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燕軍出塞,風起鳴狐(2 / 2)

加入書籤

新的一局對弈就此拉開帷幕。

然而不待陸仲義執子先行。

中軍大帳外忽然傳來一道極其急促的腳步聲。

與腳步聲同行的還有狼衛斥候千騎長庫固兒的大聲稟報聲。

「報!」

「王爺!」

「緊急軍情!」

匈奴狼衛斥候千騎長庫固兒急匆匆地沖至中軍大帳外,隨即朗聲相稟道。

「進。」

匈奴中軍大帳內。

佐敦聞言眉頭瞬間一皺,隨即放下手中蓄勢待發的黑子沉聲應道。

而在其身前盤膝而坐的陸仲義。

則快速收攏棋盤,起身站於下首處。

「是。」

聞得應允,庫固兒快速行至中軍大帳內。

「末將拜見王爺,見過陸軍師。」

庫固兒行至中軍大帳內,麵朝佐敦恭敬行禮道。

「何事如此慌張?」

佐敦聞言微微點頭,隨即沉聲開口問道。

「啟稟王爺。」

「賊將夏侯棟部今日未有絲毫行軍跡象。」

庫固兒快速出言稟報道。

「未有絲毫行軍跡象?」

佐敦聞言緊鎖著眉頭不由得出言確認道。

「回王爺。」

「未有絲毫行軍跡象。」

庫固兒再度如實回答道。

「退下吧。」

佐敦緊鎖著眉頭沉吟片刻之久。

片刻後,佐敦揮手屏退庫固兒。

「是。」

庫固兒聞言再度恭敬行之一禮,隨即緩緩後退而去。

「慢著!」

就在庫固兒即將退出中軍大帳之際。

佐敦忽然抬頭出言叫停道。

「王爺?」

庫固兒聞言瞬間止步後退腳步,隨即不明所以地詢問道。

「烏達提部與且莫部現已抵達何地?」

佐敦沉吟數息,隨即出言沉聲相詢道。

而其口中的烏達提與且莫二人。

則分別為匈奴左大將與匈奴右大將。

事實上。

早在夏侯棟部行至鳴狐山兩百餘裡的距離時。

便已然有匈奴部落將其行蹤稟報於佐敦、木良哈部。

在得知夏侯棟部足足有著一萬兩千騎兵以及三萬步卒、十萬民夫的消息後。

左穀蠡王佐敦與右穀蠡王木良哈二人心知單憑兩部之力,絕無法輕易啃下夏侯棟這塊硬骨頭。

故而。

在數次相商後。

佐敦、木良哈二人聯名上稟單於王庭。

最終得援軍左大將烏達提部兩萬騎兵,右大將且莫部兩萬騎兵。

共計四萬兵馬。

而此時的鳴狐山下匈奴營寨中。

除佐敦暗中抽調而來的一萬狼衛與五千剩餘兵馬。

以及右穀蠡王木良哈本部一萬六千兵馬與四千無畏騎外。

另有萬餘名自各地抽調而來,充當炮灰作用的各中小型部落騎兵。

這段時間與鳴狐山上的周軍兵馬不斷消耗的匈奴士卒。

正是出自於這部分充當炮灰作用的各中小型部落騎兵。

一旦左大將烏達提部、右大將且莫部與佐敦部、木良哈部順利會師,合兵一處。

屆時的鳴狐山下

必將聚匈奴兵馬近九萬人!

「回王爺。」

「左大將部昨夜於百二十裡外休整。」

「右大將部昨夜於八十餘裡外休整。」

鳴狐山下匈奴左軍中軍大帳內。

狼衛斥候千騎長庫固兒聞言當即如實稟報道。

「烏達提部百二十裡。」

「且莫部八十餘裡。」

「退下吧。」

佐敦聞言低聲喃喃數句,隨即揮手屏退道。

「是。」

庫固兒再度恭敬行之一禮,隨即默默退去中軍大帳。

待庫固兒身影徹底退出中軍大帳後。

佐敦低垂著眼瞼沉吟片刻。

片刻後。

佐敦自上首處起身,遂行至一側輿圖前。

滿臉嚴肅地拿起一塊灰石。

隨即分別於鳴狐山西南八十餘裡處、西北一百二十裡處以及東北八十裡處畫上三個大大的圓圈。

其中鳴狐山西南八十餘裡處為周軍夏侯棟部營寨所在之地。

鳴狐山西北一百二十裡處為匈奴左大將烏達提部昨夜休整之地。

鳴狐山東北八十裡處為匈奴右大將且莫部昨夜休整之地。

佐敦持灰石立身於鳴狐山方圓三百裡輿圖前。

默默凝視片刻後。

遂於鳴狐山西北、東北二向再添數個圓圈。

「烏達提部四日內必至。」

「且莫部三日內必至。」

佐敦低聲喃喃數句,隨即丟掉手中灰石。

轉身看向身後不遠處的陸仲義。

「陸軍師。」

佐敦擺了擺手,示意陸仲義走上前來。

「末將在。」

陸仲義聞言恭敬行之一禮,隨即快步上前立於佐敦身後一側。

「陸軍師且看。」

「此乃烏達提部昨夜所處位置。」

「此乃且莫部昨夜所處位置。」

「若本王所料無誤的話。」

「烏達提部四日內必至,且莫部三日內必至。」

「合兵一處後,我軍將擁兵九萬人。」

佐敦伸手於輿圖西北、東北二向輕點數下,不徐不疾地開口說道。

話音落罷。

佐敦再度伸手點了點輿圖上的鳴狐山以及西南八十餘裡處的灰色圓圈。

「而大周此番雖號稱發援軍三十萬。」

「但據斥候所探以及細作所傳密信所言。」

「大周此番援軍實際兵力僅為四萬餘人。」

「現四萬餘大周援軍以及十萬民夫皆龜縮於此地。」

「顯然是將此地作為基石。」

「行徐徐圖之之舉。」

「以陸軍師之見。」

「我軍當如何行事,方能以最小的折損,換取最大的戰果?」

佐敦點了點大周夏侯棟部所在位置,隨即轉身看向身後一側的陸仲義。

若匈奴各部合兵一處,則坐擁九萬大軍。

其兵力看似倍數於夏侯棟的四萬餘兵馬。

然而。

佐敦自得知夏侯棟於鳴狐山西南八十餘裡外安營紮寨、並駐足不前的消息後。

其內心深處自始至終皆未曾生出過哪怕一絲一毫合兵一處、圍攻夏侯棟部之心。

至於原因。

則很簡單。

身為匈奴左穀蠡王,並曾於大周大司馬大將軍趙青交過手的佐敦。

內心深處深深地明白大周士卒拒守一方的能力究竟有多麼的可怕。

莫說現如今匈奴兵力僅僅兩倍於大周夏侯棟部。

即使其兵力三倍於大周夏侯棟部。

其也很難在不付出慘痛代價的前提下,攻破大周營寨。

鳴狐山下匈奴左軍中軍大帳內。

陸仲義聞言並未急於回答。

反而是微皺著眉頭靜靜沉思片刻之久。

佐敦見狀亦不急於催促。

遂轉過身去邊默默凝視著輿圖,邊靜靜等待著陸仲義良策。

自匈周戰爭再度爆發後。

原大周降將、現狼衛軍師的陸仲義。

其已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自身戰略眼光以及對佐敦的忠心。

「還請王爺恕罪。」

「方才末將思計,一時不察竟走了神,冒犯了王爺。」

片刻後。

陸仲義佯裝方回過神來,隨即滿臉惶恐地急忙雙膝跪地。

為方才未答之過,祈求饒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醫妃難惹,王爺的掌心寵撩人又放火 狂徒下山:這個女婿一身反骨 都市種田修仙錄 滄瀾仙圖 神豪:從被雷劈開始 玄幻:我能無限吸收怒氣 逃荒種田:有錢有糧有大刀,你管這叫傻媳? 神豪:從給男神花錢開始變富變美 黃帝秘藏 我十八線糊咖:做億點科研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