兒,抑揚頓挫地道:「福生無量天尊,貧道來自終南山宗聖觀,師從樓觀派巨國珍法師,俗姓李,道號明真。」

一見到李曜精致的麵容,除了那年輕僧人麵色一沉之外,青袍男子及與其同行的男性眼睛頓時都亮了起來,再一聽李曜的自我介紹,又注意到她一身低調奢華的道袍和高綰的道髻,就紛紛露出了各種復雜的神情。

然而李曜邁出了半步,還是驟然停住了腳,因為那青袍男子身後的年輕僧人步伐微移,竟不著痕跡地擋在了她的麵前,合十一禮,道:「阿彌陀佛,還請女檀越留步。」說著朝青袍男子飛快地眨了眨眼,隨後轉瞬間就恢復成一派寶相莊嚴的模樣。

因為他的遇害,唐朝還為此修改了律法,把《賊盜律》中「諸以毒藥藥人及賣者絞」這一條升級成了斬首。

「我……」

李曜正想說自己方才沒有進行觀相,卻被那年輕僧人一張快嘴搶了話,便聽他對楊思訓鄭重地說道:「一切隨緣,心安自在,楊檀越性情率真,更應當堅持本我啊。」

有鑒於此,李曜不得不感嘆,站隊這門技術真是好難啊!

李曜正以同情的目光審視著楊思訓,卻忽聽身旁那年輕僧人問道:「李道長觀楊檀越時,眼中緣何會帶有憐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我是全能學霸 娛樂宗師 反派明明那麼可愛 鬥羅之我可以偷別人武魂 空間小福女 禦靈真仙 藥門聖女 穿書後我在八零當團寵 我真的不算鄉村教師 神話復蘇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