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戰連連(2 / 2)

加入書籤

三日之後,大戰又一次開始了,可這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大涪勝王楊明又擺出了幾種奇異的陣法,這一下於鮮也識別不了,不明白對方陣法妙用的於鮮,連連吃了好幾次虧,損失了好些兵馬。

眼看已方連吃敗仗,楚國士兵的士氣受到嚴重的打擊,於鮮見勢不妙,乾脆組織手下士兵向後方撤退,在原營地後方二十裡外的一個山坡處紮下了營。

見於鮮的大軍向後方撤退,楊明卻不願意放過他們,緊緊跟在楚軍後麵,也在楚軍的後方紮下了營寨。

於鮮的做法,得到了他手下眾將的支持,因為他們現在的營地是背山而建,這個地方地勢並不平整,也不開闊,很不適合擺出陣法進行戰鬥。

可是眾人都忘了士氣可用這個說法了,雖然楊明現在無法擺出利於與攻擊的好陣法,但是大涪士兵打了勝仗,士氣很足。再次開戰後,大涪士兵嗷嗷叫著,奮不顧身的朝楚軍沖去。

但楚國士兵卻不一樣,因為吃了敗仗,他們看見這些氣勢很足的大涪士兵,心裡隱約有一種畏懼情緒,作戰的時候總是畏首畏尾,不能將自己的實力完全發揮出來。

楚軍這樣的情緒,對作戰十分不利,在新的戰場又作戰兩日,楚兵依然被大涪士兵死死壓製,每一次作戰損失人數都比大涪多。

無可奈何之下,於鮮隻好帶著楚國士兵又向後方退二十裡,可是楊明率領的大涪士兵卻如同影子一般,緊緊跟隨楚國士兵的步伐,又一次跟在楚兵後邊逼著楚軍應戰,可是士氣大減的楚兵更不是對手了。

無奈之下,於鮮隻得又重新拔寨,隊伍又向後方退了十幾裡,

選擇一個高地安營紮寨。這一次於鮮學聰明了,他在高地加固了自己的營寨,不管大涪士兵如何挑戰,他們都緊閉寨門,死守營寨,堅決不出寨營地。

由於於鮮這一次選擇駐紮營寨位於高地,刻意加固了防守設施,再加上地形優勢,使得大涪士兵也無法前進一步。

見楚國士兵不出門接戰,大涪士兵便選擇了罵陣的方式,派出一些牙尖嘴利的士兵,圍在楚軍營寨門口,使用各種惡毒的語言,對楚軍將領和士兵進行謾罵,企圖激怒他們。

麵對大涪士兵的謾罵,楚兵怒不可遏,幾名將領多次想帶兵沖出營寨和大涪人進行生死搏殺。可是於鮮卻下令,所有人不得私自出寨迎戰,違者定斬不饒。

見楚軍怎麼也不願意出寨迎戰,楊明隻得改變了作戰策略,他讓大涪士兵將楚軍的營寨團團圍住。讓他們無法運送糧食,也無法取水,企圖讓他們活活困死在高地上。

楊明不愧為高明的統軍大將,他這個做法很合符兵法,在此時使用十分有效。按大家估算,在這種策略之下,被團團圍住的楚國士兵,不出十日將會斷水斷糧,那麼他們將會不戰而潰了。

為了將楚兵困死在營寨中,楊明還讓手下士兵在包圍圈中加入了許多設施,使得這包圍圈更加牢固,到時候楚兵不得已的情況下,隻有冒死沖出,那將會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傷亡。

做完這一切之後,楊雲便讓大涪士兵分做幾部分,留一部分監督楚軍的動向。隨時做好迎戰的準備。而其餘士兵則輪流進行休息,調整精神狀態,等楚軍突圍之時,以最佳的狀態給楚軍迎頭痛擊。

就在楊雲和於鮮率領大軍鬥陣之時,泉州戰場這邊,平靜了幾日的庫班,突然又像吃了興奮劑似的,指揮大軍瘋狂的像拓跋度的地盤發起攻擊。

流夷人作戰的方式和大涪與楚國甚至韓國都不相同,他們根本不講求什麼陣法,什麼隊形?他們的兵種也十分單一,全是清一色的騎兵。

在這種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騎兵的戰力的確要比步兵強的多,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步兵基本上無法阻攔住已經沖起來的騎兵。

但像流夷這樣,全部是騎兵也有一些弊端,他們的戰鬥就少了許多變化,總是萬年不變的彪悍作戰風格,他們的作戰方式一般隻有很少幾種,遠距離的騎射,近距離的奔襲,或者利用馬匹速度快的優勢,迂回包抄對手。

因為戰術比較單一,庫班的隊伍和拓跋度的士兵遭遇之後,立即開始了沒有任何取巧的苦戰,這樣的戰鬥雙方傷亡都比較嚴重。

劉成率領的少量大涪士兵,則不善於這種作戰方式,再加上為了保存實力,他便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在戰場外進行策應,使得兵力相對少的拓跋度,不至於在戰場上被庫班擊敗。

這樣的戰鬥,實在是殘酷無比,經常出現有人被斬下馬去,還被奔跑的戰馬踩成一癱爛泥,還有人身子已經被砍掉半塊,或是頭顱已經掉在地上,還被戰馬拖著在戰場上四處奔跑,又或是作戰雙方,都倒在在馬之下,被受驚的戰馬活活拖死。

兩個本是同一民族的勢力,現在卻成了生死大敵,每一場戰鬥都拚盡全力,都有無數鮮活的生命留在草原之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寫寫小說就無敵了 請叫我卡神大人 我的模板有點多 逍遙影視 忍者之最強小南姐 海賊之新聞家 公子實在太正義了 我成了仙宗之主 小明星發大財 高武大秦