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儒(1 / 2)

加入書籤

魏武揮鞭,梟雄尚未養成,猶自思君報國。

四世三公袁本初,如今也隻是一熱血青年。

梟雄們的年輕時代,還是很可愛。

為著這一個行將就木的大漢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熱血。

直到熱血消退心漸冷,認清殘酷現實,他們才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宿命。

縱然從小是發小,親密無間,關係好到了極點,幾乎要穿一條褲子,也最終兵戎相見,廝殺於戰場之上。

伴隨著成長,是無數的羈絆,又豈是能夠輕易回頭的?

相行,漸遠……

陸雲對於年輕熱血的青年們,向來喜歡。

縱然知道曹孟德與袁本初可能是他未來的的敵人,他也不想在這一階段便殺了他們。

一則,自信。

二則殺了,太可惜。

這樣的人,或許應該有其他的歸途。

如曹孟德,做一做征西將軍,開拓漢家江山,或許是他更好的選擇。

沒有誰一生下來便是梟雄。

又有誰能說此時的曹孟德不忠心報國?

這樣的熱血青年,就應該燕然未勒,帶兵開拓疆土,而不是將計謀用於內鬥上。

漢室已經腐朽,陸雲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新朝。

那時,曹孟德可為征西將軍。

助他實現自己的理想……

陸雲便因此與曹孟德,袁本初,蔡邕三人論道,論的是儒家的精髓。

要改變熱血青年的心意,自然要潛移默化,熏陶他們的思想,為往後做些鋪墊。

四人論道。

小蘿莉蔡琰則在一旁靜靜聽著。

蔡邕也不在意,顯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事。

他的女兒,自然要知道的多些。

陸雲論的是新舊儒學。

也就是先秦儒家與漢末儒家。

儒家發源於孔孟,在漢時被董仲舒所改造。

罷黜儒家,獨尊儒術。

先秦的儒家被董仲舒進行了換血的改造,適應了皇帝的需求,也因此正式成了朝廷的正統。

卻扭曲了先秦諸聖的思想。

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聖人說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為君,臣可臣。

父為夫,子可子。

這是最基本的人倫,代表禮法。

但同時,孔聖人也有額外的意思。

若君不君,則臣可以不臣。

若父不父,則子可以不子。

君王沒有君王的樣子,大臣可以造反。

父親沒有父親的樣子,兒子沒必要聽父親的話。

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

落到了董仲舒手裡,孔聖人的思想便被完全扭曲,成了三綱五常。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仁、義、禮、智、信。

董仲舒以「三綱」約束人們之間的倫常關係,以「五常」用來調整倫常關係的基本原則。他把三綱說成是「天」的意誌,賦予它以神的權威,用「陽尊陰卑」的思想,論證了三綱的主從關係不能變化和顛倒,論證了皇帝統治的神權、皇權、族權、夫權的合理性和永恆性,使「三綱五常」成了精神枷鎖。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打兒子,兒子不得反抗。

夫打妻,妻不得反抗。

這是董仲舒的思想。

卻隻是董仲舒的思想。

孔聖人從來沒這麼說過。

陸雲論起先秦儒家,說的頭頭是道,落在曹孟德與袁本初等人的耳中,卻不亞於晴天霹靂,震得他們一愣一愣的。

這等大逆不道的話,居然也敢說出來。

但怎麼聽,怎麼有些道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有一條光陰長河 成為超級巨星的男人 諸天黑化從火影開始 道士玩網遊 斑爺求你再月讀 諸界末日在線 晚明之我若為皇 抗戰之鐵血兵鋒 木葉的白牙閃光 問道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