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幽州雄關鎖鑰處,虎據龍盤帝王都(2 / 2)

加入書籤

五代初,劉仁恭在此稱燕王,後被後唐所滅。宋太宗在此與遼高梁河之戰中大敗,從此隻能對燕雲十六州望眼欲穿。

遼太宗於會同元年起,在此建立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乃承繼盛唐風格的漢家城市,皇城便設在偏於城西南一隅,由宮殿區和皇家園林所組。南為南端門,東為左掖門,西為右掖門。東西、南北分別有貫城大道,東西向名檀州街,另一條為南北乾道。城中有歸厚、顯中、棠陰、甘泉、時和、仙露、敬客、銅馬、奉先等九坊。坊內修有許多佛寺,後世的法源寺,即遼時的憫忠寺。

整個幽州城築建富麗堂皇,在遼五京之中,最為繁華,其圍長近四十裡,亦居遼五京之首。它既是遼長城以南最核心的重鎮,也是南來北往必經之地,而今正屬金國所管,距遼設其為南京為時未久,城市大觀不改,繁華依舊。

三人隻見幽州城城牆高壘,城門大開,城上碧空如洗,城外山色如畫,既驚嘆其壯美,又深感中原王朝失之之痛。

辛贊道:「我在海州時就聽說完顏亮正欲遷都於此,作為中都,這兩年他不少在會寧幽州之間往返,眼看遷都在即,他此時或許便在幽州。」成銀道:「我們是否在這裡停下,也省了您老萬裡遙遠到會寧?」

棄疾心裡咯噔一下,他少年心性,跳脫年紀,正對赴會寧的千裡旅途風光心馳神往,更何況到了即刻見到爹娘,所以十分擔心改了行程,不去會寧。

隻聽辛贊又道:「他處心積慮謀奪皇帝位不久,完顏亶所遺留的勢力多少還在,蠢蠢欲動者不少,眼下又麵臨遷都,自然對會寧很不放心,還是在會寧多些。我接令也是要到會寧,再說我們到那裡另有事。」棄疾這才放下心來,但麵對幽州這天下有數的名城大都,雖說隻是路過,又忍不住要逛。

辛贊心中自然明白,其時大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並不便多說,看看天色將晚,便找客棧住下歇息。

用罷晚餐,辛贊叫過成銀與棄疾,道:「幽州向來是中原屏障,南北鎖鑰,邊塞重鎮,是每一個參與宋金之爭者必須諳熟之地。我們過去輕易到不了這裡,以後也許有更多機會,但身份又會不同,不能毫無顧忌地勘察詳查。本來我們這次三人過幽州機會極是難得,原打算城市進出要道及其背靠之燕山渝關、居庸關、古北口、居庸關等幾處關隘都要走到。但我盤算塞北冬日苦寒,路途遙遠,跋涉不易,年前時日勿多,隻得放棄。棄疾以後記得要好好對這裡諦觀形勢,籌謀攻守。」

棄疾謹記祖父囑咐,後來自會寧府再隨金國朝廷到中都幽州,果真「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極是用心,並在以後《美芹十論》中提及。

辛贊對幽州極為看重,繼續說道:「中原華夏控幽州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春秋戰國時期,幽州便為燕趙共有。秦滅二國後,推行郡縣製時設立幽州,其名也是由此而來。

「幽州自古以來既宜農耕,又因臨近塞外遊牧區,還可從事畜牧,而馬匹之於軍隊又是無比緊要,所以更使其地位變得不可替代。

「幽州向來為中原大門。它所背靠燕山,正與陰山、太行山等大山毗連,其西、北、東三麵環山,因此自然隔斷了歷來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的騎兵。東南又不遠便入渤海,使其得以坐看中原,平臨天下,成為一塊在簸箕灣裡的僻靜之地。總之,幽州之於南部中原,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禦、進攻屏障,亦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節點,幽州得失,關乎中原王朝生死安危。

「而自隋開掘大運河以後,航運直通江南,幽州樞紐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它因而不隻是控製著中原的門戶,亦隱隱成為江南門戶,可因此窺望江南。」

辛贊說著嘆口氣,再道:「最可恨的是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出,自那時中原王朝便失去這一門戶。而遼國恰恰相反,在得到燕雲十六州後猶如跨過了到中原的門檻,進出自如,並趁機將幽州設為南京,屏障中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誅妖小祖來了 穿成武俠文裡的路人甲後 虐完我,季總悔不當初 冰恆之界 海賊:瘋了吧!你管一隻貓叫總帥 魔女朋克2840 三年之痛 三歲奶團不會種田?無所謂,奶奶會出手 玄幻:我在修仙界練字長生 邂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