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心意(1 / 2)

加入書籤

「民怨沸騰,」鄔瑾放下蒸餅,擦乾淨手,給莫聆風一杯放涼了的茶,「大昭正稅之外,雜賦至繁,甚至征斂無名,苛剝過甚,民間苦賦重已久——」

他沉吟片刻:「如今有良州、鄂州、信州三處,百姓起義,良州丁貴宣稱自己有大神通,聚集大批信徒,開放糧倉,火燒衙門,信州孟順有五千眾,攻占縣城,血洗縣衙,鄂州樊勝,聚嘯山林,打家劫舍,都不是能長久之輩,但對大昭,無疑是雪山加霜。」

莫聆風歪著腦袋喝水,拿帕子一抹嘴:「如此良機,不能錯過。」

鄔瑾更慎重些:「平日大軍疲於攻城、防守,現在大昭無暇兼顧,確實是良機,不如積攢糧倉,再在濟州創辦船坊,碼頭造戰艦兩百艘,組織士兵習水戰,南方若有流民,也可招募。」

他手指在桌上點東方,再點南方:「水軍至關重要。」

莫聆風仔細思量——此時出征,可得一州之地,但辦水軍之計更為深遠。

「就按照你說的辦,在濟州市舶司下設船場,任程廷為提舉,從五品,他人誠實,選料上不會有差錯,副提舉石遠,從七品,這兩人在學識上,都是慘不忍睹,好在開國之初,人才不濟,可以酌情。」

鄔瑾點頭,又道:「市舶司提舉何卿膽小如鼠,不敢貪,但也不敢辦事,有程廷在一旁,會好不少。」

莫聆風忍不住笑道:「程廷這個傻大膽,有什麼不敢的。」

有石遠從旁管束,暗中報信,不會出紕漏,」鄔瑾忍不住跟著笑了,「我寫奏書,陛下用印後發往各處吧。」

他行事,素來謀定而後動,話出口前一定已經在心裡反復斟酌過,細枝末節俱在心中。

走到桌案邊,他先磨墨,鋪開紙,懸腕提筆,先起告書。

「敕:濟州市舶司創辦船場,盡歸崇正院,崇正院崇正使程泰山第三子程廷,性敦厚,氣勁正,磊落之材,足以提舉,副提舉石遠,招募習水而能操舟之人,不拘黎庶、災荒叛民,造戰艦,組水師,習水戰,出入風濤,如履平地,以擊千裡之外,水師隸屬濟州駐軍。」

莫聆風坐到他對麵,從桌案下方取出朱漆匣,取出「永瀾行璽」寶印——大岐無傳國玉璽,祭天前刻有受命璽「受天明命惟德允昌」、鎮國璽「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年號二連珠璽「坤聖」、書詔璽「永瀾行璽」四方寶印。

鈐印後,鄔瑾將奏書封入羊皮封,交人送去西府:「還有一封送金朝國書,斟酌一月,總算是落定,陛下看看。」

他從書架上找到由東府一同商議出來的國書,交給莫聆風。

國書內容繁雜講究,莫聆風仔細看完,發現十句有九句是廢話,最重要的是「兩朝迭相犄角,協比鄰國,當共延之」。

她放下國書,撿鎮國寶璽鈐印其上:「金虜攻高平寨機會已失,他們再恨,也無可奈何,使臣擇了誰?」

「州學院長米應宗。」

莫聆風不曾在州學念書,隻見過米應宗幾次,記得是個心寬體胖之人。

金虜不敢輕舉妄動,使臣是誰,並不重要,她沒有細問米應宗為人,伸手進袖子裡掏了掏:「牙不痛我才想起來。」

說完她的手伸出來,攤開手掌,手心裡放著的,竟然是一隻麥杆編織的蚱蜢。

「回來途中,我去查看農田,讓一位老農編的,給你。」

她想起前日從老農手中接過此物,老人雙手粗糙黧黑,手紋如同溝壑,布滿老繭,食指不知被什麼東西磨去半邊,充滿勞作憔悴。

這隻手,這些耕人,炙膚皸足,是鄔瑾掛在心裡,為他們謀稻田糧的人——他萬事纏身,仍然堅持清丈田地,重造魚鱗冊,獎勵百姓開荒,督造水利。

她想麥稈造的蚱蜢,他一定會開心。

鄔瑾細看新鮮麥稈編織的蚱蜢,能聞到麥稈清香,每一根線條,每一抹顏色,都是莫聆風的心意。

莫聆風笑問:「喜歡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權海狂濤 吞天道主 我的被動技能有億點強 提瓦特大陸的仙人日常 都市最強道仙 大魏君子 養成係男神:聽勸後,我成了頂流 血者求生 全京城老祖宗求我當替身 茫茫天下誰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