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三國演義》未出世(1 / 2)

加入書籤

諸事都吩咐完畢,伏湶就帶著韓齊、步臨湘和陳堂邑三人,徹底離開碼頭周圍,走進了楚州城。

王大牛領了命令,就往回去找送他們來楚州的漁家,傳遞伏湶的消息去了。

伏湶也不怕王大牛走失,他和王大牛都是河下古鎮人,自小就在楚州城長大,兩人約定好晚上就在沈密設宴定下的湖嘴樓匯合,就行了。

楚州城裡,繁華依舊。

畢竟是後世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沿路酒家路攤不少,吃喝很多。

勾欄瓦舍之間,說書唱曲之音不絕。

看著如此繁華熱鬧的楚州城,伏湶不由得好奇那大宋最繁華熱鬧的汴京開封城,又是怎樣的?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所行之處,伏湶聽到說書人說的最多的內容,便是《三國誌》了。

可以說,這是大宋當下說書界最火爆的流量。

當然,現在用《三國誌》說書,其實也隻能吸收那些不識字,文化水平低的普通百姓而已。

對於稍微識字,有點兒文化的人來說,他們自己隨便翻翻《三國誌》就能知道全篇故事了,也就懶得去聽別人給他介紹《三國誌》了。

雖然宋代的文學在後世中國歷史上,靠著宋詞,處於一個新的鼎盛時期,但宋代的文人卻是在誌怪小說的創作上沒什麼文采,這就導致宋代的說書,多是以古論今的內容,沒有什麼獨創性。

在這種背景下,宋代民間便興起藝文。

即以俚語著書,敘述故事,謂之「平話」,就是後世所說的「白話小說」。

而宋代的小說,多來自於雜劇中的「說話」。

說話者,是宋代的一種說書藝術,內容多為古今驚聽之事。

這種說書藝術,開始於唐代,繁盛於宋代。

「說話」分為四家,分別是:小說,說經說參請,說史,合生。

其中,小說分為三類。

一者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二者說公案,皆是搏拳提刀趕捧及發跡變態之事;三者說鐵騎兒,謂士馬金豉之事。

這時候「說話」,皆由說書人各運匠心,隨時臨場發揮,自己去組織結構內容,也要依據底本來進行發揮,就是「話本」。

宋代話本盛行,後來又出現了一種體裁與話本相似的文體,中間以詩詞為點綴,稱為「擬話本」。

隻是,盡管宋代「說話」行業,發展得規範,但宋代話本創作的人才匱乏,沒有什麼創新劇本,這就導致宋代的話本,過度依賴過往的書籍。

《三國誌》正是因此,才在宋代說書界流行。

因為《三國誌》裡麵英雄多,且又英勇智慧,故事架構不像楚漢簡單,沒有春秋列國之繁雜,最為適合講說,也更能吸引市井百姓去聽。

「伏湶哥哥,那邊在講《三國誌》,講得還是諸葛孔明咧!天色尚早,要不然我們去聽一段兒《三國誌》,等到晚上,再去赴宴吧?」

韓齊聽到有人在講《三國誌》後,便來了興趣,主動向伏湶提議。

步臨湘和陳堂邑聞言,也都眼巴巴的看向伏湶,顯然是希望伏湶能夠答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吞噬成神 讓你當壓寨夫君,你活成了山大王? 坐井觀天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白月光替身不做了 閃婚億萬老公後,真千金身份曝光了 夜玄 夜玄周幼薇 睜眼在六零,我和老公都重生了 末日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