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朝堂對局(1 / 2)

加入書籤

這日朝堂,迪王爺帶著右丞相隨建安國的其他眾臣一同上朝,建安國的朝堂大殿,氣勢恢宏,比嶽陽國的要大出一倍,更加莊嚴氣派。默迪站在殿中央,不卑不亢,右丞相站在他的斜後方,建安國的眾朝臣分文武分列兩旁。

建安王有三子一女,長子與一女是皇後所生,是嫡出。次子和三皇子由兩個嬪妃所生,是庶出。與嶽陽國不同,在建安國,儲君之位毫無爭議。皇長子名馮楚,自小傲慢霸道,但天資過人,文韜武略,深得眾朝臣擁戴。

「陛下到!」隻聽得太監一聲高喊,眾朝臣齊刷刷跪到參拜。待建安王坐到龍椅上,眾朝臣紛紛起身。

迪王爺沒有起身,右丞相看王爺沒有起身,自己也沒有動。

「迪殿下,免禮」皇上看著跪在殿中間的默迪說。

「稟建安王陛下,嶽陽國皇長子默迪特來請罪,貴國三皇子死於我國,凶手是——我,在下聽憑陛下處置。」默迪沉穩說著。

全場嘩然,連跪在後邊的右丞相也是大吃一驚,不知為何迪王爺會如此說。

默迪知道,建安王是鐵了心要攻打嶽陽國,不惜犧牲自己的親生兒子,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默迪這樣說,就是怕建安王以沒有抓到凶手為借口,舉兵進犯嶽陽國。你死一皇子,我們出一皇子來償命。徹底斷絕建安王以三皇子的死為由攻打嶽陽國。默迪想先保住嶽陽國再說。

建安王聽默迪如此說,也是一驚。跟出使嶽陽國回來的呂丞相說的大相徑庭。考慮起事情的發展走向。

「還請陛下讓我把話說完」迪王爺繼續說:「陛下若是殺了我為三皇子償命,自然理所應當,但這樣就會激發我國上下國民眾怒,定會激發鬥誌,砥礪前行。我父皇如今雖隻有我一子,但長千歲還在,長千歲子嗣眾多,皆為我默家皇室血脈,也不是說沒有傳承。而且我國會發國書昭告天下我為建安國三皇子償命之事,我想其他諸國多半會同情我國,並會質疑建安王的所作所為。我為三皇子償命之後,嶽陽國與建安國算是兩清,我國不會做任何賠償,這樣貴國也會失去很多利益。若能饒我一命,我國擬了一份《賠償詳冊》,會按詳冊上所列,給貴國一些賠償,我國也會發國書昭告天下感謝建安國的深明大義。我想建國王陛下因此事也會深得人心,得到其他國的贊許。這隻是我的粗淺想法,想必建安王陛下深謀遠慮,更能權衡其中利弊。至於如何抉擇,在下敬聽陛下決斷。」

朝堂上眾臣陷入沉思,能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的,頭腦都不簡單。看到迪殿下如是做、如是說,都心領神會。現在默迪主動認罪,願意以命償命,建安國就沒有了攻打嶽陽國的理由,若盲目舉兵,則會引起眾怒,有被圍攻之險,不能再想攻打嶽陽國之事。至於是要默迪的命,還是要其他的,就要看陛下的態度。默迪用自己的命在賭,賭在建安王心中物質上的巨大利益比他親生兒子更重要。

建安王沉思了一會兒,心中已有了大概,想和朝臣們再商議一下,把事情處理的更好。看了下默迪說:「迪殿下,你殺了我兒,此事定不會輕饒你,定要給我兒、給建安國上下一個交代,念你敢於主動承認,千裡迢迢前來請罪的份上,暫且將你一行人等關押在館驛,具體如何處置,明日朝堂之上再作定奪,今日你們暫且退下吧。」

「啟稟陛下,這是我國擬定的《賠償詳冊》,請陛下閱目,還有我國給貴國的國書、國禮,也一並奉上。」右丞相拿出東西舉到頭前。

建安王看了一眼身邊太監,太監會意,把東西取來放到陛下麵前的書案上。

右丞相輕輕擦了下額頭的汗,剛才被王爺的言語嚇到,差點把正事忘了。

「陛下,在下等人告辭」迪王爺說著起身向殿外走去,右丞相跟在後邊。默迪知道,此事已經成功了一半。

默迪和右丞相劉敏走後,朝堂上都是建安國的大臣,大家開始商議該如何善後。

轉眼第二日,迪王爺與右丞相隨建安國眾朝臣一同上朝,站在朝堂中間,等待結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小小法師 官婿 狄達摩II 重生:嫁給一根竹子 蕭琰艾米 當修仙秩序化時 騎士超凡之路 掌中世界 入幕之賓 夜之夢境終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