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國寶(1 / 2)

加入書籤

朱常洵聽了左良玉的話臉上頓時一喜,如此這檔口,朱常洵早已是騎虎難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明顯已經將左良玉當做了救命的稻草。

左良玉也深知這一點,不過左良玉的段位到底是比朱常洵要高上不少,至少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且知道怎麼去做。

「殿下,那暴君如此有恃無恐,恐怕已經算好了殿下與其他的藩王會因為利益各自為戰,也算好了各路藩王為了民心不會對平民下手。」左良玉沉聲道。

朱常洵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聽了左良玉的話微微點了點頭,正如先前他籠絡周王、沈王和鄭王一樣,魯王也聯合了衡王、德王,更遠一點的秦王、蜀王也同樣如此。

所有藩王都想攻進京城坐上那個位子,可是位子隻有一個,不論是開誠布公還是刻意隱瞞,所有藩王心裡都很清楚這一點,這是他們避無可避的問題。

先前因為對朝廷錯誤的估量,以至於讓他們認為朝廷早已離心離德,甚至兵不血刃誰先進入京城誰就能眾正盈朝,但朝廷對魯王的雷霆一擊擊碎了朱常洵的幻想。

「殿下,咱們能做的,其一便是不用再憐惜什麼民心,先讓朝廷亂起來,殿下應該知道前幾年的流寇吧?流寇起事比殿下的基礎可差多了,可為什麼朝廷折騰了好幾年才剿滅?

原因就是,那些流寇頭領,敢許諾敢下本兒,他們劫掠一處,不僅錢糧增加,跟隨他們的人也增加,跟隨他們就能活路,否則就隻有死亡,他們又能有什麼選擇呢?」左良玉分析道。

他自認為搞清楚了流寇發展壯大的深層邏輯,隻要他們能照葫蘆畫瓢,至少短時間內能與朝廷打割據戰,而且手裡的兵多了,即便打攻城戰他們也消耗得起,畢竟百姓的命又值幾個錢?

「不妥,不妥。」朱常洵聽了直皺眉頭。

「此計雖妙,但本王身為大明親王,倘若也行流寇之事,又與那流寇何異?即便日後真坐上了那位子,恐怕也會坐不安穩。」朱常洵解釋道。

還有一點朱常洵沒說,如此做派,肯定會被史官載入史冊,遺臭萬年談不上,但注定不是什麼好名聲,皇帝也好、藩王也罷,權力地位基本都是大明的頂峰,在乎的無非就是身後之名了,不論是那暴君還是他朱常洵,再怎麼說也都是朱家的子孫,朱常洵雖然優柔寡斷,在這一點上卻並不打算讓步。

「左將軍,直接說其二吧。」朱常洵見左良玉還想勸說,直接擺了擺手將這個話題拋棄。

左良玉心中嘆了口氣,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都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還在乎這些名聲作甚,他對朱常洵的評價再次下降一籌。

不過再是看不上,畢竟尊卑有序,他如今還在朱常洵手底下做事,自然也不敢表露出來。

「其二,各路藩王必須合兵一處協同作戰,倘若不團結起來,隻能被朝廷各個擊破。」左良玉低著頭沉聲道。

其實最好是兩條計策一塊來,這樣朝廷才會疲於應對,他們也才能抽出更多的時間調兵遣將想法子,待關內真的亂起來後,渾水扌莫魚的機會也會大上許多,興趣到時候為了前程,還真能拉攏幾個邊鎮的人共謀大事。

但左良玉知道不論是其一還是其二,都沒有那麼容易,藩王倘若真的能團結起來,母豬都能上樹,原因剛才說了,位子隻有一個,張三坐了,李四就沒份兒,且這些人本來就是親王,往上又升無可升,誰願意廢了那麼大勁兒,到頭來坐了別人的嫁衣呢?

隻是如今這局勢,即便再難以抉擇,左良玉也必須讓朱常洵盡快拿個主意。

朱常洵聞言果然眉頭大皺,他沉默了好一會兒,似乎是在做著激烈的心理博弈,左良玉也沒去打攪,望著桌子上的酒壇子忽然有點後悔,剛才不該把酒碗砸了的,於是隻好拎起酒壇子直接灌。

「左將軍,此事難辦呀,即便本王同意,其他藩王也不見得會同意。」朱常洵思索良久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殿下勿需擔憂此事,不論是秦王或者蜀王、晉王,敢於帶頭起事的,至少都應當是明事理之人,即便他們不是,隻要殿下寫封書信闡明局勢,他們手底下的有識之士也會力勸的。」朱常洵雖然明裡沒答應,但左良玉知道他的心裡已經贊同了這個方案,這讓左良玉鬆了一口氣。

倘若朱常洵不考慮當下局勢,仍舊執著於那個位子,就說明朱常洵已經被利欲熏心,他左良玉斷然不會跟著朱常洵去送死,到時候必然有所動作。

畢竟他現在可是統領著朱常洵的全部人馬,並且已經將他的嫡係分散安插在整個軍營內,隻要他想,他至少可以帶走大部分的士兵,或是另投新主,或是自立門戶,最差也能向朝廷投降。

他不認為自己帶著數萬大軍投降,朝廷會殺了他,畢竟隻要開戰就會有損失,能兵不血刃,朝廷的官員自然知道怎麼做。

總之,左良玉並沒有太過擔心自己的安危,反正進可攻、退可守。

「那便依左將軍之言,本王現在就寫。」朱常洵也知道現在他處境危險,所以也不再猶豫,立即令侍衛取來紙筆。

雖然大明的藩王十有**都反了,但縱觀大明南北,藩王們大體上分成了五支,魯王、衡王、德王算一支,跟隨他們的還有十幾個郡王,算是實力最小的一支。

朱常洵的隊伍就比魯王的強大不少了,共有親王三位分別是周王、沈王和鄭王,而且由於朱常洵給他們許下了足夠的籌碼,這三位親王也幾乎是賭上了全部家底,除此之外跟隨他們的郡王一級也有三十多位,而且還在逐漸增加。

如今他的兵力已經破了四萬,這在其他的起事隊伍裡也算得上龐然大物了。

但還不算最強,趙王、晉王、代王一支實力與魯王差不多,再往西北是以秦王為首的韓王、瑞王和肅王,兵力據說也達到了四萬,不容小覷。

實力最強的其實是川蜀的蜀王,蜀王不論是封地還是財力,幾乎都是大明諸多藩王之最,且經營川蜀已經十幾代,盤根錯節之下,很容易就糾集了榮王、岷王、吉王,親王一級雖然並不多,但郡王一級卻足足有八十多位,兵力據說更是達到了恐怖的八萬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抗戰之鐵血兵鋒 木葉的白牙閃光 問道紅塵 國民的嶽父 海賊之火龍咆哮 永恆國度 三國之熙皇 神聖阿賴耶帝國 無相進化 我真是超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