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來晚了,隻有聽節目(1 / 2)

加入書籤

「我請你去聽歌。星沙的歌廳文化,在全國都是很有名的,不少外省市區的人,都是特意跑來聽歌的。」

何維德前世時,星沙的經濟發展不行,但歌廳文化在全國卻獨樹一旗,不僅有「沒去過星沙的歌廳,等於沒到過星沙」的說法,甚至還有「首都在北京,歌都在星沙」之說。

歌廳的崛起,讓星沙成為了一座不夜城,也成了星沙的一個世俗符號。

歌廳成了星沙人的周末愉悅,成為單位之間晚飯後的交際好去處,成為了有錢人點歌時的鬥富場,成為藝人走穴的平台,也成為各種相聲演員推出新段子時的試驗基地。

袁莉莉帶著何維德走進了一個叫藍天的歌廳。

還有半個小時才開始演出,裡麵已經座無虛席。

「藍天歌廳最出名的,就是那個叫上官胖胖的主持人。」袁莉莉和他介紹道。

「他那敦實的身材,謙和、憨厚的微笑,滑稽、幽默的表情,機智應變的話語,讓人感到特別親近。

聽說東北的相聲王,到星沙接連看了上官胖胖三天的主持,和他開懷暢飲,推心置腹,並真誠地邀請他到東北去發展,他都沒有去。」

袁莉莉在何維德的耳邊,把上官胖胖的故事娓娓道來。

何維德一邊聽,一邊想,這個上官胖胖,沒有到東北去發展,才是理智的。

主持人吃的,其實就是一碗地方文化的飯。

文化是有強烈的區域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的,它突出表現在其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上。

上官胖胖在星沙的歌廳主持,可能會是一方的霸主,但換一個語言文字有差異的地方,他的水平再高,也有可能成為不了新地方的優秀主持人。

歌廳主持不是電視廣播電台主持。

電視廣播電台的主持,要求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歌廳主持需要的是,符合方言文化特性的俚語俗話,注重的是「土」,越是土得掉渣,本地人越是大笑哈哈。

百來個平方的歌廳裡,突然安靜了,隻聽到偶爾發出的喝茶的聲因。

何維德抬頭看去,原來一個三十多歲、身材敦實的男人,已經站在舞台上高高支起的麥克風前麵。

「各位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藍天歌廳,喝茶聽歌看相聲!」胖胖的主持人謙和地說著開場白。

下麵的幾百個觀眾,便鼓的鼓掌,吹的吹口哨。

「我是上官胖胖,今天非常榮幸地為大家主持!」

上官胖胖說完,向觀眾一揮手,下麵就發出了更加猛烈的鼓掌,和放肆的歡笑與喊叫。

何維德想,那句「到藍天看上官胖胖,看上官胖胖到藍天」的話,還真沒有太多的水分。

新沙人的晚上,好像什麼事都不用做,花上60到200元,在9點鍾前走進歌廳,找到位置坐下,一邊喝茶,一邊就是聽歌,看相聲。

不管是上班的,打工的,當領導的,當老板的,還是到新沙來的客人,也不管是老的,還是少的,好像都隻有這樣一個興趣。

何維德聽兩個相聲演員講相聲,用的都是新沙方言,一時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聽完了整個相聲,他也沒有聽到令其共鳴的笑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導演的快樂你不懂 二分之一老婆 目中無人 我是反派,我選擇開擺 赤字商人與敗家鐵匠 快穿病嬌大佬又瘋又粘人 一人之下,穿越諸天進入群聊 怪你過分真誠 鬥羅叫你單推千仞雪,你卻成女皇 廢土:文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